來源:齊魯網
2018-02-09 14:35:02
齊魯網濟南2月9日訊(記者 王春令 李化成)記者從9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上獲悉,201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我省基本完成脫貧任務、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山東將緊緊扭住脫貧攻堅這個目標不動搖,確保今年基本完成現行標準下貧困人口脫貧任務。據悉,截至2017年底,我省還有貧困人口17.2萬人,數量雖然不多,但這部分人口的貧困程度更深、情況更加復雜、扶貧難度更大。
(資料圖)
完成17.2萬貧困人口脫貧任務
緊盯“黃河灘”、聚焦“沂蒙山”、鎖定“老病殘”。落實好省委、省政府推進深度貧困地區精準脫貧和省扶貧工作重點村建設美麗鄉村的各項政策措施,集中力量攻堅克難。加快黃河灘區脫貧遷建和易地扶貧搬遷,保質保量完成任務。進一步深化完善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三保障”政策,實施資產收益、農村低保、實物供給、鄰里互助等保障性扶貧措施,確保老有所養、病有所醫、殘有所助、生活有兜底。制定老弱病殘特殊貧困群體精準脫貧指導意見。深入實施扶貧特惠保險,解決因病因災致貧返貧問題。指導各地制定2018年度脫貧計劃,繼續與各市簽訂年度脫貧責任書,壓實目標責任。按照中央部署,研究制定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實施意見,圍繞增強貧困人口獲得感,進一步完善政策舉措,鞏固脫貧成果,確保脫貧質量。研究制定貧困人口即時出現、即時標注、即時幫扶的措施辦法。
鞏固253.1萬貧困人口脫貧成果
根據國家“脫貧不脫政策”要求,對我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已脫貧仍享受政策的人口,脫貧攻堅期內繼續給予幫扶,脫貧不脫政策、脫貧不脫項目,實現可持續穩固脫貧。規范有序推進資產收益扶貧,健全穩定增收長效機制。實施貧困村提升工程,堅持治窮、治軟、治亂一起抓,著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服務功能,培育壯大集體經濟,為貧困人口穩定脫貧提供支撐。認真執行《精準扶貧 扶貧車間》地方標準,加快推進“扶貧車間”轉型升級,促進長效運行、持續發展,在完成脫貧任務后,讓“扶貧車間”成為致富車間、發展車間、“三留守人員”家園。在淄博國家扶貧改革試驗區,探索試驗把扶貧開發與低保兩項政策“融合”,在對象識別、標準確定、準確管理、推進機制、信息共享等方面一體化統籌,建立全新的扶貧解困機制,實現效益最大化。
強化駐村幫扶力量 抓好產業扶貧
我省將按照中央要求,對2000個省扶貧工作重點村和其他脫貧難度較大的村,從省市縣機關、企事業單位中選派干部,充實調整駐村工作隊,做到一村一隊、每隊不少于3人,每期駐村不少于2年,脫貧攻堅期內,駐村工作隊不撤,幫扶力度不減;持續發揮產業扶貧項目效益。抓好扶貧項目庫建設,切實發揮好項目評審委員會和精準扶貧理事會的作用,嚴把項目論證關、審批關、管理關,對接市場需求,提高項目效益,更精準、更有效地惠及貧困群眾。
另外,我省還將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把2018年作為脫貧攻堅作風建設年,加大抽查暗訪力度,發現問題堅決整改到位;堅決用好考核指揮棒。實行最嚴格的考核評估制度,干的怎么樣,每年有說法,用考核倒逼各地深化責任抓落實;把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起來。以脫貧攻堅夯實鄉村振興基礎,以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成果,推動規劃銜接、政策統籌、機制融合。
5方面發力確保今年基本完成脫貧任務
為確保今年基本完成脫貧任務這一目標,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張瑞東表示,山東將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一是工作重點上,繼續突出“4個2”,盯緊“黃河灘”,聚焦“沂蒙山”,鎖定“老病殘”,舉全省之力攻克深度貧困堡壘。二是幫扶措施上,把扶貧與扶志、扶智結合起來,把救濟紓困與內生脫貧結合起來,在加大培植產業、充分就業等開發式扶貧力度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完善保障性扶貧措施,兜住貧困群眾民生底線。三是工作標準上,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穩字當頭,質量第一,既不降低標準,也不吊高胃口,扎扎實實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四是政策供給上,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創新金融支持,不斷完善穩定脫貧制度保障,深入落實教育、醫療、住房“三保障”政策,切實增強貧困群眾獲得感。五是組織保障上,黨政一起上、五級書記抓,社會全參與,綜合運用督查考核、巡查巡視、審計以及作風專項整治等,明確任務,壓實責任,確保脫真貧、真脫貧。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