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7-08-30 12:24:08
齊魯網8月30日訊(記者 王玉棟)今天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省經信委解讀《山東省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7-2022年)》。
有記者提出發展智能制造對推動全省新舊動能轉換和制造業強省有哪些現實意義時,省經信委副主任王信回答說:“智能制造是當前全球制造業發展的大趨勢。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貫穿于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制造活動的各個環節,具有自感知、自學習、自決策、自執行、自適應等功能的新型生產方式。由定義可以看出,智能制造是以數據互聯互通為主線,以研發、生產、管理與服務等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為標志的生產模式變革,具有定制化、分布式、融合化的特征,具有推動制造業持續增長的創新效應、融合效應、協同效應和先發效應四大效應,不但催生新產業,更能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這也是世界各國均將智能制造當做重塑制造業競爭優勢的主要原因。”
實施智能制造是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最佳途徑。目前,全省制造業存在著傳統產業比重高、提質增效任務重、節能環保壓力大等問題,如輕工、紡織服裝、機械、化工、冶金、建材、醫藥等七大傳統產業2016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8萬億元,占制造業的90.8%。因此,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是實施新舊動能轉換的重點,也是關鍵所在。而實施智能制造,通過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可以使傳統產業實現生產制造與市場需求之間進行及時的、良好的匹配,有效縮短研發時間、減少庫存、降低能耗、節約成本、提升質量、大幅提高勞動生產率。
王信舉例說,比如青島森麒麟通過實施智能制造,其年產500萬條高性能半鋼子午線輪胎生產線,用工僅230人,相對于相同規模傳統輪胎企業減少用工500人以上;年節省人力成本3000萬元以上,占地面積減少50%,減少60%以上非計劃停機,消除25%以上非生產性能耗,庫存成本減少70%以上,大幅提升勞動生產率與人均生產值,人均產值在全球輪胎制造行業位居前列。濰柴動力通過實施智能制造使企業的訂單交付率由68.1%提升至99%,每年節約用電20%左右、試車車間節約柴油消耗成本2000萬元,企業運營成本降低20%以上、研發效率提升25%、試車返工率由3.8%降至1.2%,綜合效益顯著。魯西化工、東岳集團、康平納等企業,通過實施智能制造綜合效益都得到顯著提高。這些企業的成功經驗充分證明,智能制造是引領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傳統產業煥發新動能的最佳途徑,也可以說是一把“金鑰匙”。大力發展智能制造,用這把金鑰匙為全省制造業插上騰飛的翅膀,打造制造業強省。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