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17-02-16 09:26:02
記者2月15日從省民政廳獲悉,為了更好發揮社會救助在保障農村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助推精準扶貧等方面的作用,2016年山東下撥省以上財政社會救助資金達68.37億元,比上年增長26%。新增資金已全部對中、西部給予重點傾斜,其中西部地區省以上資金補助比例提高到80%,中部地區比例提高到60%。
在落實孤兒和困境兒童基本生活保障、80歲以上低保老年人高齡津貼、困難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等方面,去年全省撥付80歲以上低保老年人高齡津貼1.72億元,惠及34.9萬人;撥付困難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4391萬元,惠及17.1萬人;撥付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2.46億元,分別惠及50.14萬人和57.24萬人。
“想精準扶貧就要搞清楚‘扶持誰’,要做實做細貧困人口精準識別工作。”省民政廳社會救助處副處長姚子照介紹,為了提高貧困人口精準認定水平,加強與省扶貧辦的數據對接,我省省級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平臺已投入使用,并與公安、工商、農業、人社、地稅等6個部門的18類數據實現在線實時比對。省民政廳還聯合省扶貧辦對全省農村低保兜底脫貧情況進行了全面排查,摸清了兜底保障底數。目前,在全省218.5萬農村低保對象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達76萬人,占農村低保對象總數的34.8%。下一步,民政部門將繼續發揮“社會保障兜底脫貧一批”的重要作用,盡早實現全省農村低保標準與省定扶貧線“兩線合一”的目標。
據了解,到2016年底,全省農村低保標準已按計劃全部達到國家扶貧線(農民年人均純收入2855元)以上,濰坊、濟寧、泰安、日照、萊蕪5市全部達到3200元以上,濟南、青島、煙臺、東營、威海、淄博6市全部達到省定扶貧線(農民年人均純收入3402元)以上。目前,全省農村低保平均標準為3806元,比上年提高415元。
在完善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方面,全省各縣(市、區)五保供養標準也全部達到省定扶貧線以上。2016年底,全省農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養標準分別為每人每年6347元和4559元,比上年分別提高348元和392元,農村五保對象集中供養率達到61%,居全國第三位。
此外,山東省17市全部建立實施臨時救助制度,80個縣(市、區)開展了“救急難”工作。在開展“救急難”工作中,各級民政部門與當地慈善組織積極協調配合,依托“救急難”信息平臺等,對有特殊困難扶貧對象,通過網站向社會推介,實現扶貧需求信息和慈善救助信息的共享和對接。去年,各級慈善總會共募集慈善資金12.7億元,對困難家庭實行了精準扶貧助困。(記者 齊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