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山東網
2025-02-05 10:47:02
原標題:青島:397項重要改革舉措促發展惠民生
來源:青島日報
原標題:青島:397項重要改革舉措促發展惠民生
來源:青島日報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以來,青島深入落實黨中央改革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把改革作為思想破冰、發展破題、工作破局的關鍵一招,扎實推進各項改革任務落地落實。特別是去年召開的市委十三屆六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青島市委關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當好排頭兵的意見》,提出397項重要改革舉措,全面部署經濟、民主法治、文化、社會、生態、安全、黨的建設等各領域各方面改革,發出了新時代新征程上青島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向廣度和深度進軍的動員令。
新的一年,青島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統籌推進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國資國企、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建設、數實融合、民營經濟發展、營商環境優化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加快構建“10+1”創新型產業體系,研究出臺《青島市深化科技成果轉化創新改革十條措施》《青島市加快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青島市促進銀發經濟發展增進老年人福祉實施方案(2025—2027年)》等改革文件,為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不竭動力。
持續推進國家重大戰略,不斷形成改革示范效應
青島始終把推進國家重大戰略作為推動全市改革工作的重要牽引,精準發力、攻堅突破,不斷形成改革示范效應。
2024年以來,上合示范區深入開展擴能行動,加快推進國際物流、現代貿易、雙向投資、商旅文交流發展“四個中心”和上合組織經貿學院建設,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累計推出30項制度創新案例,為地方經貿合作高質量發展提供制度支撐和模式引領。探索“鐵公聯運”模式,實現出口貨物“一單到底、全程暢行”,每個集裝箱可節省換裝作業、堆存等各項費用約500元;聯合同江口岸實現“寬軌重出”模式發運,較傳統境外換裝方式壓縮運輸時間15%以上;創建上合示范區—黑河“絲路電商”綜服基地邊境口岸倉,通過“倉倉聯動”模式,有效降低倉儲、物流成本;建設上合國際資本港跨境金融服務平臺,推出供應鏈金融、普惠金融、跨境結算、易貨貿易等金融特色產品……30項制度創新案例,不僅是上合示范區建設制度型開放示范區的最新成果和有益探索,也是青島市全面深化改革的生動實踐。
探索實踐、先行先試,是自貿試驗區的最大優勢。2024年是青島自貿片區獲國務院批復設立5周年,青島自貿片區以改革創新促開放促發展,激發了新動能,釋放出新紅利。深化投資領域改革,創新推出“航運企業集成化審批服務”新模式(材料壓縮80%)、“企業登記業務‘智能表單’”服務新模式(時限縮短75%),獲評全國自貿試驗區第五批“最佳實踐案例”。聚焦聯動協同創新,深度實施“區關港”16項年度聯合創新項目,聯合研究中心“關港通”領導小組成立;聯動省、市創新資源,組織全市27家單位申報20余項創新成果獎勵;為22家聯系點企業解決“服務型企業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等一批制度障礙。青島自貿片區2024年探索形成32項高質量制度創新成果。
深入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創新建立黃河流域“9+1”城市陸海聯動高質量發展合作機制。2024黃河流域跨境電商博覽會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行,構建開放、多維、立體的跨境電商合作新模式,搭建跨境電商產業交流平臺、生態合作平臺、要素聚合平臺,來自3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超30家知名跨境電商平臺、近500家優質企業參展,其間舉辦展覽展示、商貿對接、行業交流、招商推介、特色節慶等五大類35場專業論壇及配套活動。
放大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塑強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青島注重發揮改革突破和先導作用,系統謀劃推動改革工作,不斷塑強城市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青島加強新領域新賽道制度供給,編制構建創新型產業體系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實施方案,提出構建“10+1”創新型產業體系,持續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機制。2024年入選全國首批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試點城市,圍繞智能家電、軌道交通裝備、高端化工3個優勢主導行業進行試點,“點”上開展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示范、“線”上開展產業鏈供應鏈數字化協同改造示范、“面”上放大集群聚合優勢,推進智能化改造提升。工業和信息化部前不久公布2024年先進制造業集群競賽勝出集群名單,青島牽頭的青煙威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集群及青島儀器儀表集群入選,青島擁有的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增至4個。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青島出臺《深入推進科技創新加快建設科技強市行動計劃(2024—2028年)》,為未來五年的科技創新工作提供了“總綱”指引,配套出臺的專項政策覆蓋科技成果轉化、海洋科技創新、科技研發投入、科技金融支持、高新技術園區建設等各個方面。出臺支持全社會研發投入、科技財政金融協同支持企業創新發展等政策,推進高校共同體建設,加快打造濟青吸引和集聚人才平臺。聚焦海洋這個青島最大的特色和優勢,出臺建設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意見、行動方案和遠景規劃,完善海洋資源整合機制,組建青島海洋發展集團,引導市屬國有企業依托產業基礎深耕海洋,青島藍色種業研究院揭牌成立。
青島是國資大市,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連續3次被國務院國資委評為A級的基礎上,青島2024年乘勢而上開展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創新配套實施現代產業體系培育提振等七大專項工程,推動市屬企業發揮好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三大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在國務院國資委組織的專項調研評估中,青島市“優化企業家培育生態,全力打造企業家創新創業沃土”等3項案例入選國務院國資委《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2023年度標志性成果清單》并全國推廣。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任務完成80%以上,超額完成上級確定的70%年度任務目標。截至2024年底,市直企業資產總額達到3.26萬億元,利潤總額464.84億元,增加值792.6億元,均實現平穩增長,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同時,青島聚焦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民營領軍標桿企業培育三年行動計劃,在全國同類城市中率先出臺地方性法規《青島市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條例》,2024年45家企業入選山東民營200強,17家企業入選前100強,實現五年五連增。
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發力,提升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
在改革推進中,青島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找準改革發力點和突破口,推出一批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舉措,辦成諸多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實事。
瞄準就業這個最大的民生,青島出臺就業服務質量提升“32條”、社區就業重點任務“22條”等系列舉措,實施創業就業集成改革,入選2024年度全國公共就業服務能力提升示范項目城市,2024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超37萬人。圍繞教育百年大計,推出《青島市中小學教育教學改革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從課程品質、教學研究、學生素養、教學管理、教學評價、改革保障6個方面,規劃了青島未來三年中小學教育教學改革的任務書和路線圖;聚焦優質學校的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打破辦學界限,大力推廣“強校+弱校”“普高+初中”等集團化辦學模式,全市共組建235個教育集團,涉及學校900所,中小學集團化辦學覆蓋率達到85%。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青島聚焦“服務誰”“如何服務”這兩個問題,出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政策,2024年制定發布的青島市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包含物質幫助、照護服務、關愛服務等三大類共37項服務項目,與國家和省級清單相比分別增加了21項和10項。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城市能力指數報告(2024)》,青島在綜合引領型城市榜單中位居全國第一。
深化醫療體制改革,啟動鄉村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質提效三年行動,進一步提高群眾就醫體驗、減輕群眾就醫負擔;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開展社保擴面征繳行動,開展新業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將靈活就業人員納入工傷保障范圍,切實保障職工權益;在全省率先開展公積金貸款購房“一件事”服務,整合網簽備案、貸款審批、稅費申報、房屋抵押等業務鏈條,職工申貸只需進“一扇門”,辦理時間縮短50%以上……隨著一項項民生領域改革措施的落地,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堅持黨對改革的領導,推進各層級各領域黨組織建設
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重要保證。青島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改革各方面全過程,統籌推進各層級各領域黨組織建設,完善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推動各級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聚焦居民小區這一城市治理基本單元和社區治理的前沿陣地,深入開展“黨建引領小區治理、共建社區幸福家園”行動,集中力量解決小區黨組織體系不健全、業委會組建難、公共資源管理不規范等難題,推動全市小區黨支部應建盡建、全域覆蓋。在農村,圍繞持續深化拓展“萊西經驗”,青島優化農村基層黨組織體系,深入推進村級黨組織分類推進整體提升三年行動,抓實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加強后備力量培育儲備。為全面提升黨員隊伍質量,青島出臺《加強新時代黨員隊伍體系化建設的意見》,圍繞推進發展黨員精準化、黨員教育系統化、黨員管理精細化、作用發揮常態化、黨務工作規范化提出20條措施,推動全市黨員隊伍建設實現創新突破。
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一次次創新性探索、一個個突破性進展、一項項標志性成果,鐫刻著青島市全面深化改革步履鏗鏘的印記。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青島將持續用好改革“關鍵一招”,積極謀劃推進一批牽引性、撬動性強的改革創新舉措,以深層次改革賦能高質量發展,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青島實踐。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