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報新聞
2025-01-29 15:00:01
原標題:古韻新春 探尋蘇軾筆下的日照遺跡①:九仙山
來源:海報新聞
原標題:古韻新春 探尋蘇軾筆下的日照遺跡①:九仙山
來源:海報新聞
編者按:
春節,是闔家團圓、辭舊迎新的溫馨時刻,也是我們回溯歷史、傳承文化的黃金契機。“新春探古韻,蘇韻照日照”。蘇軾,這位北宋文壇的巨擘,其詩詞文章、人格魅力,歷經千年仍熠熠生輝。日照,這座有著深厚歷史底蘊的海濱城市,承載著無數歲月的記憶。當蘇軾遇上日照遺跡,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在這萬象更新的佳節,我們特別開設《蘇軾與日照》系列叢書之“古韻新春:探尋蘇軾筆下的日照遺跡”線上展播特別欄目,邀您一同踏上這場跨越時空的文化之旅,為您的新春佳節增添一抹別樣的文化色彩。
《蘇軾與日照》是在日照市委推動下,由市政協統籌全市資源牽頭組織,精心編纂完成的,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36萬字。
九仙山:九仙今已壓京東
九峰誰易九仙名?直比天臺壓四明。
海上壺嶠原縹緲,云中雞犬自飛鳴。
絕世題品鐫苔壁,剩有丹青冷化城。
不是坡公識奇秀,薜蘿終古泣山精。
——[清]張京《游九仙山詩四首》其一
清嘉慶戊辰(1808)四月末,諸城知縣張京登超然臺寫下《游九仙山詩四首》,落款“嘉慶戊辰清和月下浣書石于超然臺下大興張京”。張京,字南岡,北京大興人,嘉慶十二年(1807)任諸城知縣。
“不是坡公識奇秀,薜蘿終古泣山精”。宋熙寧年間蘇軾知密州,建超然臺,成為了密州區域的文化高地。千百年來,后世景仰蘇軾的官員文士競相登臺賦詩題書,在眾多的詩文佳作中,張京的這首詩并不搶眼,但卻點明了蘇軾之于九仙山的重要性。如果蘇軾不曾來過九仙山,沒有了這位山水知音的巨眼識拔,那么九仙山的知名度就會大打折扣,今天日照的文化史也會變得蒼白許多。
九仙山龍潭大峽谷
九仙山位于五蓮縣東南,與五蓮山隔壑并峙。五蓮山原為九仙山之五朵峰,萬歷三十年(1602)明神宗敕建光明寺,賜名五蓮山,以后即自成一山。1988年,山東省政府批復設立五蓮山省級風景名勝區,將五蓮山與九仙山又整合在一起。
九仙山之名,始于漢代,據《山東通志》記載:“漢明帝時,有九老同飲于萬壽峰下,一日同化去,人稱九仙。”清乾隆《重修諸城縣志》亦載:“蘇氏兄弟九人,在此誤食異人哇食,同仙去”,故后人稱為九仙山。
九仙山的自然風光絕佳,特別是峰石、溪谷、花木三大景觀堪稱“華北罕見,江北一絕”。奇峰異石、洞窟泉瀑眾多,素以“奇如黃山,秀如泰山,險如華山”著稱,是江北最大的野生杜鵑花棲息地。九仙山居仙臥龍,傳神離奇,流傳著八仙過海與山神治惡龍、孫臏書院讀春秋、九仙老母定座等傳說,在歷史上還是著名的“文章之府”,丁惟寧、呂一奏、丁耀亢、張侗、李澄中等歷史名人歸隱于此,留下了大量風格別具的遺址遺跡,形成了眾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人文景觀。九仙山主峰萬壽峰下宋代古剎侔云寺在清代為山東四大禪院之一,九仙書院(孫臏書院)相傳為孫臏讀書處。山之東麓有宋代巨型石雕大石佛,東南麓丁家樓子村有明代全石建筑丁公石祠,還有不可勝計的歷代摩崖石刻。
九仙山侔云寺宋代石刻
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十月,蘇軾在密州任上行將滿兩年,得到消息將移知河中府(治所在今山西永濟。蘇軾于當年十二月底正式得到任命,啟程前往河中赴任,中途接到詔令,改知徐州)。就在此時,收到了友人樂清令周邠寄來的詩文和《雁蕩山圖》。
蘇軾在密州,有抗旱滅蝗、杞菊果腹的苦事,也有縱馬會獵、悠游山水的樂事。密州之山水,以東南為勝,馬耳、九仙二山,屢屢出現在蘇軾的詩詞里。蘇軾在九仙山東南麓留有“白鶴樓”題書,當不止一次登臨過九仙山,認為九仙山水之奇與雁蕩山各擅勝場,于是揮毫寫下了《次韻周邠寄》,“九仙今已壓京東”一語,就出自蘇軾的這首詩中:
指點先憑采藥翁,丹青化出大槐宮。
眼明小閣浮煙翠,齒冷新詩嚼雪風。
二華行看雄陜右,九仙今已壓京東。
此生的有尋山分,已覺溫臺落手中。
在詩后,蘇軾注曰:“將赴河中,密邇太華,九仙在東武,奇秀不減雁蕩也。”河中,即河中府,治所在今山西省永濟市,境內有太華、少華二山;東武,諸城的古稱,此謂密州。京東,指京東路,是北宋(960年-1127年)的一個地方行政區,位于北宋首都東京開封府的東部。北宋至道三年(997)定天下為十五路,京師汴梁以東設京東路,治所設在青州,管轄1府、15州、81縣,范圍包括今山東全部和河南、安徽、江蘇的一部分。京東路坐擁泰山、嶗山等天下名山,雁蕩山以山水之奇秀負有盛名,蘇軾贊稱“九仙今已壓京東”“奇秀不減雁蕩”,足見九仙山在其心中的地位。
九仙山山水奇秀,但因僻在海隅,少有人知。蘇軾在密州時與友人詩中言道:“南山有佳色,無人空自奇”(《和段屯田荊林館》),這南山,即為九仙山。蘇軾《次韻周邠寄》一詩問世后,九仙山始名聞天下。可以說,蘇軾的這首詩極大的提升了九仙山的知名度,給日照五蓮的這片山水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蘊,成為了一座文化地標。
海報設計|劉曉菲
審簽:張 麗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