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
2025-01-16 08:56:01
原標題:發展服務貿易,青島要突出海洋優勢
來源:青島日報
原標題:發展服務貿易,青島要突出海洋優勢
來源:青島日報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蘭星
全球已進入服務經濟時代,服務貿易是國際貿易的新增長點。近日,由市商務局指導、市服務貿易協會主辦的2025年青島市服務貿易(外包)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青島市2024年度服務貿易(外包)企業年會召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綜合研究室主任、研究員趙福軍應邀作專題講座。他建議,青島要搶抓服務貿易發展的機遇和有利條件,充分發揮海洋經濟、智能家電產業優勢,并以上合組織國家、日本、韓國等重點區域為載體,創新服務貿易國際合作方式,加快促進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
服務貿易增長 區域集聚明顯
發展服務貿易是全球共識。據不完全統計,服務業創造了全球近三分之二的GDP,吸收了全球50%以上外商直接投資,為全球提供了超50%的就業崗位。
“服務貿易不僅在我國外貿中地位不斷提升,而且在全球服務貿易中的地位也在上升,我國已成為全球重要的服務貿易大國。”趙福軍介紹,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大幅提升,從2014年開始至2022年,我國連續9年成為全球第二大服務貿易大國。雖然2023年降為全球第四,但仍為全球重要的服務貿易大國。與此同時,我國服務貿易在全球服務貿易中的比重在提升,從2005年的3.2%上升至2023年的6.1%。
我國服務貿易發展潛力逐步釋放,成為對外貿易的一大亮點,在不少方面取得顯著成績。例如,在旅游服務領域,推出“144小時過境免簽”等一系列便利外國人來華政策措施;在金融服務領域,取消銀行、證券等領域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大幅降低數量型準入門檻;在醫療服務領域,允許外商在京津滬等地設立獨資醫院。
政策的支持力度必不可少。2024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以高水平開放推動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著眼于加快推進服務貿易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進程,提出多方面重點任務;10月末發布的《關于做好自由貿易試驗區對接國際高標準推進制度型開放試點措施復制推廣工作的通知》,對服務貿易也有所覆蓋。這些充分體現出我國發展服務貿易具備的諸多有利條件,釋放出我國包容開放、促進國際合作與共享發展的決心。
“當前,我國服務貿易發展主要集聚在東部地區,呈現區域集聚特征。”趙福軍表示,目前,上海、廣東、北京、江蘇、浙江、山東等六省市貢獻了全國服務貿易約八成,其中北京、上海、深圳三個城市對全國服務貿易的貢獻度達到54.5%。
“地方發展服務貿易,要先搞清自身的‘底盤’和根基是什么,基礎扎實雄厚才能行穩致遠。”趙福軍表示,發展服務貿易將有助于外向型城市和全球化企業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深化與主要貿易伙伴的利益交融,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更有效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瞄準海洋經濟 深耕細分賽道
“青島發展服務貿易,要與先進城市對標,系統分析自身的優劣勢,揚長避短,突出特色。”趙福軍從一組數據上分析:2024年前三季度,青島海信國際營銷股份有限公司、山東電力建設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山東中外運船務代理有限公司等22家企業服務進出口過億美元,占青島市全市服務貿易總額的比重為31.9%。運輸服務進出口占青島市全市服務貿易總額的比重為25%。“這說明,目前青島市服務貿易主要集中在運輸、建筑等領域,雖然結合了海洋經濟、智能家電等領域特色,但特色和優勢發揮得不夠。目前海洋經濟在服務貿易上的優勢,主要體現在運輸;智能家電優勢,主要體現在國際營銷。充分發揮地方產業優勢創新提升服務貿易,仍存在挖潛空間。”
在趙福軍看來,加快發展海洋服務貿易,要從海洋運輸、數字海洋、海洋旅游三方面入手。
未來,全球生產制造布局將加速調整,對我國港口運輸帶來潛在挑戰。東盟國家加快發展生產制造業,發達國家積極推動制造業回流,我國生產制造業轉型升級和貿易發展方式轉變等因素,都將可能會對港口運輸增長帶來一定壓力。為此,青島要鞏固和提升青島港國際競爭力,大力發展海洋運輸。要不斷提升青島港功能,大力發展航運金融、貿易、大宗商品定價權、航運服務業,不斷提升國際運輸、船舶登記、船員人員流動等自由化便利性水平,加快發展海鐵、海空等多式聯運和中轉集拼業務。要拓展青島港腹地,在鞏固與已有國外港口合作的基礎上,擴大港口合作范圍,深化合作層次,不斷建立沿海港口和內陸合作機制。
服務貿易數字化發展是重要趨勢。隨著數字技術發展,可數字化的服務貿易范圍越來越廣,數字服務貿易規模越來越大,數字服務貿易在服務貿易中的地位越來越高。根據WTO初步測算,2023年全球數字交付服務出口占全球服務出口總額比重達到53.6%。未來,隨著消費者消費習慣和數字經濟發展,數字服務貿易還會繼續加快發展。順應這一趨勢,青島要結合本地產業特色,加快推進數字化與海洋經濟融合發展,催生數字海洋服務貿易發展。事實上,數字海洋服務貿易內容豐富,包括海洋漁業(漁業育種、漁業科研、海洋育種信息)、海洋旅游、其他農業(科研信息交流、數據庫)等,發展空間潛力大。例如數字海洋漁業的服務貿易發展重點就能夠向海洋漁業教育、海洋漁業金融、海洋漁業保險、海洋漁業科研、海洋漁業研發、漁業育種、漁業知識產權等多維拓展。
此外,青島海洋旅游資源較為豐富,但目前的海洋旅游基本是在海岸、海島上旅游,深海旅游尚未起步,在發展海洋旅游服務貿易方面仍亟待深度挖掘。青島大力發展海洋旅游,要進一步拓展海上航線,通過實施旅游航線開拓計劃,有序開通青島奧帆中心—青島國際郵輪母港、環膠州灣航線、海島航線及訂制式航線等海上旅游線路。要進一步豐富海上旅游業態,加快發展帆船、游艇、皮劃艇、潛水、沖浪、動力傘、水上自行車等海上旅游項目,保障休閑垂釣業安全健康發展,有序引導海上休閑漁業發展;實施郵輪(游輪)旅游突破計劃,不斷豐富始發港、訪問港郵輪線路,推出串聯青煙威日郵輪(游輪)旅游線路。要進一步整合開發利用海島資源,差異化發展環島觀光、休閑垂釣、海島民宿、海島野營、地質科普、氣象研學、海洋生物觀賞等休閑度假產品。要進一步發展“旅游+”模式,“旅游+工業”,重點挖掘啤酒、紡織、港口、機車、家電等工業文化內涵,建設全國工業旅游高地;“旅游+康養”,重點開發以海洋、溫泉、中醫藥為特色的康養旅游產品;還可開發“旅游+農業”“旅游+露營”“旅游+婚拍”等模式。在做好本地海洋旅游資源開發的基礎上,再積極融入國際循環,大力發展海洋旅游信息服務貿易,開發境外旅游產品。比如:提供包括門票代理、租車、機票、火車票、住宿、美食購物等服務;在旅游項目開發和建設上,提供設計指導、規劃、金融保險、品牌,提供模式輸出;旅游導流,提供相關信息服務。
發揮產業特色 建設國際合作園區
為推進服務貿易發展,我國已設立28個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地區和37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建立文化、數字、語言、中醫藥、知識產權、地理信息、人力資源等112家特色服務出口基地,形成多個服務貿易開放發展平臺。“我國將在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地區的基礎上,升級建設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范區,將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建設服務貿易國際合作園區。”趙福軍說,今后,我國將以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范區建設為重要平臺,推動服務貿易開放平臺建設水平提升。
不同于“試點”重在探索和先行先試,“示范”重在給其他地區做榜樣、成為范例,不僅要在服務業和服務貿易高水平對外開放、服務貿易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等方面發揮示范作用,還要在服務貿易輻射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和全國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水平提升上做好示范。通過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范區建設,不斷提升我國服務貿易開放發展平臺建設水平,甚至輻射帶動其他開放平臺建設水平。
青島正申建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范區,編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范區建設方案》并積極探索實施路徑。
對此,趙福軍建議,青島要加強服務貿易開放發展平臺分工合作,加快探索建設形成“1+3+N”平臺格局。
“1”是爭創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范區,“3”是創建服務貿易國際合作園區、建設好人力資源服務和國家語言服務兩大青島特色出口基地、高質量完成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各項任務,“N”包括充分利用青島自貿片區、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經開區等平臺功能。
“在這些平臺分工合作上,要充分發揮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范區龍頭帶動作用,并立足地方自身肩負的國家戰略使命和區位優勢。”趙福軍提示說,青島要在打造服務貿易國際合作園區上下功夫,深化與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日本、韓國合作,以海洋經濟、智能家電等產業優勢,打造有國別針對性、有合作特色的服務貿易。青島自貿片區要充分發揮其制度創新優勢,加快探索服務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并建立適應服務貿易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所需的政策和制度體系。綜合保稅區要充分發揮其保稅優勢,加快發展“保稅+服務”業務,促進保稅維修、保稅展示、保稅培訓、保稅租賃等服務貿易業態發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