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新聞網
2024-12-30 08:31:12
原標題:今年青島行政復議收案6500余件 四成直接糾錯或和解
來源: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原標題:今年青島行政復議收案6500余件 四成直接糾錯或和解
來源: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青島穩企護商有了“金招牌”
“開門辦案”解糾紛優化營商環境
市民工作生活、企業生產經營中免不了與行政執法打交道,如查酒駕的交通執法、巡查占路經營的城管執法、檢查餐飲食品安全的工商執法……若當事人就行政機關實施的具體執法行為是否合法、是否適當而提出異議,即發生行政爭議。行政復議是解決行政爭議的一種制度,即“民告官”的渠道之一。
我市一家液化天然氣站負責人在市民大廳服務窗口申請辦理儲罐報廢及更換審批登記時,被工作人員告知行政執法部門正在對液化氣站進行查處,并以此為由暫停辦理相關手續。該液化氣站負責人提起行政復議。案件辦理中,雙方經調解達成和解,審批部門積極主動為該液化氣站辦理了相關手續,該站負責人非常滿意,撤回行政復議申請,這起糾紛得到了實質性化解。類似這樣的行政爭議,今年以來我市共收案6500余件,大量行政爭議在復議階段得到實質性化解。
行政復議成為“民告官”主渠道
在我國當前矛盾糾紛化解機制體系中,解決行政爭議的主要途徑包括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和信訪。這其中,行政復議因其天然優勢,能夠更好地形成普遍性的救濟,這既包括上級行政機關監督下級行政機關的層級優勢,也包括對行政行為是否合法、是否適當作出準確判斷的專業優勢,還包括行政機關內部更便于調配資源以解決實際問題的系統優勢。具體對當事人來說,行政復議是免費的,成本低,而且行政復議辦案周期更短,更為高效。
據司法部數據,2024年上半年全國共新收行政復議案件29.2萬件,已達到同期一審行政訴訟案件數量的兩倍。我市今年截至目前,收案量達6500余件,增幅超五成,審結4700余件,直接糾錯及調解和解率近四成,越來越多的行政爭議在復議階段化解。目前,行政復議已經成為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
由于政府部門同時肩負推動經濟發展的職能,行政復議作為化解行政爭議的主渠道,不僅體現在其擴容行政爭議末端的糾紛解決機制,還體現在行政復議也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記者了解到,今年我市“企告官”行政復議收案量400余件,同比增長三成。隨著我市復議“入園區進企業”專項行動啟動、復議惠企聯系點的建立,惠企復議已成為我市穩企護商的“金招牌”。
“金招牌”營造良好法治化營商環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定,已經辦理審批手續的非農業建設占用耕地,若連續二年未使用,經原批準機關批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無償收回用地單位的土地使用權。該規定是基于土地資源的寶貴性和有效利用的考慮,旨在防止土地閑置和浪費?。
一家企業拍得兩個地塊開發商務中心項目,前期投資近6億元,包括土地出讓金2.1億余元。后因該公司對項目地塊開發后,未對涉案配套部分的地塊進行開工建設,相關部門對其土地閑置情況進行調查,并下達兩份《收回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決定書》。該企業提起行政復議。復議機關受理案件后,向相關人員詳細了解案情、核實證據材料,開展現場調查活動,了解到申請企業確已對上述兩項目進行實質性開發,該案具備調解和解的條件,經復議機關調解,相關執法部門撤銷收回閑置土地決定書,該企業撤回行政復議申請,并促進了兩個項目的進一步開發建設,實現矛盾糾紛實質化解。
一家投資公司以1.6億余元的流拍保留價取得人民法院的執行地塊,在繳納近2000萬元稅費后取得地塊國有建設土地使用權。后相關部門對其土地閑置情況進行調查,并下達《收回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決定書》。該公司提起行政復議。復議機關受理案件后,依法組織聽證,相關部門負責人全程參與。通過聽證,雙方當事人對案件事實、適用法律、辦案程序有了詳實的了解,最終雙方達成和解協議,由該公司簽署限期盤活土地承諾書,相關部門撤銷收回閑置土地決定書,該公司撤回行政復議申請,糾紛得到實質性化解。
記者觀察到,因行政復議制度的優勢,這兩起行政爭議得以靈活高效化解?!靶姓妥h機關在辦理案件中,常態化邀請調解和解委員會參與涉企案件,借助調解員的行業優勢和中立立場,更好促成和解。同時行政復議發揮制度優勢,一方受理、多方參與,形成合力加大對涉企行政行為復查復核、自我糾錯力度,實現了加速閑置土地開發利用、保護企業合法權益、樹立政府法治化營商環境形象的‘三贏’效果?!鼻鄭u市司法局行政復議與應訴處處長邢敏表示。
“開門辦案”推進爭議實質性化解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建立健全了行政復議普通程序中的聽取意見、聽證等審理程序,除因當事人原因不能聽取意見外,均應當以靈活方式聽取當事人意見,在審理重大、疑難、復雜案件時應當組織聽證,將傳統的“書面審理”轉化為“開門辦案”,使公平正義對于當事人而言可見、可感、可享。
某公司與某街道辦事處就廠房拆除達成和解協議,街道辦在支付了拆遷款70%后,一直未支付尾款,該公司提起行政復議。復議機關通過“開門辦案”的方式,多次聽取雙方當事人的意見。因對該和解協議事實認定、協議金額等方面雙方均無異議,且街道辦事處已經支付了主要協議款項,復議機關展開調解,向該公司說明了相關部門的資金籌措周期,相關部門也表明了積極履約意愿,最終雙方就尾款支付達成了補充協議,避免了矛盾糾紛升級。
記者了解到,我市行政復議機關以“開門辦案”的方式充分保障當事人的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通過普通程序審理復議案件,復議機關靈活采用面對面、互聯網、電話溝通等方式,100%聽取當事人意見;細化行政機關負責人參加聽證程序,推動行政復議“告官能見官”;針對重大、疑難、復雜案件,復議機關開展聽證、現場調查、專家咨詢,全面了解案件來龍去脈,找準問題癥結和調解切入點,在法治框架內直面當事人的急難愁盼,促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
復議解糾紛推動依法行政,傳遞法治溫度
據我市行政復議半年統計,從涉及的行政管理類別看,市場監管領域復議案件大幅增長,位居首位;從涉及的事項看,舉報投訴類案件首次超越行政處罰類案件,躍居首位。涉企復議案件類型呈現多樣化,今年以來,全市辦理企業作為申請人及第三人的案件主要集中在勞動和社會保障、市場監管、生態環境保護及綜合執法等領域。其中,五成以上涉企案件系企業對工傷認定決定、為單位員工補繳公積金、補繳社保等行政行為不服提起復議,這也反映出職工通過行政復議渠道表達合法訴求、解決行政爭議的維權意識不斷提升。
行政復議案件背后是市民和企業的安危冷暖。當前,社會大眾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長,對通過“民告官”“企告官”等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期望越來越迫切。隨著行政復議成為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一方面讓行政復議廣泛地吸納行政爭議,確保行政爭議進入行政復議程序的“量”;同時不斷提升行政復議解決行政爭議的“質”,盡可能將行政爭議在行政復議程序中有效化解。
那么如何通過行政復議引導行政執法更好地回應市民、企業的訴求呢?“執法人員要加強依法行政,要細化工作方法,充分發揮‘柔性執法’的作用,傳遞法治溫度。尤其是在勞動和社會保障、土地征收等事關當事人切身利益的執法領域,執法人員務必提高依法行政理念和風險防范意識。與此同時,執法行為是否規范也是引發行政爭議的原因之一,執法人員應既重視案件實體亦重視辦案程序,務必做到案件事實認定清晰、法律適用準確無誤?!毙厦舯硎?,隨著行政復議的“首選率”及公信力提升,亦在倒逼行政執法的規范化和精準化,讓當事人從每一項執法決定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觀海新聞/青島晚報/掌上青島記者 陳小川)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