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小新聞客戶端
2024-12-25 21:32:12
原標題:產業鏈條,"數智"加速!煙臺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積極布局人工智能產業
來源:大小新聞客戶端
原標題:產業鏈條,"數智"加速!煙臺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積極布局人工智能產業
來源:大小新聞客戶端
港口內,全地形高速智能轉運AGV穿梭忙碌;農場里,無人采收機器人大展身手;車間內,智慧機器人縱橫生產線助力生產提效……眼下,在煙臺,人工智能正走進千行百業,衍生出豐富的數字化應用場景。
站在人工智能風口,惟有乘勢而上,積極搶灘布局。連日來,記者走訪多家人工智能企業,探訪多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探尋煙臺人工智能產業崛起之道。
煙臺持續推出多項支持政策,把數字化變革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通過數據驅動、算法優化、模型創新等手段,加快人工智能領域的科技創新,激發產業智能化發展新動力,全面帶動產業鏈條“數智”加速。
駕駛、設計、種菜
AI應用場景日益豐富
日前,即將上線的自動駕駛巴士引發市民關注。該巴士將從黃海游樂城站點始發,沿濱海中路向北行駛至東方海洋站點掉頭,在交通示范路雙向10公里的路段內進行開放道路運行,環線行駛,設計時速30—50公里。這是煙臺智慧交通專項的重點建設成果之一,也是山東省首批城市開放道路環境中的自動駕駛巴士,由山東漢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按照國內“車路云一體化”的標準打造。
在自動駕駛過程中,AI發揮了哪些作用?“依托雷視感知、信控優化、數字孿生、交通仿真等技術,形成一套自動駕駛算法,巴士在行駛過程中可以自主進行路徑的規劃和導航。”山東漢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張興林介紹。在AI技術的加持下,巴士還可以實現超視距感知,提前進行測速和行人闖紅燈預警,從而提升城市交通效率,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
競速“車路云一體化”、投身新型智慧城市與交通建設,是漢鑫科技發力數字經濟的重要板塊之一。作為一家以AI技術為主導的高新技術企業,漢鑫科技自主研發了智能網聯汽車云控管理平臺、交通數字孿生仿真平臺、智能網聯精準公交、V2X智慧隧道等多款核心產品,在車路協同智慧交通領域成果頗豐。
不斷創新,爭做數字經濟“先行者”的同時,漢鑫科技發揮頭雁效應,賦能各行各業按下數字化轉型“快進鍵”,成為人工智能應用領域專業服務商。近年來,企業圍繞AI工業視覺開發平臺、數據分析開發平臺等持續攻關,成立人工智能創新中心,打造“漢工云”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聯合伙伴共建“AI+X”產業賦能生態,實現“AI+工業”在各行業領域落地。
如今,在煙臺,人工智能技術正與眾多行業領域深度融合,包括智慧工廠、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農業等,催生出豐富的應用場景。這種以應用為牽引的發展方式,支撐傳統產業向智能制造轉型升級,也使眾多人工智能領域初創企業加速涌現,逐步形成一個良性的產業生態。
山東創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計算機視覺技術的研發應用,公司研發的全自動口服液視覺檢測機,生產速度可達每分鐘500瓶;衣拉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依托AI數字樣衣設計平臺,不僅實現了3D試衣,還提升設計效率30%以上,降低50%產品資料準備周期;位于萊陽市團旺鎮的全國首個出口蔬菜無人智慧農場,蘿卜無人采收機器人、巡檢機器人、植保機器人密切配合,實現了從“人種菜”到“數字種菜”的跨越……經過多年技術沉淀,AI在煙臺迎來應用爆發期,新業態、新模式加速崛起。
加快人才培養
創新平臺賦“智”產業升級
當前,隨著AI逐漸跨入大模型時代,人工智能技術正從感知理解世界,到重塑創造世界演變。
“煙臺需要儲備具有人工智能算法研究與開發、數據處理與分析、人工智能應用開發、交叉學科以及可解釋性人工智能等多方面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煙臺理工學院人工智能學院副院長李川認為,隨著人工智能產業蓬勃發展,我市對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應通過校企合作,成立產教融合基地等,在貫通人工智能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的同時,培育更多的復合型人才,支撐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1年,煙臺理工學院創新成立了人工智能學院,開設了“人工智能”“自動化”“機器人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等本科專業,開啟煙臺高校培育人工智能技術人才之嶄新篇章。
三年來,該學院深耕科研團隊建設與能力孵化,開展了一系列有益探索:成立“人工智能及大數據信息技術”“智能控制工程技術”等4個研發類科研團隊,與40余家頭部高科技企業建立校企合作,與地方企業和研究機構開展技術合作,共完成60余項橫向課題……2024年,學院獲批山東省首批“數字經濟”創新服務平臺項目單位。
無獨有偶,山東省城市服務職業學院成立“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李頡院士工作站”,依托李頡院士及其團隊技術優勢,以“平臺、數據、算法”為中心,開發大數據存儲、計算、傳輸和展示方法,研究人工智能技術分析手段,為產業數字化升級提供精準支持。
為重點行業“賦智”,黃渤海新區成立煙臺市安全生產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及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煙臺)、騰訊煙臺新工科研究院、煙臺清科嘉機器人聯合研究院3個人工智能相關省級新型研發機構,正海科技、海頤軟件、東方縱橫等5個省市級企業技術中心,提速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格局。
出臺支持政策
夯實AI產業發展基礎
任何一個產業的發展壯大,都離不開政策與環境的同頻共振。在煙臺,完善的工業門類和豐富的應用場景給了人工智能蓬勃發展的土壤。而5G網絡、大數據中心、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的扎實推進,則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夯實了“底座”支撐。
近年來,煙臺加快建設山東省5G網絡示范區,累計開通5G基站2.11萬個,5G用戶普及率達到76%,實現了5G網絡主城區連續覆蓋、產業園區重點覆蓋和室內深度覆蓋。
在構建工業互聯網平臺方面,煙臺實施平臺突破提升專項行動,支持各類雙跨類、行業級、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騰訊、華為、紫光等行業頭部企業扎根聚集,橙色云、渤聚通、恒遠、捷瑞數字等本土企業強勢崛起,東方電子、萬華、杰瑞等制造業龍頭企業由制造向服務加速轉型,多層次系統化平臺體系初步形成。目前,我市擁有各類工業互聯網平臺140余個,其中省級以上平臺30個。
聚焦“9+N”制造業集聚培育工程,煙臺還建立了全市工業互聯網供給側資源池,圍繞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重點領域梳理了150余家優秀服務商,匯編推廣300多個優秀應用場景。啟動“百企千線”試點示范行動,優選培育出100家智慧工廠和1000條智能生產線。眼下,膠東經濟圈數字經濟生態產業園、華為(煙臺)人工智能創新園加快建設,山東捷瑞數字產業園區(煙臺)、煙臺化工產業園等10個園區入選省級數字經濟園區。
今年以來,煙臺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起草了《實施六大行動 聚力鏈式發展 加快建設先進制造業強市的實施意見》,對企業整生產線、整車間、整工廠智能化改造項目,給予最高1000萬元的獎補。同時,制定企業上云、工業互聯網示范平臺建設、兩化融合貫標試點企業培育、數字經濟園區等支持政策,最高給予2000萬元資金支持。政策層層加碼,必將充分激發煙臺企業深度擁抱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加快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積極性,帶動數字經濟展翅騰飛。
YMG全媒體記者 信召紅 王宏偉 通訊員 鮑松 宮欣 于淼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