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
2024-12-25 09:10:12
原標題:工業互聯網賦能,“青島制造”加“數”轉型
來源:青島日報
原標題:工業互聯網賦能,“青島制造”加“數”轉型
來源:青島日報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孫欣
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步入深水期,青島如何進一步發力?近日,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青島市深入推動工業互聯網賦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明確了青島下一步的發力方向和目標。
到2027年,青島要在企業數字化轉型質效、工業互聯網賦能水平、數字基礎設施支撐能力、產業生態集聚效應等四大方面實現全面提升。
具體來說,到2027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實現全覆蓋,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超過92%、76%。每年培育100個市級以上智能制造標桿、晨星工廠、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制造場景等數字化轉型標桿。持續優化“一超多專”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加快工業互聯網平臺錯位協同發展,每年上線10家以上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重點產業鏈平臺全覆蓋。建設開通5G基站5萬個以上,10G-PON及以上端口數達到20萬個以上,上線標識解析二級節點10個左右,培育100個以上標識解析應用場景。培育100家有影響力的數字化轉型服務商,帶動數字經濟總量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超過52%。
青島將依托工業互聯網先發優勢,把握青島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建設、國家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試點城市建設等新機遇,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不斷取得新成效。
求解數字化轉型新課題
數字化轉型早已成為制造業的必答題。作為牽引未來制造業發展的核心引擎之一,數字化轉型對制造業的意義像技術創新一樣,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只有持續深入探索數字化轉型的新模式、新業態,才能為制造業持續注入新活力。
《實施方案》的出臺,正是青島把握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新趨勢,求解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新課題的一大舉措。
經過多年探索,我國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在范圍擴展、程度深化、質量提升等方面均取得積極進展。
截至2023年年底,我國已培育421家國家級示范工廠、萬余家省級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國家兩化融合公共服務平臺服務工業企業18.3萬家,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79.6%,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62.2%。
在大企業的示范帶動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效能普遍提升。有統計數據顯示,46%的中小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提升了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力,42.1%的中小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實現了業務效率的躍升。
與此同時,大模型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加速進化發展,為制造業向智能化方向發展開辟了新的空間。比如人形機器人開始在汽車、裝備等生產線試用,開啟了生產線改造提升的又一個新階段。
如何推動更多企業從信息化邁向數字化、智能化,如何讓智能化的工廠和生產線實現與人的更好協同,如何釋放數據要素價值進一步挖掘生產制造潛力和商業價值……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面臨新任務、新挑戰。
青島在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上一直走在全國前列。目前,青島擁有全球“燈塔工廠”6家,“可持續燈塔工廠”1家,位居全國前列。擁有國家級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兩家,培育省級以上工業互聯網平臺50余個,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領航應用案例達到21個。在重點行業培育建成智能工廠60余家,在全國率先開展家電行業“一圖四清單”場景數字化轉型試點,探索建立“先試后轉”場景合作機制,發布工業賦能、未來城市場景1000余個,帶動智改數轉網聯企業1000家。
不僅如此。今年以來,青島在數字化轉型領域不斷傳來好消息——獲批建設青島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入選國家首批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入選國家首批“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試點城市。
青島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聚焦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建成后將為企業和個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互聯網體驗,進而吸引更多外資企業和高科技項目落戶。同時,還將為云計算、大數據、電子商務、遠程教育、遠程醫療等新興業態提供更為穩定、快速的國際網絡支持。
國家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重點瞄準“智改數轉網聯”新技改,促進企業設備更新、工藝升級、數字賦能、管理創新。入選試點后,青島最高將獲批中央資金3億元用于支持相關技改工作。
“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試點城市將聚焦“5G+工業互聯網”這一新賽道,在技術創新、規模應用、融合產業發展等方面先行先試,為全國“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構建新范式。
既有的良好基礎疊加全新的發展機遇,推動青島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邁入發展新階段。
持續放大工業互聯網平臺優勢
工業互聯網平臺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支撐,尤其在賦能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上發揮著重要作用。
青島在工業互聯網平臺領域一直具有優勢。從《實施方案》中不難看出,未來青島還將進一步放大這一優勢,以此帶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走深走實。
針對卡奧斯、檸檬豆等國家級“雙跨”平臺,青島將推動平臺在核心技術突破、應用賦能創新、 產業生態營造等方面持續優化升級,打造“立足青島、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綜合型平臺。同時,支持國家級特色專業型平臺提升平臺服務能力,在多行業、多領域走深向實,積極爭創國家級“雙跨”平臺。
細分行業領域垂直平臺更加聚焦細分行業數字化轉型痛點、難點,提供較為通用的行業數字化工具和解決方案,是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青島將發力做強特色專業型平臺,支持特色專業型平臺聚焦細分場景,加速基礎工具、開發語言、建模方法、行業機理的軟件化、平臺化,面向企業研發、生產、測試,輸出特定技術服務,形成復制推廣效應。支持“鏈主”企業與“雙跨”平臺共建行業子平臺或自建特色專業型平臺,強化垂直行業深層次服務能力,構建“一行業一重點平臺”發展格局。
用好平臺同建設平臺同樣重要。根據《實施方案》,青島將創新平臺合作服務模式,推動制造業企業用好平臺,最大限度釋放平臺作用。具體來說,將圍繞平臺化設計、智能化制造、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推動平臺聯合應用企業打造“平臺+新技術+新模式+新場景”解決方案。鼓勵平臺探索前期免費或者較少收費,后期按收益比例分成的推廣模式,緩解中小企業資金投入壓力。
注重系統性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是此次《實施方案》的一大特色。青島不僅關注企業作為單點的數字化轉型進展,更是將行業、園區等納入重點發力方向,通過“點、線、面”全面發力,織就越來越密的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網絡,為新模式、新業態發展夯實根基。
大企業是數字化轉型的標桿和樣板。《實施方案》提出,青島將持續提高大企業創新應用水平,支持“鏈主”企業、行業龍頭企業全要素、全流程、全生態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軟硬件一體化改造,培育一批敏捷、韌性供應鏈典型應用場景。加強國有企業工業互聯網設備產品和模式業態等在生產線、工廠的應用部署,提升關鍵工序數控化、經營管理數字化等水平,打造行業數字化轉型示范樣板。
針對中小企業,推廣“大型企業建平臺、中小企業用平臺”的轉型模式,鼓勵和支持工業互聯網平臺、云服務商研發針對不同行業中小企業的需求場景,開發使用便捷、成本低廉的中小企業數字化解決方案,分行業、分類型制定產品目錄,大力推進中小企業“上云上平臺”。
促進行業“鏈式”轉型。“一鏈一策”推動產業鏈加快數字化升級,“沿鏈”帶動中小企業開展網絡化改造和數字化應用,提升協同效率及整體資源利用效率。
園區是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園區數字化轉型將有利于加快推動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根據《實施方案》,青島將完善園區基礎設施,提高園區網絡、標識解析節點接入水平,實現企業“入駐即用網”,培育一批網絡基礎設施完備、平臺作用發揮明顯、企業協同合作高效的工業互聯網園區。率先開展“平臺+園區”試點示范,為企業提供工業互聯網診斷咨詢、產業鏈供應鏈管理、線上協同辦公、生產運營決策等服務應用。
推進優化場景生態賦能產業發展
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在于賦能產業發展。要將技術融入千行百業,關鍵在于對各類場景的深入挖掘與精準把握。
《實施方案》明確,青島將優化場景開放機制,在定期發布“工業賦能”“未來城市”需求場景清單的同時,鼓勵大中小企業結成應用場景“聯合體”,通過搭建場景平臺開放技術、標準、渠道等資源,運用眾智、眾包、眾扶、眾籌等新模式吸引中小企業參與,共同推進場景建設。
同時,深化場景對接合作,建立全周期場景服務機制。優化場景分類標準和行業圖譜,完善重點行業數據要素、知識模型、工具軟件、人才技能等需求清單,場景化、圖譜化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探索“未來場景+試點示范+推廣應用”全周期場景設計機制,開展應用場景實測和市場驗證。工程化推進“技術—產品—標準—場景”聯動迭代,系統構建技術產品化、產品產業化、產業規模化的場景應用生態。
制造業加快數字化轉型,離不開新技術、新產業的“喂養”。《實施方案》提出,青島將進一步做強相關產業,增強創新要素供給能力。
聚焦工業軟件重點領域,加快攻關研發設計類、生產控制類、經營管理類等軟件,助力打造新型研發生產方式和服務管理模式。壯大工業App產業生態,鼓勵平臺企業積極打造“云平臺+低代碼+大模型+SaaS”一體化服務體系,研發低成本、輕量化工具產品及解決方案。
拓展“人工智能+”應用,促進人工智能產業“基礎、技術、應用”全方位融合發展,提升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能級。遴選推薦一批優秀人工智能應用場景,促進生產、生活各類場景算法示范應用,以用促研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落地應用與迭代升級。
此外,青島還將加快“數據要素×”創新,探索企業數據資源登記、評估和入表實施路徑,引導企業開放數據資源、參與數據交易。
數字基礎設施是數字化轉型的底層支撐。根據《實施方案》,青島將進一步優化數字基礎設施體系,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更好保障。
夯實基礎網絡設施。發揮國家互聯網骨干直聯點的集聚輻射效應,規劃建設青島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加快推動“信號升格”,推進5G網絡在工業企業、園區深度覆蓋。支持基礎電信企業與工業企業聯合開展5G虛擬專網、混合專網建設,探索開展5G獨立專網建設試點,滿足生產現場不同應用場景需求。
構建算力一體化網絡。按照“需求牽引、適度超前”的原則,統籌算力中心布局,實現“城市+邊緣”的算力基礎設施分類分級布局。加快青島市超大規模混合算力海洋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建設,實現通用算力、智能算力和超算算力的融合應用。加快公共算力調度平臺建設與應用,提升全市異構算力納管能力,促進算力供需雙方對接交易,提升計算資源的整體利用率。
增強標識紐帶作用。按照“儲備一批、建設一批、運營一批”的梯次發展模式,支持工業龍頭企業、工業互聯網平臺運營單位、基礎電信企業牽頭建設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形成面向重點產業鏈的規模化標識解析服務能力。依托Handle標識解析全球根節點,面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行業企業提供標識注冊、標識解析、標識數據和運行監測等服務,打造“跨企業—跨行業—跨地區—跨國家”標識數據管理和共享體系。
“數說”青島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目標
1
企業數字化轉型質效
到2027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實現全覆蓋,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超過92%、76%。每年培育100個市級以上智能制造標桿、晨星工廠、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制造場景等數字化轉型標桿
2
工業互聯網賦能水平
持續優化“一超多專”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加快工業互聯網平臺錯位協同發展,每年上線10家以上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重點產業鏈平臺全覆蓋
3
數字基礎設施支撐能力
建設開通5G基站5萬個以上,10G-PON及以上端口數達到20萬個以上,上線標識解析二級節點10個左右,培育100個以上標識解析應用場景
4
產業生態集聚效應
培育100家有影響力的數字化轉型服務商,帶動數字經濟總量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超過52%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