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山東網
2024-12-18 09:47:12
原標題:青島汽車產業加速駛向“智能網聯”
來源:青島日報
原標題:青島汽車產業加速駛向“智能網聯”
來源:青島日報
推進傳統車企向智能網聯新能源方向跨越;打造車規級芯片、中控顯示等智能座艙產業;開放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超過1000公里……12月17日下午舉行的青島市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大會上,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介紹《青島市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的相關情況,透露了青島推動汽車產業持續升級的最新思路。
新一輪產業發展行動計劃最顯著的特點是對“智能網聯”更加重視和強調。青島瞄準新能源汽車加速向智能網聯汽車進化的產業趨勢,以更加系統的方式布局產業發展,在推進產業鏈規模穩步增長的同時,聚力加快突破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新賽道。在具體目標上,青島到2027年力爭產業鏈規模超過3000億元;動力電池、智能座艙系統、車規級芯片、智能底盤等關鍵領域配套產業規模超過500億元。
大會上亮相的智能網聯汽車生態園區及簽約的一系列產業合作項目,就是青島最新產業發展思路的有力體現。
瞄準嶄新定位,打造產業發展新引擎
多重因素疊加作用,智能網聯汽車進入加速成熟的全新發展階段,“無人駕駛”將由概念逐步成為現實。
去年年底以來,國家部委啟動“雙試點”工作,即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以此進一步推動我國自動駕駛汽車向更高級別發展。目前,我國已確定首批9個聯合體開展準入與上路通行試點工作,推動L3級及以上自動駕駛“上路”。首批20座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則探索“聰明的車”“智慧的路”“強大的云”融合協同發展。
順應新的產業發展趨勢,是青島汽車產業實現“由大到強”高質量發展的唯一選擇,也是青島打造產業發展新引擎的重要機遇。
目前,青島汽車產業鏈規模已經超過1800億元,是青島制造業名副其實的支柱產業。產業構成上,擁有8家整車生產企業,初步形成燃油、LNG清潔能源、純電動、混動及氫燃料電池等多種技術路線的生產體系,車型涵蓋轎車、SUV、皮卡、交叉乘用車、輕中重卡、客車、特種車等多個領域。逾千家零部件企業集群式發展,2024年1月至10月全市汽車零部件產業規上企業增加值累計增幅高達28.7%。一汽解放青島商用車開發院、魏橋汽車工程研究總院投入運營,助推產業創新能力穩步提升。
依托這些產業基礎,青島站上產業發展新起點。根據行動計劃,青島將瞄準打造全國重要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創新應用高地、新能源商用車生產基地和出口牽引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地的定位和目標,推動產業提質升級。
放大整車優勢,提升產業向“新”力
整車制造能力就是青島的核心優勢之一。當前,智能網聯以及新能源技術正加速從實驗室走向應用場,產業化和規模化將是未來競爭的焦點。
青島在新一輪產業發展行動計劃中再一次明確了整車發展目標——到2027年,整車產量超過130萬輛,新能源汽車占比超過40%。整車年出口超過25萬輛。
如何釋放整車帶動能力?行動計劃提出,重點推動整車企業轉型升級、構建出口牽引新動能、塑造新能源商用車優勢、推動整零協同發展。深化與整車企業集團合作,推進傳統車企向智能網聯新能源方向發展。發揮對外開放平臺及港口優勢,優化外貿服務環境和港口作業流程,推動整車企業協同零部件企業加快拓展海外市場。
同時,加快對接內陸城市整車生產企業,為周邊有出海需求的整車企業提供出海便利。支持整車企業深化與核心供應商在研發、技術、產品、資本等層面的協同,形成“一整帶多零、一零配多整”的產業生態格局。
夯實整車基礎,推動產業創新能力大幅提升。行動計劃提出,青島將重點構建協同創新網絡體系、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支持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全面提升整車開發及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創新能力。推動提升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領域材料與芯片、零部件及整車等檢驗檢測能力,完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監管平臺能力,支撐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車路云一體化”應用。到2027年,全市新增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創新平臺超過20家。
以整車為帶動,打造一批優勢產業。根據行動計劃,青島將重點發展汽車電子產業、培育發展動力電池產業、融合發展車網互動和智慧交通產業、創新發展后市場產業。打造車規級芯片、中控顯示等智能座艙產業以及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智能感知產業。加快發展新一代智能鋰離子電子動力電池,加速固態電池技術成果轉化。綜合利用交通管理及停車管理、充電一張網、“車路云一體化”應用等數據資源,提升智慧交通集成產業規模。
會上啟動的青島市動力電池產業創新發展聯盟以及青島市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學院就是青島所做出的積極嘗試。
青島市動力電池產業創新發展聯盟由青島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協會牽頭,聯合汽車企業、高校、研究所等10家單位共同發起。聯盟將著力構建動力電池產業共性技術開發平臺,開展動力電池產業自主創新重點突破產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形成動力電池產業重大技術和關鍵裝備的示范應用,全面促進聯盟內產、學、研、用各主體的協同創新和共同發展。
青島市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學院由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青島大學、青島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協會共同創建,將探索建立新型信息、人才、技術、資源共享機制,為青島新能源汽車產業培養更多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高素質人才,帶動技術升級與產業合作。
搭建特色園區,優化產業生態
更加合理的產業布局有助于提高產業運轉和創新效率。
青島在謀劃新一輪產業發展的過程中,以既有產業基礎為依托,確立了“三極支撐,多點突破”的產業布局原則。其中,即墨汽車產業新城、萊西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區和西海岸汽車生產基地為“三極”,汽車電子、檢驗檢測、零部件配套等特色產業園區為“多點”。
會上,青島市智能網聯汽車生態園區發布亮相。生態園區包括位于李滄區的青島智能網聯汽車科創產業園、位于嶗山區的青島市汽車電子產業基地以及位于萊西市的青島市智能網聯汽車檢驗檢測產業園。
一批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簽約入園,將與青島在產業前沿領域開展合作。如從事數據服務的武漢英泰思特電子技術公司,將在青島落地車載衛星通信終端產業化項目,該終端能夠為車輛用戶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通話、短信等衛星移動通信服務,在車輛發生緊急事件時主動發送狀態消息;聚焦車路云領域的蘑菇車聯,自主研發了全球首個通感算車路云網絡及核心軟硬件,將在青島建設北方運營中心。
此外,立新汽車城項目、德杰汽車零部件生產項目、輕舟智航總部基地項目、澤世通汽車零部件項目等十余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重點項目在會上簽約。
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與推廣應用離不開良好的產業生態。
目前,青島共開放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121條,涉及市南區、市北區等八個區(市),并出臺了相關管理辦法。同時,選擇典型區域開展“車路云一體化”應用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實現更大范圍的智能網聯汽車應用。
未來,青島將聚焦多場景示范應用、有序布局智能基礎設施等重點方向進一步發力。
行動計劃提出,將重點深化非載人場景示范應用、探索拓展載人示范場景應用。在港口水平運輸、物流配送、安防巡檢、移動無人售賣等領域,探索小型低速非載人場景車輛商業化應用新模式和智慧物流配送商業化運營新模式。推進“最后一公里”場景、景區等開展無人駕駛接駁示范應用。
重點推進“車路云一體化”應用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智能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探索投資運營新機制。分批次推進交通信號、交通監控系統、道路感知系統等基礎設施升級改造。推廣前裝或后裝支持直聯通信接口和北斗高精度定位車載終端車輛不少于1000輛。加快配建新能源專用車位和充電基礎設施,鼓勵充換電一體化共享場站建設。
搶抓機遇,大力布局。青島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加速駛向更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廣闊空間。(記者 孫欣)(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