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亚洲αv在线精品糸列,国产美女露脸口爆吞精

全部

煙臺開發區:四十載勇當改革開放先鋒

來源:大眾日報

作者:郭傳義 姜乾

2024-10-20 13:35:10

原標題:煙臺開發區:四十載勇當改革開放先鋒

來源:大眾日報

原標題:煙臺開發區:四十載勇當改革開放先鋒

來源:大眾日報

□郭傳義 姜乾

6月,煙臺國際機場T2航站樓正式啟用。

9月,黃渤海實驗室總部基地建成投用。這家全省首批省級實驗室已聘用6位院士,與30余家企業及高校簽訂技術合同。

10月,世界500強漢高集團全球最大單體投資項目“鯤鵬工廠”設備開始進廠。該公司落戶煙臺37年,先后5次增資。

還是10月,煙臺環磁山國際科研走廊創新園圃開園,首批12家企業進駐;濰煙高鐵煙臺西站綜合交通樞紐完工投用,推動區域融入濟南“兩小時經濟圈”、北京“三小時經濟圈”。

點滴變化,量變引發質變,漸變成巨變。

自1984年10月20日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煙臺開發區”)獲批設立以來,這片熱土每天都在生長著希望。

時至今日,煙臺開發區從建區時GDP不足千萬元到2023年的2239.6億元,從獲批國家級開發區到疊加自貿試驗區、綜保區、中韓產業園等國家級戰略,40年風雨兼程、40年滄桑巨變,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在煙臺1/38的土地上,創造了全市近1/4的生產總值、1/3的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3的稅收,走出了一條由跨越發展到科學發展再到高質量發展之路,實現從一片荒灘到濱海新區的歷史性跨越。

產業立區

從不足千萬元到跨越兩千多億元

走進總投資100億元的力華電源科技有限公司25GWh大圓柱儲能電池項目現場,一期主體工程已經封頂,預計明年一季度實現量產。屆時,該項目將串聯起全區儲能電池產業鏈,打造中國北方新型儲能產業高地。

“我們專注生產46直徑系列大圓柱電池,這種型號的電池在世界范圍內,也僅有少數企業可小規模量產。”力華電源科技有限公司基建副總經理李洋介紹,該公司已全面突破核心技術并完成樣品批量制備。

龍頭企業引領,配套企業跟跑,產業乘“鏈”而上。目前,全區已集聚新型儲能產業重點企業30余家,涉及電池材料、電芯電控、系統集成等上下游鏈條,新型儲能產業初具規模。

產業是立區之本。縱覽40年煙臺開發區的快速發展,最根本就在于堅持“產業立區”。

全區堅定不移把牢實體經濟主攻方向,全力強產業、上項目、育企業,從一窮二白到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3400億元,從生產總值不足千萬元到跨越2200億元,迎來能級之變、位勢之變。

做強產業集群。“十五”期間布局汽車、電子信息兩大產業,“十二五”發力化工新材料,“十三五”以來構建形成高端化工及新材料、汽車及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五大主導產業,如今正在突破新型儲能、特色半導體兩大新興產業,構建“5+2”現代化產業體系。2023年,五大主導產業產值達到3000億元,兩大新興產業產值達到100億元、5年總規模過千億。

堅持“項目為王”,全力推動在談項目快落地、落地項目快開工、開工項目快投產。近3年,在建產業項目年均達到120個以上,總投資1500億元以上。其中,萬華乙烯二期、通用東岳奧特能超級工廠、華新精密金屬材料產業園等重大項目相繼落地,累計入選省市重點項目168個,總投資3522億元。

壯大企業梯隊。持續實施企業能級提升行動,以企業梯隊倍增引領產業集群崛起,培育出工業企業3000多家,其中產值過百億元企業5家、過十億元企業43家、上市企業14家。

絢爛的產業之花,結出“硬核”之果:這里誕生了全省第一輛轎車、第一部CDMA手機,MDI、高端TFT液晶材料產能全球第一,間位、對位芳綸產能全國第一,全球首發120吋8K超高清電視,芳綸“織物版”五星紅旗首登月球……全區累計有100多個產品居全球或全國前五,“大國重器”和尖端產品頻現“業達”元素,彰顯“品重煙臺”城市形象。

開放興區

落戶140個世界500強項目

今年5月,漢高鯤鵬工廠完成首個主體建筑封頂,10月,工藝設備進廠安裝,年底將陸續開始設備調試……短短一年多時間,這座現代化工廠已經初具規模。

“鯤鵬工廠與上海的‘龍工廠’相呼應,是我們集團在國內建設的最大規模高端膠黏劑生產基地。”漢高樂泰(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忠雪介紹,新工廠應用世界最先進生產工藝,產品可廣泛應用于新能源、航空航天、高鐵等領域。

從1987年落戶,解決了中國國產汽車漏油難題,作為山東首家世界500強企業,該公司與煙臺開發區共成長,在過去的37年間先后5次增資擴產。

跨國公司扎根煙臺開發區的例子不勝枚舉。

去年,煙臺阿姿誼襪業有限公司高端紡織項目開工。這是日本絲襪行業巨頭厚木株式會社在該區投資的第4家企業,達產后年產高端絲襪5100萬雙、棉襪1400萬雙。

“項目引入國際最先進生產設備,融合針織行業最前沿的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聚力打造厚木全球首個高端紡織產品生產基地。”厚木株式會社社長日光信二說。

回望40年發展歷程,煙臺開發區堅定不移以開放促進發展,在發展中擴大開放,逐步成長為全市、全省乃至全國對外開放高地。

持續攻堅招商引資“頭號工程”,煙臺開發區在1985年便引進首批14個國家級開發區第一家合資企業——亞東標準件有限公司。進入新世紀,搶抓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機遇,又連續引進上海通用、LG、富士康等重大外資項目,“十二五”后陸續招引萬華工業園、張裕國際葡萄酒城、現代汽車研發中心等高端優質項目,逐步壯大產業集群,構建產業發展格局。

爭取開放載體“稀缺資源”,繼獲批國家級開發區后,煙臺開發區先后爭取設立中韓(煙臺)產業園核心區、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煙臺黃渤海新區,推動保稅港區升級為綜合保稅區,為新一輪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創造了有利條件、提供了強力支撐。

目前,該區全方位搭建起內引外聯大平臺、互通互聯大門戶,吸引59個國家(地區)企業扎根落戶,累計引進外資項目2000余個、世界500強投資項目140個,外貿進出口總額約占全市1/2。

培育大貿易,請進來,還要走出去。2023年,煙臺開發區外貿企業達到900家,累計設立境外企業124家,擁有俄中托木斯克工貿合作區和中匈寶思德經貿合作區2個國家級境外合作園區,占全省一半。

創新強區

雨林式創新生態“枝繁葉茂”

科技是開發區的強盛之基,創新是開發區的鮮明底色。

40年來,煙臺開發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初步構建起“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平臺支撐、人才聚集、資本賦能、服務保障”的科技創新生態體系,逐步推動經濟由“開放驅動”主導的外向型增長轉向與“創新驅動”并駕的內生式發展。

今年7月,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萬華研究院院長華衛琦榮獲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這也是萬華第二次摘得省科技最高獎。

作為一家全球化運營的化工新材料公司,萬華化學始終把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繼2015年公司MDI產能站上世界第一之后,其持續創新使得公司不斷突破、穿越周期。從突破封鎖自主掌握MDI生產技術至今,萬華已經迭代到第七代技術,裝置單套產能達120萬噸/年,規模是國際同行的2倍以上,在本質安全、單耗能耗、產品質量等方面全面領先。

“目前,我們正在研發第八代MDI生產技術,通過系統能量集成和數字化、智能化手段,在不久的將來,將實現整體生產過程凈能量輸入小于0的重大突破。”華衛琦說。

在建區之初,煙臺開發區就把高新技術產業的引進、培育和發展壯大擺在重要位置。從早期提出“以實業為基礎、以科技為導向”,到啟動創新型開發區建設,目前已聚集全市3/10高新技術企業、1/2科創平臺,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368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274家,擁有合作院士30人、國家級重點人才170多人,人才總量突破22萬人。

科技與產業融合會產生強大動力。40年來,煙臺開發區的工業體系從單一逐漸走向完善,產業結構持續升級,每一步都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支撐。

生物醫藥產業的崛起就是最生動的注腳。榮昌生物制藥(煙臺)股份有限公司,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成長為全區生物醫藥產業的核心引擎,其研發的ADC藥物維迪西妥單抗、“泰它西普”填補國內外空白,靠的正是“十年磨一劍”的創新努力。

目前,煙臺開發區聚集榮昌制藥、東誠藥業、正海生物、先聲生物、雋秀生物等150多家生物醫藥健康企業,累計推出200多個國家批準上市藥物、150多個醫療器械,抗體藥物、重組蛋白質藥物等技術國內領先,生物膜、骨修復材料等產品在國內具有強大競爭優勢。

民生至上

現代濱海新城鑄就品質生活

“后沙旺地兒荒,十里不見幾個莊,黃沙從秋刮到春,提來咸水洗衣裳……”這首煙臺民間流傳的俗謠,是對40年前煙臺開發區的生動寫照。

從“幾個莊”到一座濱海新城,煙臺開發區常住人口達到45.9萬。

磁石般“吸引力”的背后,源自這里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的指針始終指向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看教育,從建區之初的4所村辦幼兒園和3所小學,發展到如今擁有1所研究生院、3所本科高校、2所專科學校、2所民辦國際學校、100多所幼兒園和中小學,高等教育、職業教育、民辦教育、基礎教育協同發展,義務教育入學率100%。

看醫療,全區醫療衛生機構由最初的唯一一所衛生室,發展為現今建成1家三級綜合醫院、2家專科三甲醫院、1家二級醫院、16家一級醫院,形成配套完善、功能互補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看就業,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健全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機制,全區就業總量35萬余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穩控在3.5%以內,構建起更公平更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入選山東省“就業環境友好型城市”“高校畢業生最具吸引力園區”。

看城市建設,建設天地廣場、福萊山市民文化公園、金沙灘公園、白銀河公園等10多處公園廣場,崛起城市展示中心、八角灣國際會展中心、產業文化中心等地標建筑,擁有煙臺金沙灘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全國美麗海灣”八角灣、張裕國際葡萄酒城等城市名片,打造天馬棧橋、旺角廊橋、時光塔、孤獨的鯨等網紅打卡地,建成萬達廣場、永旺夢樂城、萬行廣場等一批商業綜合體,擁有希爾頓、喜來登、萬豪、威斯汀等國際品牌酒店,城市高端大氣、精致舒美。

看文化生活,建成圖書館、文化館、檔案館、青少年宮等多個大型公共文化服務場館,建立覆蓋村(居)、鎮(街)、區三級文化事業服務體系,構建出“15分鐘便民生活圈”。

撫今追昔,意在登高望遠;知往鑒今,志在開辟未來。煙臺開發區40年的經濟社會發展成就,不僅是幾代人接續奮斗的生動詮釋,也是改革開放歷史性決策的具象體現。

立足新起點,奮進新時代,煙臺開發區將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作貢獻”的使命擔當,搶抓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機遇,堅持“產業立區、創新強區、開放興區”,在煙臺打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中走在前、當先鋒,在國家級開發區中趕超進位、奮勇爭先。

①開放之門

②艾迪精密工業機器人

③舞出幸福生活

④萬華全球研發中心及總部基地

□郭傳義 姜乾

6月,煙臺國際機場T2航站樓正式啟用。

9月,黃渤海實驗室總部基地建成投用。這家全省首批省級實驗室已聘用6位院士,與30余家企業及高校簽訂技術合同。

10月,世界500強漢高集團全球最大單體投資項目“鯤鵬工廠”設備開始進廠。該公司落戶煙臺37年,先后5次增資。

還是10月,煙臺環磁山國際科研走廊創新園圃開園,首批12家企業進駐;濰煙高鐵煙臺西站綜合交通樞紐完工投用,推動區域融入濟南“兩小時經濟圈”、北京“三小時經濟圈”。

點滴變化,量變引發質變,漸變成巨變。

自1984年10月20日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煙臺開發區”)獲批設立以來,這片熱土每天都在生長著希望。

時至今日,煙臺開發區從建區時GDP不足千萬元到2023年的2239.6億元,從獲批國家級開發區到疊加自貿試驗區、綜保區、中韓產業園等國家級戰略,40年風雨兼程、40年滄桑巨變,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在煙臺1/38的土地上,創造了全市近1/4的生產總值、1/3的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3的稅收,走出了一條由跨越發展到科學發展再到高質量發展之路,實現從一片荒灘到濱海新區的歷史性跨越。

產業立區

從不足千萬元到跨越兩千多億元

走進總投資100億元的力華電源科技有限公司25GWh大圓柱儲能電池項目現場,一期主體工程已經封頂,預計明年一季度實現量產。屆時,該項目將串聯起全區儲能電池產業鏈,打造中國北方新型儲能產業高地。

“我們專注生產46直徑系列大圓柱電池,這種型號的電池在世界范圍內,也僅有少數企業可小規模量產。”力華電源科技有限公司基建副總經理李洋介紹,該公司已全面突破核心技術并完成樣品批量制備。

龍頭企業引領,配套企業跟跑,產業乘“鏈”而上。目前,全區已集聚新型儲能產業重點企業30余家,涉及電池材料、電芯電控、系統集成等上下游鏈條,新型儲能產業初具規模。

產業是立區之本。縱覽40年煙臺開發區的快速發展,最根本就在于堅持“產業立區”。

全區堅定不移把牢實體經濟主攻方向,全力強產業、上項目、育企業,從一窮二白到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3400億元,從生產總值不足千萬元到跨越2200億元,迎來能級之變、位勢之變。

做強產業集群。“十五”期間布局汽車、電子信息兩大產業,“十二五”發力化工新材料,“十三五”以來構建形成高端化工及新材料、汽車及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五大主導產業,如今正在突破新型儲能、特色半導體兩大新興產業,構建“5+2”現代化產業體系。2023年,五大主導產業產值達到3000億元,兩大新興產業產值達到100億元、5年總規模過千億。

堅持“項目為王”,全力推動在談項目快落地、落地項目快開工、開工項目快投產。近3年,在建產業項目年均達到120個以上,總投資1500億元以上。其中,萬華乙烯二期、通用東岳奧特能超級工廠、華新精密金屬材料產業園等重大項目相繼落地,累計入選省市重點項目168個,總投資3522億元。

壯大企業梯隊。持續實施企業能級提升行動,以企業梯隊倍增引領產業集群崛起,培育出工業企業3000多家,其中產值過百億元企業5家、過十億元企業43家、上市企業14家。

絢爛的產業之花,結出“硬核”之果:這里誕生了全省第一輛轎車、第一部CDMA手機,MDI、高端TFT液晶材料產能全球第一,間位、對位芳綸產能全國第一,全球首發120吋8K超高清電視,芳綸“織物版”五星紅旗首登月球……全區累計有100多個產品居全球或全國前五,“大國重器”和尖端產品頻現“業達”元素,彰顯“品重煙臺”城市形象。

開放興區

落戶140個世界500強項目

今年5月,漢高鯤鵬工廠完成首個主體建筑封頂,10月,工藝設備進廠安裝,年底將陸續開始設備調試……短短一年多時間,這座現代化工廠已經初具規模。

“鯤鵬工廠與上海的‘龍工廠’相呼應,是我們集團在國內建設的最大規模高端膠黏劑生產基地。”漢高樂泰(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忠雪介紹,新工廠應用世界最先進生產工藝,產品可廣泛應用于新能源、航空航天、高鐵等領域。

從1987年落戶,解決了中國國產汽車漏油難題,作為山東首家世界500強企業,該公司與煙臺開發區共成長,在過去的37年間先后5次增資擴產。

跨國公司扎根煙臺開發區的例子不勝枚舉。

去年,煙臺阿姿誼襪業有限公司高端紡織項目開工。這是日本絲襪行業巨頭厚木株式會社在該區投資的第4家企業,達產后年產高端絲襪5100萬雙、棉襪1400萬雙。

“項目引入國際最先進生產設備,融合針織行業最前沿的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聚力打造厚木全球首個高端紡織產品生產基地。”厚木株式會社社長日光信二說。

回望40年發展歷程,煙臺開發區堅定不移以開放促進發展,在發展中擴大開放,逐步成長為全市、全省乃至全國對外開放高地。

持續攻堅招商引資“頭號工程”,煙臺開發區在1985年便引進首批14個國家級開發區第一家合資企業——亞東標準件有限公司。進入新世紀,搶抓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機遇,又連續引進上海通用、LG、富士康等重大外資項目,“十二五”后陸續招引萬華工業園、張裕國際葡萄酒城、現代汽車研發中心等高端優質項目,逐步壯大產業集群,構建產業發展格局。

爭取開放載體“稀缺資源”,繼獲批國家級開發區后,煙臺開發區先后爭取設立中韓(煙臺)產業園核心區、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煙臺黃渤海新區,推動保稅港區升級為綜合保稅區,為新一輪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創造了有利條件、提供了強力支撐。

目前,該區全方位搭建起內引外聯大平臺、互通互聯大門戶,吸引59個國家(地區)企業扎根落戶,累計引進外資項目2000余個、世界500強投資項目140個,外貿進出口總額約占全市1/2。

培育大貿易,請進來,還要走出去。2023年,煙臺開發區外貿企業達到900家,累計設立境外企業124家,擁有俄中托木斯克工貿合作區和中匈寶思德經貿合作區2個國家級境外合作園區,占全省一半。

創新強區

雨林式創新生態“枝繁葉茂”

科技是開發區的強盛之基,創新是開發區的鮮明底色。

40年來,煙臺開發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初步構建起“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平臺支撐、人才聚集、資本賦能、服務保障”的科技創新生態體系,逐步推動經濟由“開放驅動”主導的外向型增長轉向與“創新驅動”并駕的內生式發展。

今年7月,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萬華研究院院長華衛琦榮獲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這也是萬華第二次摘得省科技最高獎。

作為一家全球化運營的化工新材料公司,萬華化學始終把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繼2015年公司MDI產能站上世界第一之后,其持續創新使得公司不斷突破、穿越周期。從突破封鎖自主掌握MDI生產技術至今,萬華已經迭代到第七代技術,裝置單套產能達120萬噸/年,規模是國際同行的2倍以上,在本質安全、單耗能耗、產品質量等方面全面領先。

“目前,我們正在研發第八代MDI生產技術,通過系統能量集成和數字化、智能化手段,在不久的將來,將實現整體生產過程凈能量輸入小于0的重大突破。”華衛琦說。

在建區之初,煙臺開發區就把高新技術產業的引進、培育和發展壯大擺在重要位置。從早期提出“以實業為基礎、以科技為導向”,到啟動創新型開發區建設,目前已聚集全市3/10高新技術企業、1/2科創平臺,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368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274家,擁有合作院士30人、國家級重點人才170多人,人才總量突破22萬人。

科技與產業融合會產生強大動力。40年來,煙臺開發區的工業體系從單一逐漸走向完善,產業結構持續升級,每一步都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支撐。

生物醫藥產業的崛起就是最生動的注腳。榮昌生物制藥(煙臺)股份有限公司,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成長為全區生物醫藥產業的核心引擎,其研發的ADC藥物維迪西妥單抗、“泰它西普”填補國內外空白,靠的正是“十年磨一劍”的創新努力。

目前,煙臺開發區聚集榮昌制藥、東誠藥業、正海生物、先聲生物、雋秀生物等150多家生物醫藥健康企業,累計推出200多個國家批準上市藥物、150多個醫療器械,抗體藥物、重組蛋白質藥物等技術國內領先,生物膜、骨修復材料等產品在國內具有強大競爭優勢。

民生至上

現代濱海新城鑄就品質生活

“后沙旺地兒荒,十里不見幾個莊,黃沙從秋刮到春,提來咸水洗衣裳……”這首煙臺民間流傳的俗謠,是對40年前煙臺開發區的生動寫照。

從“幾個莊”到一座濱海新城,煙臺開發區常住人口達到45.9萬。

磁石般“吸引力”的背后,源自這里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的指針始終指向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看教育,從建區之初的4所村辦幼兒園和3所小學,發展到如今擁有1所研究生院、3所本科高校、2所專科學校、2所民辦國際學校、100多所幼兒園和中小學,高等教育、職業教育、民辦教育、基礎教育協同發展,義務教育入學率100%。

看醫療,全區醫療衛生機構由最初的唯一一所衛生室,發展為現今建成1家三級綜合醫院、2家專科三甲醫院、1家二級醫院、16家一級醫院,形成配套完善、功能互補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看就業,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健全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機制,全區就業總量35萬余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穩控在3.5%以內,構建起更公平更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入選山東省“就業環境友好型城市”“高校畢業生最具吸引力園區”。

看城市建設,建設天地廣場、福萊山市民文化公園、金沙灘公園、白銀河公園等10多處公園廣場,崛起城市展示中心、八角灣國際會展中心、產業文化中心等地標建筑,擁有煙臺金沙灘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全國美麗海灣”八角灣、張裕國際葡萄酒城等城市名片,打造天馬棧橋、旺角廊橋、時光塔、孤獨的鯨等網紅打卡地,建成萬達廣場、永旺夢樂城、萬行廣場等一批商業綜合體,擁有希爾頓、喜來登、萬豪、威斯汀等國際品牌酒店,城市高端大氣、精致舒美。

看文化生活,建成圖書館、文化館、檔案館、青少年宮等多個大型公共文化服務場館,建立覆蓋村(居)、鎮(街)、區三級文化事業服務體系,構建出“15分鐘便民生活圈”。

撫今追昔,意在登高望遠;知往鑒今,志在開辟未來。煙臺開發區40年的經濟社會發展成就,不僅是幾代人接續奮斗的生動詮釋,也是改革開放歷史性決策的具象體現。

立足新起點,奮進新時代,煙臺開發區將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作貢獻”的使命擔當,搶抓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機遇,堅持“產業立區、創新強區、開放興區”,在煙臺打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中走在前、當先鋒,在國家級開發區中趕超進位、奮勇爭先。

①開放之門

②艾迪精密工業機器人

③舞出幸福生活

④萬華全球研發中心及總部基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鑒寶直播何以成為“電子榨菜”,直播間的“文物”都靠譜嗎?

鑒寶直播何以成為“電子榨菜”,直播間的“文物”都靠譜嗎?

最近,“鑒寶直播”在網絡平臺上引起眾多觀眾的關注。“聽泉鑒寶”因其豐富的文物知識以及妙趣橫生的直播風格而走紅網絡,他在直播中頻頻拋...[詳細]
海報新聞 2024-10-20

煙臺大學創新發展大會暨高水平大學建設發展論壇舉行

膠東在線10月19日訊10月19日上午,煙臺大學創新發展大會暨高水平大學建設發展論壇在煙臺大學舉行。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江成,省教育廳廳長李...[詳細]
膠東在線 2024-10-19
好歹山東也是限量版

好歹山東也是限量版

[詳細]
山東衛視 2024-10-19

濟南市人民醫院舉辦第七期中青年醫(技)師“三基三嚴”培訓

日前,濟南市人民醫院在北院區門診五樓會議室舉辦第七期中青年醫師“三基三嚴”培訓班,全院中青年醫師、住培醫師及全科醫師共計150余人參...[詳細]
濟南發布客戶端 2024-10-19

大風預警!2024山東第一條秋褲預警已拉響

受北方強冷空氣影響,山東多地將體驗“換季式”降溫,讓大家冷到翻箱找秋褲。山東省氣象臺于10月19日06時00分繼續發布陸地大風藍色預警 預...[詳細]
舜網 2024-10-19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

  • 
    
    <object id="arwpy"><dfn id="arwpy"><ul id="arwpy"></ul></dfn></ob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