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6日訊 (山東經濟廣播實習記者原李慧子、顧震宇)
由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指導,山東廣播電視臺廣播經濟頻道策劃播出的【魯質鑄好品】融媒系列直播,聚焦16地市“共建共享好品山東”的經驗成果,東營專場介紹了入選第二批好品山東的地理標志產品黃河口大米的產業之路。產業鏈龍頭企業東營市一邦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營銷總監王密做客直播間,詳細解讀了黃河口土地的特點和優勢。點擊視頻,我們一起來看~
東營處于北緯37度的,被地理學家奉為神奇的緯度,是得天獨厚的黃金稻米產區,東營是黃河入海淤積的鹽堿灘涂種植環境,擁有共和國最年輕的土地,每年新增土地3-4萬畝,新生土地無污染,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孕育獨特優勢的堿地好大米。這里的黃河入海口具有獨特的暖溫帶季風氣候,180天的超長生長周期,膳食纖維、碳水化合物等物質得到充分合成轉化,這些都賦予黃河口大米更多天然醇香與甘甜。
東營市一邦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營銷總監王密接受山東臺主持人林楠專訪
在今年的7月26號,山東東營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所在的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被列為世界遺產名錄,成功晉級山東省的首個世界自然遺產,自然保護區便是我們黃河口大米的種植基地之一。經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檢測,食味值達到75分以上,超過日本越光、等稻米73分的標準。同時,黃河水在入海口與渤海交匯,形成了天然堿性土壤,鉀、鈉、鈣、鋅等礦物質含量高于普通大米10%以上,磷元素含量高出50%以上,在保護神經健康、心腦血管、骨骼發育等方面具有顯著的營養價值優勢。黃河口大米中抵抗人體衰老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比普通稻米高出27%以上,有效增強人體抗衰老能力和對常見疾病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