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日訊 (山東經濟廣播記者林柟 實習記者原李慧子)
【魯質鑄好品】融媒視頻直播煙臺專場來了!煙臺雙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國內粉絲和豌豆蛋白雙龍頭,做客山東臺直播間,帶來自身的質量品牌打造經驗和入選好品山東的當家產品。這家企業的前身是煙臺市招遠金嶺鎮的鎮辦集體企業——龍口粉絲加工總廠,從最初的虧損狀態到如今的行業“雙”龍頭,雙塔食品的發展經歷過哪些重要的轉折點?公司副總經理張樹成一一道來:
要說轉折點,注冊“雙塔”商標,這是前期曾經只是粉絲小作坊的雙胎成長起來的第一個轉折點。而這個企業能夠成就如今的輝煌和地位,成長為引領行業發展的冠軍企業,關鍵就是楊君敏董事長的到來。
1996年6月9日,楊君敏董事長臨危受命,走進這個瀕臨倒閉的小作坊,這個企業才迎來了重大轉折和發展的春天。當時,企業已經連續8年虧損,年產量只有200噸。工人大部分是來自周邊的農民,從農田到工廠,他們散漫的作風還沒有改變。楊董事長把鋪蓋放在了廠子里,連續四十多天不回家,實行一系列改革舉措來消除弊端,推行軍事化管理,廣招銷售、管理方面的人才,通過一番大刀闊斧的改革,當年實現扭虧為盈。自此,公司投資興建高標準的龍口粉絲科技示范區,配備粉絲行業最先進的設備設施,開啟了傳統粉絲作坊式生產走向工廠化生產的里程碑。這是第二個轉折點,依靠科學管理改變企業命運。
煙臺雙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張樹成在山東臺接受主持人林楠訪談
雙塔食品的第三個重大轉折點發生在2010年9月,公司成功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是國內第一家上市的粉絲企業。有了資金、規模、技術等方面綜合優勢,雙塔食品干事創業的底氣更足了,大家甩開膀子加油干,通過科技創新,研發新產品,全新布局新賽道,公司獨創的“1+N”循環經濟產業模式,為傳統龍口粉絲產業探索出了一條創新發展的新路子。
公司將粉絲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粉渣綜合利用,現已形成了“淀粉提取-粉絲生產加工-分離食用蛋白、提取食用纖維-植物蛋白肉-蛋白肽-廢水沼氣提純-粉渣發展食用菌-菌渣生產有機肥”的循環經濟產業鏈條,實現了一粒豆子真正實現“吃干榨凈”,開創了食品制造行業獨具特色的“雙塔模式”,領航全球“蛋白產業革命”。
企業先后榮獲國家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示范企業、國家綠色工廠、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等稱號,獲批山東省老字號、省制造業單項冠軍、省制造業高端品牌、入選“好品山東”等。
第四個轉折點是數字化的變革,公司率先在行業內實施全產業鏈數字化升級,從原料采購、生產加工過程,一直到產品的出廠,實現了整個過程的溯源,提高了產品品質、品牌影響力,“數智雙塔”展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公司還揭榜龍口粉絲行業產業大腦建設,將搭建運營中心作為龍口粉絲產業大腦的核心層,形成政府、行業、企業的數字化互動,提高產業資源協同配置效率。數據經過沉淀后,建立質量、成本以及價格等數據模型,全鏈條賦能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帶動產業集群企業快速完成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