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商報
2024-06-21 10:35:06
原標題:山東海洋集團打造綠色航運新樣板
來源:山東商報
原標題:山東海洋集團打造綠色航運新樣板
來源:山東商報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自然生態系統,6月8日,是第16個世界海洋日暨第17個全國海洋宣傳日。作為以現代海洋產業為核心主業的省屬國有企業,山東海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海洋集團)加快推動各產業板塊綠色低碳發展,為海洋環境綠色轉型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2023年,山東省海洋產業生產總值達17018.3億元,居全國第二位。15個海洋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9%,連續4年居全國首位。山東海洋集團在其中貢獻了重要力量,著力推動產業升級,不斷加快建設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在海洋強省建設中展現國企擔當。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張雨
技術創新提升生產力
在今年的港澳山東周上,山東海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海運)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山東海運與民生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公司開展船舶合作項目并簽署協議,還與明華國際航運有限公司(香港)簽訂2艘8.2萬載重噸干散貨船舶5年期期租租約。
工作中,山東海運把深入落實“雙碳”視為目標,在服務我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的道路上大步向前。在自身研發、交流合作等方面,山東海運集聚多種力量豐富技術。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了解到,山東海運積極推進應用甲醇雙燃料主機、智能風帆等創新技術的綠色船舶項目和“全球最新一代大型礦砂船智能光伏發電系統”實船示范項目。打造我國首制應用碳捕集系統的8.2萬噸新造散貨船,引領促進船舶動力低碳化、零碳化轉型。實施船舶能效升級改造,推廣應用艉部水動力組合等技術升級改造經驗,每年實現碳減排約1.8萬噸。箱式移動電源及運維系統在船在網運行,成為內河綠色智能運輸的標桿船型。
合作是企業走向前端的重要道路之一,山東海運在這條道路上同樣表現亮眼,獲頒中國船級社8.5萬噸氨燃料散貨船原則性認可證書,并與挪威船級社簽署數字化、脫碳戰略合作協議。鞏固與大連海事大學、上海海事大學等高等院校在綠色低碳領域的互動交流,實現產業優勢和專業優勢的協同提升。與相關方合作,開啟應用生物燃料減少遠洋運輸船舶碳足跡的成功實踐。
塑造及提升品牌價值,山東海運用矚目佳績展示了公司的競爭力。近日,新華社、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中國資產評估協會等聯合舉辦了“2024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發布”活動。山東海運從參加評價的1034個品牌中脫穎而出、成功上榜,品牌價值較上年提升13.79%。據悉,“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發布”已持續十一年,此次上榜,是對山東海運品牌實力的高度認可。
船閘單日通過量再創歷史新高
水運是我國重要的運輸方式之一,近年來,內河水運已成為區域協調發展、產業布局和對外開放的重要依托,為促進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發揮了重要作用。貫徹落實省政府要求,山東水運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水運)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為內河集裝箱和綠色動能船舶提供優先過閘服務。截至目前,各船閘已累計為4121艘次集裝箱船舶提供免費過閘服務,減免費用400余萬元。
記者了解到,致力于新一代船閘PLC智能控制系統的研發和推廣,開展多梯級船閘聯合調度,全面推廣后可降低35%的管理成本和10%的運行能耗,提升船閘運行效率30%。各港口在港區裝備大功率LED燈,推行船舶岸電服務,開展封閉大棚建設,不斷降低港區廢氣排放,提高港區環保作業標準。東平港與國電投公司開展屋頂光伏及充電樁建設項目合作,提高港口清潔能源使用率,推動我省內河港口綠色低碳轉型升級。微山船閘上游遠調站建成省內首家水運系統風光儲一體化離網電站,成功解決了船閘遠調站用電的難題。
在船閘通過量方面,山東水運屢傳佳績。近期,京杭運河棗莊段船閘單日通過量再創歷史新高。山東水運京杭運河棗莊段萬年閘船閘、臺兒莊船閘單日累計過閘船舶727艘次,通過量98.14萬噸。針對5月份過閘船舶不斷增多的實際情況,各船閘提前研判航道水位信息,科學編排船閘運行計劃,加強重點時段調度,落實重點設備“包機制”管理,保障了船舶安全高效過閘。船閘統計顯示,京杭運河棗莊段2024年累計貨運量過億噸,較去年同期增長5.07%。除此之外,在5月份,山東水運京杭運河濟寧段各船閘累計通過船舶1.98萬艘次,通過量2557萬噸,創單月歷史最好成績。
5月,山東水運“創客工廠”揭牌暨“船閘創新技術應用試驗平臺”啟動儀式舉行。“創客工廠”坐落于濟寧長溝船閘,是國內首個地上船閘運行全過程動作模擬教學實訓陣地,占地面積400余平方米,可實現船閘運行全流程動作模擬等功能。
記者了解到,“船閘創新技術應用試驗平臺”是創客工廠的核心組成部分,主要負責閘門開度檢測、無接觸式水位檢測等新技術應用,以及自動過閘控制系統研發等。“創客工廠”及“船閘創新技術應用試驗平臺”的建立,代表著山東水運在創新平臺搭建、優勢資源整合、技術人才培養等方面逐步完善,將對進一步強化創新實踐應用、加快創新成果轉化、提升職工技術技能水平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加快海洋清潔能源開發
在深耕綠色能源領域,山東海洋旗下的山東海洋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洋能源)可謂“沖鋒在前”。在清潔能源運輸領域,海洋能源共運營管理16艘超大型乙烷運輸船(含在建),乙烷運輸船隊規模約占全球運力的25%,位居世界第一。據了解,使用乙烷作為船舶動力燃料,能夠減少98%的硫化物排放、15%—20%的二氧化碳排放,同時還可降低75%的氮氧化物排放和顆粒排放物,在滿足最嚴格的排放要求的同時保持最佳的經濟性。
目前,海洋能源對已交付運營的超大型乙烷運輸船進行了照明燈具全面升級,升級為LED燈光后每艘船舶每年可降低35%耗電量,52噸燃油,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64噸,推動船舶綠色低碳轉型。
“碳”索生態海洋,“船”遞綠色能源,海洋能源也在海洋清潔能源開發、運輸領域走出屬于自己的道路。海洋能源運營海上風電安裝船“慧海壹號”輪,自交付以來,先后為山東、福建、浙江等海上風電場提供優質高效的風機安裝服務,為現代生活提供源源不斷的風力發電,讓綠色能源照亮千家萬戶,助推我國新舊動能轉換及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運營的氣體船隊運力規模達到503萬立方米,在建船舶全部交付運營后,每年可為全球運輸乙烷、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約1000萬噸。船隊積極采用雙燃料發動機作為船舶動力系統,能夠滿足國際規則最嚴格的排放要求。運營的超大型乙烷運輸船隊使用乙烷作為船舶動力燃料,能夠減少98%的硫化物排放、15—20%的二氧化碳排放,還可降低75%的氮氧化物排放和顆粒排放物,在為全球輸送清潔能源的同時,最大程度減少污染物排放,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充足的綠色動力。
在合作方面,山東海洋能源(新加坡)有限公司與交銀金融租賃有限責任公司于港澳山東周活動簽署1艘27萬立方米雙燃料動力液化天然氣運輸船經營性租賃項目,為卡塔爾能源公司提供長期LNG運輸服務。該項目船舶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LNG運輸船,可有效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綜合經濟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據悉,2022年以來,山東海洋能源所屬太平洋氣體船(香港)控股有限公司簽署13艘9.9萬立方米超大型乙烷運輸船,2艘在建乙烷運輸船順利交付運營,為海洋強國、海洋強省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