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新聞網
2024-06-20 17:28:06
原標題:青島:首航低空經濟萬億賽道
來源:青島財富圈
原標題:青島:首航低空經濟萬億賽道
來源:青島財富圈
6月17日,一架運載了1.3噸櫻桃的塞斯納飛機從青島慈航機場滑跑升空,經過3.5小時的飛行抵達北京,標志著青島北方區域首條低空物流航線測試工作順利啟動。
同日,中國電信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正式成立,發布了“低空領航者”行動計劃。聯盟將從技術發展、產業標準化、商業成果轉化等方面發力,鏈接各方優勢,助推低空經濟產業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全新引擎。
而此前一天的6月16日,小鵬匯天官方微信發布消息稱,小鵬匯天旅航者X2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完成首飛。
2024年,在政策推動下,疊加產業、資本共振,低空經濟以前所未有的趨勢,加速從政策、技術、規劃轉化為項目、產品和場景,成為國內經濟增長新引擎。
01、打造新引擎低空經濟發展加速
“低空經濟”是以各種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其相關產品包括無人機、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直升飛機、傳統固定翼飛機等,涉及居民消費和工業應用兩大場景,包含低空基礎設施、低空航空器制造、低空運營服務、低空飛行保障四部分。
當前,世界各國正采取多種舉措加快低空領域布局,借此引領城市空中交通革命。與運輸航空的快速發展相比,我國的通航產業,起步較晚、基礎較弱。
2021年2月,低空經濟寫入《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2023年底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在今年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到了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積極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
除頂層規劃之外,低空經濟領域的政策法規相繼出臺,《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這標志著我國無人機產業將進入“有法可依”的規范化發展新階段。
2024年3月27日,工信部等四部門聯合發布《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方案》提出,到2027年,我國通用航空裝備供給能力、產業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現代化通用航空基礎支撐體系基本建立,高效融合產業生態初步形成,通用航空公共服務裝備體系基本完善,以無人化、電動化、智能化為技術特征的新型通用航空裝備在城市空運、物流配送、應急救援等領域實現商業應用。
隨著政策的明朗,全國已有17個省市將低空經濟的相關內容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央地方政策共同發力,推動低空經濟加速發展。
02、布局新賽道政策產業資本共振
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誰能搶先布局低空經濟賽道,誰將在下一個十年的城市競爭中實現領跑。
《方案》提出,到2030年,國內通用航空裝備全面融入人民生產生活各領域,成為低空經濟增長的強大推動力,形成萬億級市場規模。而4月1日賽迪顧問對外發布《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預測的增速更快。預計到2026年,國內低空經濟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元,達到10644.6億元。
對于各地政府來說,低空經濟無疑是繼半導體、人工智能之后的又一重要產業機遇,江蘇、山東、四川、湖南等20多個省市政府密集出臺政策支持低空經濟發展和生態打造,搶抓低空經濟發展的機遇期。
廣東是國內發展低空經濟起步較早的省份之一。今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創新城市空運、應急救援、物流運輸等應用場景,加快建設低空無人感知產業體系。2月1日,《深圳經濟特區低空經濟產業促進條例》正式實施,成為全國首部關于低空經濟的地方專項法規。
此外,《北京市促進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提出,力爭通過三年時間,低空經濟相關企業數量突破5000家,在技術創新、標準政策、應用需求、安防反制等領域形成全國引領示范,帶動全市經濟增長超1000億元。《蘇州市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建成通航機場1-2個,垂直起降點200個以上。
中國民用航空局副局長韓鈞表示,低空經濟產業鏈條長,涵蓋航空器研發制造、低空飛行基礎設施建設運營、飛行服務保障等各產業;應用場景豐富,既包括傳統通用航空業態,又融合了以無人機為支撐的低空生產服務方式;在工業、農業、服務業等領域都有廣泛應用,對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具有重要作用,發展空間極為廣闊。
早在2020年,深圳、廣州等地已開始對低空經濟布局。億航智能、峰飛航空、時的科技等一批eVTOL初創企業在粵港澳大灣區尋求發展機遇。
從近3個月各地政府招投標項目來看,低空經濟訂單涉及整機及零部件、規劃設計、管理系統、運營等低空經濟的主要環節,產業趨勢落地節奏明顯超預期。
地方政府對低空經濟的資金和政策支持,為低空經濟健康發展形成一個個有力的催化節點,在政策產業資本共振下,低空經濟有望迎來拐點,進入發展元年。
03、帶動千億產值青島競逐低空經濟
基于良好的通用航空基礎設施,青島低空經濟規劃和起步較早,建成平度慈航等4個跑道通用機場和近200個直升機起降點,形成了較完整的通航產業體系。并在低空飛行器制造、低空運營服務、低空新型基礎設施等多個領域占據先機。
2022年,青島出臺了《關于支持航空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加大對通用航空產業的支持力度,圍繞“發展通航制造產業”等八個方面予以扶持,推動通用航空產業及低空經濟發展。
低空飛行器制造是低空經濟最熱門的賽道之一。近幾年,我市引育了直升機、固定翼飛機和無人機相關制造企業。直升機制造以空客H135直升機總裝線為龍頭,已集聚重點企業5家,年產值約3億元。固定翼飛機制造以萬豐鉆石DA50飛機制造項目為龍頭,目前擁有全球訂單近百架,已集聚重點企業16家,年產值約50億元。無人機制造產業以工業級大載重長航時無人機、軍用高速無人機及輕型航空發動機研發制造為主,重點引育了億航智能、遠度智能、歐森、瑞智飛控、中航智等無人機制造企業,已集聚重點企業12家,年產值約30億元。
低空經濟要想“飛”起來,還需要建立類似于地面路網的低空基礎設施和管理系統。2023年10月,青島市大數據局啟動“智慧低空”一體化共享平臺建設,率先制定國內第一個無人機全域統籌政務飛行服務目錄,建涵蓋城市管理、環境監測、交通執法、河湖巡查等城市治理場景應用的全域低空綜合服務能力。
為了讓大量的民用無人機有序飛行。目前,以云世紀“優凱飛行”的飛行計劃申報審批、飛行數據報送功能為基礎,青島正在打造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綜合服務平臺,實現空域管理、飛行服務、應急處置和協同服務。
為構建半島地區全空間無人物流體系,平度慈航機場聯合順豐,以慈航機場為物流集散中心,打造膠東、遼東半島環渤海灣低空物流運行圈。根據規劃,今年將開通至全國各地低空物流航線5條。
青島擁有完整的通航產業體系,強大海洋產業基礎,優越的旅游資源,得天獨厚的海域空間,先后獲批國家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全國首批低空空域改革試點城市、國家低空旅游示范區等低空經濟試點。
相關人士預測,如果能夠在政策引導、空域規劃、資金支持、技術攻關等方面加大力度,引育一批有競爭力的運營企業,構建低空經濟的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相關產業鏈的深度融合與快速協同發展,未來低空經濟有望帶動整個產業鏈創造千億產值。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