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客戶端
2024-06-18 10:24:06
原標題:中吉烏鐵路要來了!山東企業攻略新疆
來源:桔子財經
原標題:中吉烏鐵路要來了!山東企業攻略新疆
來源:桔子財經
記者 蔡宇丹 濟南報道
6月6日,中吉烏鐵路完成政府協議簽字儀式,歷經27年籌劃中吉烏鐵路即將開建。越來越多信號顯示,新疆開始挑大梁,在國家戰略版圖的位置前移。在這個中國向西開放的橋頭堡,山東這個沿海大省又有什么布局?
1.喀什機遇
中吉烏鐵路全長577公里,起點喀什。山東對口支援的疏勒、英吉沙、麥蓋提、岳普湖四縣,都位于喀什地區。
中吉烏鐵路通車后,身處中吉烏鐵路這條大動脈起點的喀什,有望迎來歷史性機遇。
從地圖上看,喀什到伊朗首都的距離,比喀什到蘭州短340公里;喀什到土耳其首都的距離,比喀什到上海短330公里。按照100公里/小時貨運速度計算,從喀什到安集延僅需5個小時。
這條聯通中國同中亞國家最短陸上通道一旦建成,將引發又一場資源大騰挪。
《中歐班列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規劃了一條從新疆出境的中歐班列“南線”。這條線路正是由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的吐爾尕特和喀什地區的伊爾克什坦口岸出境,與即將開建的中吉烏鐵路連接,通向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伊朗、土耳其等國,而后通達歐洲。
中吉烏鐵路建成后,走“南線”自東亞到中東和南歐,鐵路運距將較目前縮短約900公里,用時節省7至8天。
由于烏克蘭危機等國際因素影響,越來越多貨物正在向“南線”聚集。喀什的重要性進一步加強。
去年12月,新疆自貿區喀什片區揭牌一個月后,百譽農業培育的10萬支玫瑰花發往在吉爾吉斯斯坦奧什市的海外倉,這是新疆鮮切花首次出口,意味著喀什地區向周邊國家出口鮮花拉開序幕。
現在是出口鮮花,以后呢?臨近喀什的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缺的可不僅僅是鮮花。
去年山東省援疆工作指揮部在召開山東在疆重點農業企業懇談會上釋放出信息,當前新疆迎來重要發展機遇期,需要更多懂市場會經營、能夠搶抓機遇、富有開拓精神的山東企業家前來投資,農業領域的山東企業要當仁不讓,率先起到標桿示范作用。
2021年在喀什注冊公司,發展農業的百譽農業已嘗到甜頭。借助喀什的自貿區紅利,特色農產品從喀什出口可以做到“當天報關、當天出境、當天送達”。
這家企業就地取材,用戈壁石做墻,半年時間在英吉沙縣建成200多座高標準智能日光溫室大棚,大棚引入沙培種植技術和高效肥水回收循環利用技術,日耗水量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在戈壁大棚中種出了紅玫瑰、郁金香、蝴蝶蘭、生姜、西紅柿等花卉和作物。
現在,百譽農業正努力拓展中亞市場,2023年在吉爾吉斯斯坦建設規劃面積為7000平方米的海外倉庫,專門用于蔬菜、鮮花、水果出口。
2.不僅僅種麥子養龍蝦!五征集團的“大棋局”
在喀什麥蓋提縣,如今,搞出沙漠里種出麥子、養殖澳洲龍蝦“神話”的,正是以國產“三蹦子”火出海外的山東五征集團的大手筆。
今年6月,在喀什麥蓋提縣克孜勒阿瓦提鄉塔克拉瑪干沙漠西南邊緣,金燦燦的沙漠小麥正在收割,標志著中國面積最大的純沙漠麥田試種成功。
新疆五征農發公司通過技術創新,研發出一套適合沙漠的水肥管理及栽培模式,在沙漠中種出了小麥,畝產294公斤,達到一級小麥標準。
2011年,山東民企五征集團到新疆麥蓋提縣投資,建設了萬畝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麥蓋提縣有重度鹽堿地15萬畝,沙漠占總面積90%。五征集團在麥蓋提縣試種了1200畝小麥。如今,他們在麥蓋提總共流轉了5萬畝地用于棉花、小麥等的種植,還在沙漠里養殖成功了澳洲龍蝦。
這意味著,未來像烏茲別克斯坦這樣的內陸國,有一天或將吃上山東企業出產的“新疆海鮮”。
去年6月,五征集團董事長姜衛東在在京召開的“民營企業進邊疆”行動推進會上透露,十余年來,五征集團累計投入資金3.8億元,在麥蓋提縣流轉土地,推廣新技術20余項,開發新機械10余種,打造成集種植、機械配套農技推廣、旅游觀光于一體的現代化農業示范園區,耕、種、管、收全部機械化,每年訂單作業面積超過5萬畝。2023年4月,五征集團與麥蓋提縣簽訂國家級糧棉產業園建設框架協議,儼然已成喀什地區的“種糧大戶”。
但五征集團顯然在下一盤更大的棋。
從2015年起,新疆糧食產量開始上漲,2023年已實現8連產,這一年中國糧食增量的34.4%,糧食種植面積增量的六成以上,都出自新疆。
根據2002年測量數據,新疆沙漠、戈壁面積占中國沙漠、戈壁總面積的55.94%,是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積最大省份。隨著沙培種植、水肥管理技術提升,在糧食增量“挖潛”上,新疆可謂一騎絕塵。
2023年,新疆糧食產量首次突破2000萬噸大關,距離中國糧食主產區只有一步之遙,甚至可以做到“區內結余,供給國家”。
隨著新疆一步步變成“大國糧倉”,地域遼闊的新疆成為現代農業的發展典范,農機市場異常活躍。今年5月召開的第二十四屆新疆農業機械博覽會一共吸引了國內外886家企業參展,參展商數量比上屆增加80%,其中世界500強企業8家,展出8000余品農機產品,其中國產農機裝備超過80%。
2011年,五征在新疆開拓農業板塊,無疑走了一步漂亮的先手棋,但五征緊盯的目標并不僅僅是新疆。而早在2015年6月,姜衛東就在第三屆中國--中亞合作論壇上透露,中亞各國農業發展前景廣闊,尤其是旱作農業機械化市場前景巨大。五征集團已累計向土庫曼斯坦出口3000多臺(套)農業機械,叩開了中亞市場大門。
現在,這扇“大門”開得更大,交通也更方便了。機遇,總是給那些有準備的人。
3.水發在新疆當“種菜大戶”“棉花大戶”
今年5月,亞洲果蔬產業博覽會首次落地新疆,同樣釋放一個重要信號,隨著東部先進的蔬菜種植技術輸入,新疆果蔬產業正蓬勃興起,山東國企水發集團如今已成喀什地區的“種菜大戶”。
2018年,水發集團落子喀什,智能溫室大棚、育苗中心、發農校拔地而起。2023年,農業農村部公布首批178家國家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創建單位,新疆喀什(山東水發)現代蔬菜產業園是其中之一。
這個蔬菜產業園由水發農業集團投資,占地面積4711畝,由1座玻璃溫室大棚和1000座日光溫室大棚組成。水發不光砸下真金白銀,還將壽光的果蔬種植技術一并帶到喀什。現在,1000座日光溫室大棚有316座是企業與當地農民聯合種植的水果番茄,由企業給農戶提供種苗、傳授種植技術,統一收購銷售。
來自山東的“火種”一下點燃了疏勒設施農業的發展。喀什地區蔬菜自給率原本比較低,現在已成為新疆重要蔬菜種植基地,利用戈壁荒灘國有未利用地,喀什新建標準溫室7732座,溫室拱棚52.33萬座。
2023年,喀什地區種植蔬菜151.4萬畝,產量390萬噸,其中,疏勒縣蔬菜種植面積穩定在30萬畝左右,位居全疆縣區之首,產量位居喀什地區第一。
水發集團已與新疆多個地州建立戰略合作關系,今年3月與位于英吉沙的東風農場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園;在拜城擬投資2.7億元建3.8萬畝吊干杏種植基地,落地年產30萬噸檸檬酸綠色智能制造項目。
公開報道顯示,2017年到2021年短短4年,水發農業在新疆總資產已達到170億元,涵蓋多個農業板塊,還成了“種棉花大戶”,和新疆多家軋花廠合作,初步形成雙河、烏魯木齊、喀什、和田、阿克蘇、巴州六大棉花片區,輻射控制周邊棉花種植土地近200萬畝。
在新疆當“種菜大戶”、“種棉花大戶”,有沒有好前程?
2023年,霍爾果斯海關監管出口果蔬19.6萬噸,同比增長154.6%。今年1月以來,霍爾果斯最大農產品進出口企業金億國際每天出口水果蔬菜1500噸左右。包括山東壽光蔬菜也從這家貿易公司集散到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俄羅斯等國。去年,金億國際出口貿易額突破百億,今年計劃在阿拉木圖自建海外倉,進一步擴大進出口業務。
金億國際的快速擴張釋放一個信號,在新疆種菜,做中亞國家的“菜籃子”,大有可為。
4.中國重汽的風向標:投資霍爾果斯
新疆機遇吸引著山東企業。2023年,山東舉辦“絲綢之路新機遇”“山東企業抱團進疆”等招商推介活動24場,走訪對接企業680余家,簽約落地項目118個。
根據大眾日報報道,截至2023年12月,山東在新疆參與建設的南疆齊魯工業園、英吉沙工業園、泰岳工業園、麥蓋提工業園4個園區共落地企業1381家。“十四五”期間,山東加大投資新疆力度,計劃投資24個項目共324億元。
投資新疆的熱潮中,借這個“橋頭堡”一路向西才是更長遠的戰略布局。
2023年,中國與中亞五國貿易額達894億美元,同比增長27%;其中,中烏雙邊貿易額140.33億美元,同比增長44.9%;中吉雙邊貿易198.04億美元,同比增長28.8%;山東對中亞國家的出口2023年增長34.5%。
隨著國內市場競爭加劇,山東制造企業加速卷向海外,中亞是主要出海目的地。
去年5月20日,吉爾吉斯斯坦采購的1000輛中通客車首批車輛在山東聊城下線,吉爾吉斯斯坦總統扎帕羅夫在西安開完第5屆中國-中亞峰會后,親自到聊城參加下線儀式,在吉總統“提車”現場,山東重工董事長譚旭光親自“帶貨”,介紹山東重工的一系列產品。
深入到中通客車裝配車間考察的扎帕羅夫,這次聊城之行看到的筑路機械設備、工業機械設備,正是中亞市場上的熱銷產品。
這一屆中國-中亞峰會一個熱詞就是“修路”,從中哈第三條鐵路到中吉烏鐵路、中塔烏公路、跨里海運輸通道,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其中鐵路基建出現頻次最高。
扎帕羅夫曾說,吉爾吉斯斯坦需要中吉烏鐵路,就像需要“空氣和水”一樣。這句話溢出的“迫切性”,預示了中國企業的諸多機會。
吉爾吉斯斯坦面積19.99萬平方公里,相當于山東省面積的1.28倍,90%以上國土面積為山地,人口約700萬,相當于煙臺市人口。2022年,吉爾吉斯斯坦GDP約為139.87億美元,經濟體量與山東千億縣“守門員”壽光相當。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19年吉爾吉斯斯坦的城鎮化率為36.59%。
這組數據說明,吉爾吉斯斯坦現在急需解決的,是發展問題,這也是中亞五國的共同問題,從中通客車這1000臺大單一見端倪。
這批客車將解決比什凱克市交通問題。比什凱克市市長艾米爾別克·阿布德卡德羅夫說,這是吉爾吉斯斯坦2023年規模最大的民生項目。
比什凱克的公交系統,現在正在進行一場清潔能源革命,這1000臺天然氣公交車就是用來替換原有的燃油公交車。
中國重汽也在尋找機會。
公開報道顯示,中國重汽僅在中亞五國的服務站點就達到300多家,比兩年前增加了50%。
2023年2月,中國重汽、新疆安拓(集團)與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市)簽約,中國重汽不光要在霍爾果斯建銷售中心,提升車輛出口數量,還要落地零部件制造,引導產業鏈企業落地霍爾果斯,打造霍爾果斯汽車制造產業園。
對于常年位居重卡出口第一的中國重汽來說,投資霍爾果斯無疑是個風向標。
霍爾果斯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汽車出口陸路口岸。據央視新聞報道,2023年新疆各口岸出口商品車56.8萬輛,同比增長407.6%,其中霍爾果斯占到一半以上。據吉爾吉斯斯坦國家統計委員會統計,2023年吉爾吉斯斯坦從中國進口7.9萬輛汽車,同比增長近45倍。
中國產能卷向中亞,山東企業加緊布局新疆,就像當年改革開放初期一樣,全國最有眼光的企業都在搶抓蛇口機遇。
現在,搶抓新疆機遇的火熱中,山東兩大國企山東高速和山東港口成為開路先鋒。
5.搶占“橋頭堡”!山東高速山東港口成開路先鋒
隨著新疆在國家戰略版圖位置前移,烏魯木齊這個“亞洲心臟”,成為東部大省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山東高速和山東港口這兩大“先遣支隊”在新疆四處搭建網絡,鏈接中亞,構建糧食走廊、油氣走廊、機電產品出口走廊……
2019年,山東港口在烏魯木齊設內陸港。2022年4月,山東港口在新疆的首列原油專列從新疆輪臺發運,行駛3578公里抵達東營。2024年5月,山東港口與新疆商貿物流集團簽訂協議,攜手新疆“天山號”開展海鐵聯運。
2022年6月,山東高速物流集團、上合示范區、十二師三方簽署協議,總投資36億元,在烏魯木齊共建物流產業園,打造中歐班列(齊魯號)新疆集結中心,2023年又在阿拉木圖設集結中心。
山東中歐班列西向貿易,主要運往中亞、歐洲,承擔海爾、重汽、玲瓏等很多省內重點企業的原材料、產成品國際運輸需求,本省貨源占比達到70%以上。
2023年首趟“魯疆班列”,就是從喀什出發,5天后抵達4700公里外的臨沂。依托這對班列,喀什往山東運硼鎂礦、棉籽蛋白、面粉等農副工業產品,山東往喀什運五金、小百貨、建筑材料等。棉籽蛋白是山東企業急需的養殖飼料原材料,而喀什面粉因為蛋白質含量高、香味濃郁,在山東市場深受歡迎。
“魯疆班列”東邊鏈接點之一臨沂,是中國北方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未來,“魯疆班列”和中吉烏鐵路鏈接,由于運距縮短,將大大便利山東企業和中東、南歐經貿往來。
現在,玲瓏輪胎塞爾維亞工廠所需的模具及原材料,通過中歐班列從青島上合示范區多式聯運中心發出,抵達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中吉烏鐵路建成,改走南線將大大縮短貨運時間。
俗話說,鐵路一響,黃金萬兩。
中吉烏鐵路開建,直切刺激新疆鋼鐵、水泥市場。5月15日,喀鋼集團高爐重啟,這個停產9年的百萬噸級鋼廠正在火熱復產中,其前身就是山鋼集團萊蕪鋼鐵新疆有限公司建設的。
當年,山東轉變思路,變“輸血”為“造血”,進行產業援疆。現在,“喀什機遇”近在眼前。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