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濰坊新聞網
2024-04-26 11:02:04
原標題:青島深度開發“深藍”寶藏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青島深度開發“深藍”寶藏
來源:經濟日報
通過攻克高磷脂含量南極磷蝦油高端制劑技術,逢時(青島)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成為南極磷蝦開發利用的第一梯隊。如今,公司正在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合作,共建南極磷蝦高值利用與質量檢測聯合研發中心,探索南極磷蝦功能活性物質挖掘利用及其他海洋生物高值化產品開發。
近年來,青島涉海企業、科研院所通過科技創新深度開發“深藍”寶藏,挖掘新賽道、創造新模式,引領海洋產業邁向價值鏈高端,讓“藍色動能”更加強勁有力。2023年,青島實現海洋生產總值5300億元,分別占山東省海洋生產總值和青島市生產總值約30%。
青島國信集團通過科技創新創造出了養殖新模式。青島國信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董韶光介紹,通過整合專業領域科研力量集智攻關,公司突破了船載艙養、水體交換等六大關鍵技術,打造了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養殖密度比傳統方式提高4倍至6倍,養殖周期縮短三分之一。
依靠科技創新,傳統企業挖掘新賽道。青島瑯琊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通過與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合作,對微藻類進行深加工,生產藻油DHA、蛋白粉等產品,小球藻加工領域國內市場占有率約30%。
依靠科技創新,無效資源變廢為寶。每到夏天,青島滸苔泛濫,打撈處置是城市的痛點。青島海大生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滸苔等藻類資源為原料,通過生物酶解技術制備水溶性海藻多糖,可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提高動物免疫力和抗逆性。公司董事長單俊偉說,現在公司每年生產的滸苔資源化利用直接產品產值達6億元。
依靠科技創新,提升產業附加值。中國工程院院士薛長湖告訴記者,過去,我國海洋水產品以傳統加工方式為主,蛋白質、糖類及脂質資源的利用率低。由青島海洋食品營養與健康創新研究院牽頭,突破系列關鍵性技術,形成了涵蓋營養食品、健康食品、醫用材料和細胞工程用生物材料的高附加值魷魚生物資源加工與綜合利用技術體系,將促進我國海洋食品及海洋保健食品加工產業高質量發展。
經多年發展,青島在海洋領域實現3個“第一”:擁有涉海兩院院士23人,涉海院士數量位居全國第一;聚集嶗山實驗室、國家深海基地等一批“國字號”涉海科研院所、高校,海洋高端平臺數量位居全國第一;攻克組織工程級海藻酸鈉產業化等一批海洋核心技術,海洋領域國際領跑技術位居全國第一。
青島市海洋發展局局長孟慶勝表示,將進一步強化海洋功能和特色,通過技術突破推動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推動產業深度轉型升級,邁向價值鏈高端。
記者:劉 成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