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舜網
2024-04-25 17:25:04
原標題:涵蓋文物資源232處!“文潤海岱 游讀齊魯”山東省十大文物主題游徑重磅發布
來源:舜網
原標題:涵蓋文物資源232處!“文潤海岱 游讀齊魯”山東省十大文物主題游徑重磅發布
來源:舜網
4月25日上午,文物主題游徑建設工作交流會在臨沂沂州賓館召開。會上發布了“文潤海岱 游讀齊魯”山東省十大文物主題游徑。
文物主題游徑,是以不可移動文物為主干,以特定主題為主線,有機關聯、串珠成鏈,集中展示專題歷史文化的文化遺產旅游線路。本次發布的山東省十大文物主題游徑,根據文物類型、價值特色和分布狀況,以10個主題將齊魯大地重要文物資源統籌聚合,生動展現海岱文化、齊魯文化、紅色文化、黃河文化、海洋文化交相輝映、融合發展的燦爛圖景。
“文潤海岱 游讀齊魯”山東省十大文物主題游徑跨越16市、73個縣(市、區),涵蓋文物資源232處,包括185處不可移動文物、6家考古遺址公園,27家博物館紀念館、53個A級以上景區。分別為:“禮運東方”海岱考古文物主題游徑,“斯文在茲”儒家文物主題游徑,“千年長城”齊長城文物主題游徑,“流動史詩”大運河文物主題游徑,“大河印記”黃河文物主題游徑,“沂蒙精神”革命文物主題游徑,“營造齊魯”古建筑文物主題游徑,“翰墨石韻”名碑名刻文物主題游徑,“海不揚波”海防文物主題游徑,“百年膠濟”膠濟鐵路文物主題游徑。
山東是中華文明重要發祥地、儒家文化發源地、沂蒙精神誕生地,歷史文化悠久,文物資源豐厚,建設文物主題游徑、深化文旅融合,具有良好基礎和廣闊空間。“十大文物主題游徑,讓游客穿越時空,探源文明,觸摸歷史,對話圣賢,感知新時代的脈動,是山東推動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出新出彩、賦能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新名片’。”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省文物局局長王磊在會上表示。
附:“文潤海岱 游讀齊魯”山東省十大文物主題游徑具體介紹
一、“禮運東方”海岱考古文物主題游徑
“海岱蘊齊魯,冠帶系中華。”
以山東為中心的海岱地區,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發展格局中的重要區域。新時代,山東擦亮“海岱考古”品牌,累計25項榮獲“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6項遺址考古入選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禮運東方”海岱考古文物主題游徑,聯接大汶口、城子崖、魯國故城、齊國故城等14處遺址公園、大遺址和考古博物館,讓游客聆聽文明聲音,看見“何以中國”,體悟中華文化,在歷史中凝聚邁向未來的力量。
二、“斯文在茲”儒家文物主題游徑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孔子創立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貫古通今。山東是孔子故鄉,有儒家文物110多處,數量位居全國首位。
“斯文在茲”儒家文物主題游徑,以儒家思想的產生、傳承、發展為脈絡,將濟寧、泰安、淄博等市30處儒家文物串珠成鏈,打造“禮樂尋根”“齊魯圣跡”“洙泗流韻”三大游徑線路板塊,讓游客感悟博大深邃的儒家思想,體驗一脈相承的中華文明。
三、“千年長城”齊長城文物主題游徑
千年齊長城,綿亙通古今。
齊長城修筑于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現存有準確遺跡可考、保存狀況較好、年代最早的古代長城,見證了齊魯大地的滄桑巨變。
“千年長城”齊長城文物主題游徑,在山海之間,串聯起廣里村起點、青石關、黃島月季山段等23處齊長城點段,打造橫亙齊魯大地的文化體驗廊道,全面彰顯齊長城的偉岸滄桑、齊魯文化的獨特魅力。
四、“流動史詩”大運河文物主題游徑
“運河轉漕達都京,策馬春風堤上行”。
大運河山東段流淌千年,南北通衢,文化匯融,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有水工遺產108處,8個河段、15處遺產點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流動史詩”大運河文物主題游徑,串聯大運河山東段5市13處文保單位、遺址和博物館,尋跡千年運河之美,探尋文化運河古韻,品鑒遺產之河、生態之河。
五、“大河印記”黃河文物主題游徑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黃河在山東曾三次改道,自1855年改道以來,流經菏澤等9市,在東營墾利區入海。山東黃河流域有省級以上文保單位1130處,水利、農業遺產126處。
“大河印記”黃河文物主題游徑,聯接沿河18處文保單位、博物館和傳統村落,穿越黃河堌堆遺址群、東平湖三河六岸、濟南百里黃河遺產帶和入海口,沿著黃河遇見海,感受母親河的雄渾壯美,體驗黃河文化的豐厚底蘊。
六、“沂蒙精神”革命文物主題游徑
“巍巍蒙山高,親親沂水長。”
山東是革命老區,革命文物數量居全國前列,有不可移動文物1040處,革命博物館、紀念館67家,93個縣(市、區)入選國家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沂蒙精神”革命文物主題游徑,聯接沂蒙革命片區的21處革命舊址、紀念館,踏尋紅色足跡,重溫革命歷史,弘揚沂蒙精神,激發人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七、“營造齊魯”古建筑文物主題游徑
風華絕代,古建之美。
山東是魯班故里,古建筑文物總量達6658處。我國現存最早的石筑房屋孝堂山郭氏墓石祠、亭閣式石塔四門塔,曲阜、泰山古建筑群,古剎名塔靈巖寺,氣勢恢宏的光岳樓等,集中國建筑文化之大成,巧奪天工,熠熠生輝。
“營造齊魯”古建筑文物主題游徑,將30余處古建筑名勝串珠成鏈,讓游客漫步其中,感受歷史的厚重,領略中國傳統建筑的魅力和智慧。
八、“翰墨石韻”名碑名刻文物主題游徑
豐碑如林,青石雋永。
山東碑刻石刻文物富集,有203通(方)入選全國首批戰國至清代名碑名刻,數量居全國第二,有“天下漢碑半山東”的美譽。
“翰墨石韻”名碑名刻文物主題游徑,聯接濟寧、泰安、棗莊等10市21處碑刻、石刻、摩崖等文物,品讀石墨精華,緬懷書圣風骨,體悟中華文明發展的信息脈動。
九、“海不揚波”海防文物主題游徑
千里鉅防,營衛海疆。
山東歷來是重要的海上門戶,留下了眾多海防遺存,有遺址556處,數量居全國首位。
“海不揚波”海防文物主題游徑,聯接蓬萊水城、甲午戰爭博物館、煙臺奇山所、即墨雄崖所、日照嵐山安東衛城等30余處海防遺址、博物館,不僅是海防歷史的見證,更是海洋文化的載體,充分彰顯了中華民族的骨風氣節、海洋情懷。
十、“百年膠濟”膠濟鐵路文物主題游徑
承載歷史,更連接未來。
膠濟鐵路是中國最早的鐵路之一,見證了山東通商興埠、五四運動、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歷史進程,留下眾多工業文化遺產。
“百年膠濟”膠濟鐵路文物主題游徑,將濟南、青島鐵路博物館,黃臺、坊子、高密德式建筑群等14處文保單位、舊址連點成線,讓游客沉浸式體驗膠濟鐵路的歷史文化和獨特魅力。
(大眾日報·大眾新聞客戶端記者 王鶴穎 紀偉)
原標題:涵蓋文物資源232處!“文潤海岱 游讀齊魯”山東省十大文物主題游徑重磅發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