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新聞網
2024-04-20 14:04:04
原標題:市長出任“鏈長”,青島這一產業透露發展新思路
來源:青報觀象山
原標題:市長出任“鏈長”,青島這一產業透露發展新思路
來源:青報觀象山
一座城市可以沒有某些制造產業,但無法拒絕工業化進程。同樣,一座城市可以放棄某些風口產業,但不能缺席人工智能時代。
19日上午,人工智能產業鏈發展工作座談會召開,對加快推動我市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進行安排部署。市委副書記、市長、人工智能產業鏈鏈長趙豪志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上,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匯報了有關工作情況,11位行業專家、企業家及協會代表圍繞青島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進行交流發言,提出意見建議。
大模型的快速發展讓AI的底層能力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由此將人工智能帶入了發展的新階段。人工智能產業自身發展將迎來新一輪爆發,同時也將推動千行百業加速重構。
當前,青島正處于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和新興產業加快壯大的發展關鍵期。推動人工智能產業加快發展,既有利于推動青島制造業加快向智能化轉型,也將助推更多新產業、新技術加快培育,以此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01
重新認識AI
AI在科技圈不是新詞。但進入大模型時代,AI需要被重新認識。
與絕大多數新興技術不同,人工智能被認為是新一輪科技革命中具有顛覆性意義的基礎性技術。不過,在大模型到來之前,AI仍處于弱人工智能階段,用來完成特定領域內的特定任務,這種特征并不明顯。隨著大模型逐步成熟,AI步入強人工智能時代,系統開始能夠像人類一樣進行全面思考、決策和學習。比如,視頻大模型能夠理解文字語義,然后形成基本符合物理世界邏輯的視頻。
這意味著AI將徹底改變物理世界與虛擬世界的交互方式,進而改變各行各業的運行方式。人工智能的“iPhone時刻”已然開啟。
今年以來,全國上下圍繞人工智能開展的一系列部署和布局,足以印證這一點。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這是“人工智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城市間的新一輪產業競速已悄然開啟。龍年春節后,杭州召開的“新年第一會”上兩次提及Sora大模型,明確表示要搶抓這一輪人工智能發展新機遇。北京早在去年就接連發布多個文件,部署未來AI產業發展。上海在徐匯區打造了全國首個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
2024年,青島升級“鏈長制”,市四大班子主要領導擔任鏈長“掛帥出征”。其中,人工智能產業鏈鏈長由市委副書記、市長趙豪志出任。
青島市人工智能計算中心。
3月以來,趙豪志先是率隊赴北京走訪考察人工智能科創機構和企業,與有關負責人就深化交流合作、推進項目落地等進行對接洽談,后又至嶗山區、高新區調研青島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情況,走訪一批人工智能企業,足見青島對發展人工智能產業的重視。
02
產業版圖日漸壯大
發力新一輪AI發展,青島已經擁有一定的基礎。自2019年獲批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以來,青島始終聚力產業布局、夯實產業底座,規劃建設2918畝青島市人工智能產業園,率先出臺全國首個市、區一體化支持人工智能園區發展政策,連續三年統籌5.3億元財政資金支持園區發展,帶動產業資源加速集聚。2023年,青島人工智能產業營業額達到684.4億元,同比增長34%,擁有人工智能企業500余家。
在智能家電、智能制造、智能硬件等領域,青島已形成一定先發優勢。海爾發布智慧家庭領域首個垂直模型HomeGPT,覆蓋衣食住娛以及健康全場景,帶來真正的智慧便捷生活。海信自研星海電視大模型,突破傳統指令式語言對話瓶頸,通過跨場景任務規劃,達到“真人助理”式自然對話交互。國家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項目實現突破,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融合、智慧家庭智能交互2個項目順利驗收,沉浸影音開發融合應用1個項目新獲批建設。
青島市人工智能產業園一隅。
一批細分領域“專精特新”人工智能企業扎根青島。“AI+制造”第一股創新奇智,已經為包括青島在內的全國930家企業進行AI賦能。以薩推動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技術在各類智慧城市場景中深度應用,打造了國內首款面向公共安全、智慧交通等領域的專業級垂域大模型。致力于搭建計算機視覺算法領域App Store的極視角,目前商城已上架1200余種算法,覆蓋超過100多個行業領域的應用場景,并于今年啟動上市。
當前,算力已經成為影響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青島以算力建設作為優化產業生態的重要抓手,在去年投用了山東省首個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之后,又相繼布局了中國移動智算中心、“海之心”智算中心和大有智算中心,加快構建通算、智算、超算一體化算力體系。前不久,中國移動智算中心(青島)正式投用,成為目前全省規模最大的智算中心。
可以說,青島借勢不斷完善的專業園區和產業生態,持續平衡和提升著人工智能產業結構。
03
因地制宜,精準發力
中國信通院發布的《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2023年)》測算,2023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場收入同比增長約20%,到2026年,全球市場規模將達8941億美元。作為未來全球經濟確定性較高的領域之一,人工智能產業在大模型的引領下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青島要抓住此輪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新機遇,就一定要找準優勢特色,將既有產業基礎與前沿產業趨勢結合起來,以“人工智能+”塑造起發展新優勢。
新一輪人工智能發展是以大模型的商業化落地應用為重要標志的,而從目前的技術發展階段來看,通用大模型并不能“包打天下”,垂直行業大模型將是人工智能產業重要的潛力領域。因此,人工智能與其他行業領域在高度互動下迭代演進將是人工智能產業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的重要發展方向。
青島產業基礎深厚、特色鮮明,在智能家電、軌道交通裝備、高端化工、新能源汽車以及海洋經濟等領域比較優勢明顯,擁有一批創新力強的龍頭企業和高能級行業創新平臺,擁有在這些領域率先突破的條件。
創新奇智是在港交所上市的中國“AI+制造”第一股。
會議強調,要將垂直領域大模型作為突破重點,抓緊海洋領域大模型建設布局,支持智能家電、軌道交通、地鐵等領域大模型加快發展。要適度超前、科學有序布局算力基礎設施,強化算力資源統籌調度,降低算力使用成本,更好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提供算力支撐。要加強高質量數據要素供給,做好全市公共數據資源的統一運營管理,完善數據交易體系,加大對數據服務企業的培育。要結合青島基礎和條件,加快推動人形機器人、工業軟件開發、智能終端制造等相關產業發展。
立足當下,共創未來。以AI為支點,青島將開啟區域經濟發展新紀元。
作者|孫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