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新聞網
2024-01-30 17:18:01
原標題:青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8500家
來源:青島早報
原標題:青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8500家
來源:青島早報
一汽大眾青島即墨基地車間。資料圖片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4年,青島要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深化創新型企業梯次培育,高新技術企業達到8500家,新增專精特新企業300家以上。新創建2家以上全國重點實驗室、推廣應用企業創新產品100項以上、推動優勢產業鏈總規模突破1萬億元……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爭創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區。
【劃重點】
報告摘登:進一步擦亮“青島制造”品牌
增強產業創新能力。支持企業研發能力建設,實現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支持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國家高端智能家電創新中心、國家虛擬現實創新中心(青島)參與標志性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深化創新型企業梯次培育,高新技術企業達到8500家,新增專精特新企業300家以上。新創建2家以上全國重點實驗室。
鞏固提升優勢產業。推動智能家電、軌道交通裝備、新能源汽車、高端化工、海洋裝備、食品飲料、紡織服裝等優勢產業鏈總規模突破1萬億元,加快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和世界一流企業。推動海爾卡奧斯工業互聯網生態園加快形成全系列智能家電生產能力,持續提升海信超高清電視全球市場占有率。推動國家鐵路裝備綜合試驗基地落地建設。實現新能源整車產量倍增,加快智能網聯汽車項目布局,建成鵬輝儲能電池項目一期。在董家口規劃建設大型高端石化產業基地。推動青島啤酒總產量突破千萬千升大關。深入實施“青島優品”工程,進一步擦亮“青島制造”品牌。
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大力推進集成電路、新型顯示、虛擬現實、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等新興產業集群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增長15%以上。提高新興產業專業園區建設水平,優化產業扶持政策,完善公共服務平臺,營造一流產業發展生態。
加快布局未來產業。積極搶占基因與細胞、量子信息、未來網絡、空天技術等產業新賽道,創建未來產業先導區。實施未來技術大科學工程,積極開展前瞻性技術研發攻關。新增20家以上場景應用實驗室。規劃建設未來產業加速園。支持國有企業投資未來產業。
做優做強現代服務業。積極發展現代金融、現代物流、科技服務、商務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促進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達到6400億元以上。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進一步提高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比重和普惠型小微企業信用貸款占比,實施優質企業上市培育專項行動。
【要干啥】
專家解讀:堅定不移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青島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吳凈
工業化是現代化的引擎。新型工業化之“新”,突出體現在科學技術的先進性上。縱觀世界工業化進程,科技創新始終是引領工業化的關鍵因素,是產業系統演化的本質特征和核心動力。當前,青島正加快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著力強化科技創新的引領支撐地位,全力在創新驅動發展上增創新優勢,已經成為“共識”。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在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上奮力爭先。
吳凈認為,青島科技綜合實力強,創新生態、產業韌性、營商環境優勢明顯,在新產業、新業態、新領域、新賽道上取得了較好發展成效,為創新驅動的加速突破提供了堅實基礎和廣闊空間。按照部署,青島將創新驅動貫穿新型工業化全過程,充分發揮創新的引領支撐作用和乘數效應,全力塑造以創新為核心的系統性競爭優勢,努力在創新全鏈條上高速進位,以新型工業化發展的新成效不斷夯實中國式現代化青島新篇章的物質基礎和產業支撐,為全市奮力在現代化強省建設中打頭陣當先鋒提供重要力量。吳凈提出四點建議:
第一、優化高效能創新網絡。強化以國家(重點)實驗室為引領,省市(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大科學裝置、重大研發平臺、產業創新平臺等協同共進的戰略科技力量,深化科研機構、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企業的科研合作,推進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技術創新融通發展,釋放青島在國家科技創新布局和全球創新網絡中的關鍵節點價值效應。
第二、大力發展數字經濟。以“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為主線,加快制造業、服務業、農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強化“源頭創新—成果轉化—產品開發—場景應用”全鏈條培育,建設新技術新產品中試基地和應用測試空間,加快培育數字醫療、生物大數據、數字孿生城市、在線新經濟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第三、培育高水平創新企業。堅持引進與培育相結合,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引領全球行業技術發展。支持行業龍頭企業平臺化、鏈主化發展,推動大企業積極開放創新鏈、供應鏈資源,促使產業鏈上中下游及大中小企業在設計研發、生產制造、市場開拓、品牌建設等領域深度融合發展,帶動和支持創新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為重要創新策源地。
第四、深化跨區域創新合作體系。圍繞量子信息、工業互聯網、海工裝備、MEMS、現代種業等領域,推動一批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聯合布局,在創新合作模式、招商引資、品牌輸出、產業轉移等方面加強銜接合作,逐步建立政府、市場、社會共同參與的跨區域創新合作體系,引領帶動濟青科創智造廊帶建設。用好青島自貿片區等重大開放創新平臺優勢,持續深化創新研發合作,積極吸引海外知名大學、研發機構、跨國公司在青設立全球性或區域性研發中心,為創新集群注入更加強勁的國際創新動能。
【怎么干】
代表委員說:制定全市工業設計發展戰略
■市政協委員 劉志勇
工業設計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對于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關鍵作用,是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重要資源。“青島工業基礎雄厚,產業門類齊全,享有‘品牌之都’的美譽?!笔姓f委員、民進青島市委會秘書長劉志勇表示,加快促進工業設計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將成為提升城市品牌形象、賦能青島市社會經濟全面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引擎。
“深圳作為國內首個以工業設計為主的‘設計之都’,建設經驗值得學習借鑒。”劉志勇呼吁,青島借鑒先進城市做法,盡快編制《青島市工業設計發展專項規劃》,強化對工業設計發展的超前規劃,制定全市工業設計發展戰略。結合青島聚力發展“七大優勢產業、十大新興產業和七大未來產業”,圍繞重點產業,以點帶面,推動全市工業設計產業協同創新高質量發展。
“此外,圍繞青島市優勢產業,支持在核心區域設立市級工業設計研究院,爭創國家級工業設計研究院,為青島市工業設計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同時為眾多中小微工業設計企業完善金融扶持體系,提供多樣化的融資渠道?!眲⒅居陆ㄗh,由市屬國企平臺成立投資公司,拓寬工業設計產業融資渠道,促進更多資本關注和支持工業設計產業發展。
本版撰稿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鄒忠昊 劉世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