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舜網
2024-01-15 20:21:01
原標題:三條新高鐵開始規劃研究,魯豫兩省打造省際毗鄰地區合作發展新樣板
來源:舜網
原標題:三條新高鐵開始規劃研究,魯豫兩省打造省際毗鄰地區合作發展新樣板
來源:舜網
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魯豫兩省又出新舉措。近日,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魯豫毗鄰地區合作發展實施方案》(下文簡稱《方案》),旨在縱深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深化魯豫毗鄰地區交流合作。
魯豫兩省此次明確了毗鄰地區合作發展的實施范圍,包括山東省聊城市、菏澤市全域以及梁山縣、東平縣,河南省開封市、商丘市、濮陽市全域以及長垣市,面積4.54萬平方公里。黃河干支流流經的東明縣、菏澤市牡丹區、鄄城縣、鄆城縣、梁山縣、東平縣、陽谷縣、莘縣,蘭考縣、長垣市、濮陽縣、范縣、臺前縣,以及黃河故道沿線曹縣、單縣、虞城縣、商丘市梁園區、民權縣為核心區,面積2.16萬平方公里。
可以說,此《方案》基本囊括了魯豫所有毗鄰地區。其實施范圍之廣,顯示出兩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向更高水平邁進的魄力和擔當。
區域協調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近年來,魯豫兩省積極探索區域協調發展的路徑,著力推動體制機制創新、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暢通融合產業鏈供應鏈等,成效明顯。
比如此前簽訂的《黃河流域(豫魯段)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在全國率先建立了黃河流域的省際橫向生態補償機制,為深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提供了示范樣板。再聚焦2023年年底實現全線貫通的濟鄭高鐵,不僅拉近了濟鄭兩城之間的時空距離,更是推動了河南省的中原城市群與山東省的半島城市群之間的緊密合作,再造交通樞紐優勢的同時重塑經濟版圖。
可以說,魯豫兩省協同協作步伐不斷加快,各地區發展動能不斷釋放,區域經濟呈現出活力足和長期向好的態勢。眼下,這一協同協作優勢將進一步裂變成長。
閃電新聞記者梳理發現,《方案》從9項重點方面提出28項合作任務,涵蓋了合力保障黃河長久安瀾、共建生態保護治理示范帶、協同推進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強化產業協調聯動、共同打造鄉村振興樣板、攜手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共享高品質公共服務、創新區域合作體制機制的方方面面、各領域各環節,為魯豫毗鄰地區合作發展標明了具體路徑。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在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強化產業協調聯動上,著墨頗多。
《方案》提出將加快推進日蘭高鐵河南段、京雄商高鐵魯豫段建設,開展濮陽至菏澤、菏澤至徐州、菏澤至新鄉等高鐵線路規劃研究。同時,鄄城至蘭考等高速公路,高唐至臺前、臨清至濮陽等高速公路,濮陽至菏澤大宗商品鐵路專用線等前期工作也將提上日程。
同時,將爭創魯豫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共同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區域創新中心;鼓勵菏澤、聊城、濮陽等市化工、新材料等產業聯動發展,打造高端化工產業集群;支持東明縣、濮陽縣探索開展“雙向飛地”“共管園區”建設模式,支持菏澤學院與河南大學濮陽工學院深化職業教育合作,共建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等等。
如果說扎根在魯豫兩省的產業聯動“火種”靜待燎原之機,那么《方案》的推出無疑是最強助燃力。
種子一旦播下,就會蓬勃生長。魯豫兩省聯合印發的這個《方案》,無論是在產業結構的協同發展、區域經濟的協同合作,還是生態環境的協同保護上,都堅持以系統觀念來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質量邁進。《方案》提出,到2030年,魯豫兩省合作關系更加緊密,合作領域更加寬廣,合作機制更加完善,服務黃河重大國家戰略的聯動示范效應明顯提升,打造成為省際毗鄰地區合作發展新樣板。
外界看來,省域間毗鄰地區合作發展的“山河模式”正破土而出。
原標題:三條新高鐵開始規劃研究,魯豫兩省打造省際毗鄰地區合作發展新樣板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