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商報
2024-01-08 10:56:01
原標題:濟南跨黃“新年第一隧”貫通
來源:山東商報
原標題:濟南跨黃“新年第一隧”貫通
來源:山東商報
作為“萬里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濟濼路隧道向起步區腹地的延伸,近日,濟南黃河濟濼路北延工程西線隧道順利貫通,標志著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交通主動脈建設取得重要進展,更為超大直徑盾構隧道穿越大中型水庫積累了寶貴經驗。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了解到,濟南建成、再建以及規劃的通道未來將達到30多處,目前有三個項目加快建設,三個項目即將開工,支撐南北連接、新老互促融合發展,加密黃河橋隧布局。
◎文/圖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白鑫燚
工程雙線均穿越鵲山水庫
6日上午,隨著“黃河號”盾構機刀盤破洞而出,順利抵達接收工作井,由濟南城市建設集團投資建設、中鐵十四局施工的濟南黃河濟濼路北延工程西線隧道率先貫通。
濟南黃河濟濼路北延工程起自濟濼路隧道敞開段,終點至國道308線,全長4383米,設計為公軌合建雙洞隧道,上層為雙向六車道公路,下層預留了軌道交通空間,是濟南市目前規劃在建的跨黃河通道之一。
在活動現場,據中鐵十四局項目負責人杜昌言介紹,該項目以盾構隧道方式下穿邯濟鐵路、鵲山水庫,盾構段長2045米,管片外徑15.2米,盾構機刀盤開挖直徑15.76米,為目前國內在建最大直徑公軌合建隧道。
值得關注的是,從濟濼路穿黃北延隧道工程路線圖可以看到,兩臺盾構機自鵲山水庫下穿越而過。鵲山水庫承擔著濟南市40%的居民用水,且沒有替代性水源。“鵲山水庫修建之前,原始地貌為村莊和田地,水庫內可能存在村用機井,但因時間久遠而無法確定具體位置。”杜昌言告訴記者,這個工程具有深基坑、淺覆土、大直徑、長距離、高風險等特點。
“目前,超大直徑盾構穿越中大型水庫在國內尚無先例,尤其是長距離穿越。盾構機掘進過程中,一旦未知水井出現在斷面內,很有可能引起盾構機前倉與水庫連通,造成庫水滲漏和環境污染。”杜昌言說,項目部前期組織蛙人對掘進線路上的水域進行了細致摸排,用半個月的時間確定了機井位置。
此后,也多次組織召開施工方案專家評審會,并研制出“隔水帷幕”為水庫底部套上“保護罩”,有效保障土體穩定。加密水質監測頻次,確保掘進過程零污染、零排放、零滲漏,最終保障項目順利實施。
兩臺“地下蛟龍”雙雙升級
全長4383米的濟濼路穿黃北延隧道,是2021年建成通車的“萬里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濟濼路隧道向起步區腹地延伸的又一條國內在建最大直徑公軌合建隧道。
值得關注的是,承擔濟濼路穿黃北延隧道建設的項目團隊正是來自于“萬里黃河第一隧”,而項目東、西兩線的兩臺盾構機“黃河號”“泰山號”也又一次“涅槃”。
“濟南黃河濟濼路北延隧道工程先后需要4次穿越大堤和長達1550米的水域,相較于黃河隧道建設時期,施工難度并不小。”據中鐵十四局項目總工程師王超介紹,作為“萬里黃河第一隧”的北延工程,相距不遠的兩座隧道直徑、建設方案基本一致,穿越地層都是粉質黏土、局部夾雜鈣質結核。結合曾經穿黃隧道施工經驗,先對“黃河號”“泰山號”盾構機進行針對性改造。
作為盾構機的“牙齒”,對盾構機刀盤進行適應性配置,增加38把焊接式先行刀,并對刀具高度進行提高,可以更加有效應對當前穿越地層。此外,盾構機還增加了聯通管路螺旋防堵系統,有效防止倉內聯通管因底部堆積造成的壓力不穩定,并能保證聯通管始終處于通路,進而使掌子面保持穩定。
“實踐證明,升級后的兩臺盾構機,有效適應了黃河流域特有的粉質黏土地層,工效提升了20%,最高日進尺18米,最高月進尺332米,成型隧道不滲不漏,內實外美。”王超告訴記者,目前,西線隧道“黃河號”盾構機順利出洞,東線隧道“泰山號”盾構機也已安全穿越鵲山水庫及兩岸大堤,地面沉降控制在1厘米以內,遠高于行業2厘米沉降控制標準,為該項目雙線貫通打下了堅實基礎。
【點擊】
3個項目爭取盡快開工
濟南黃河濟濼路北延隧道工程是深入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的重要交通工程,也是連通濟南市主城區和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的重要紐帶。
該工程建成后,將進一步優化黃河兩岸交通布局,有力服務城市空間拓展,推動濟南“攜河北跨”戰略的實施。未來,市民從濟南城市副中心到主城區,駕車10分鐘左右可達。
作為環渤海經濟區和京滬經濟軸上的重要交匯點,以及黃河流域唯一沿海省份的省會,濟南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記者梳理發現,濟南目前擁有16座跨黃橋隧,包括鐵路橋、高速路橋、市政路(快速路)橋以及公鐵(公軌)兩用橋等多種形式。未來,濟南建成、再建以及規劃的通道可達到30多處,中心城區范圍內跨黃通道有20多處,平均2.5公里1處。
而在大河之畔,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正進入“成形起勢”的關鍵時期。據《濟南起步區城市副中心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起步區將構建跨河聯動、南北一網的交通體系。2024年共謀劃實施交通類項目18個,總投資463.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84.4億元,力爭5個項目年內竣工。
其中,跨河通道方面,規劃跨河通道由18處加密至21處,進一步強化示范區與濟南主城區交通聯系。目前濟樂高速南延黃河大橋、濟南黃河濟濼路隧道、濟南黃河鳳凰大橋已經建成通車,濟濼路穿黃北延隧道、濟南黃河大橋復線橋、濟南軌道交通7號線一期等3個項目正加快施工,黃崗路穿黃隧道、奧體西路穿黃隧道、鵲山橋3個項目加快推進,爭取盡快開工,不斷“加密”的跨河通道真正讓城市擁河發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