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
2024-01-05 08:42:01
原標題:多元破解擴消費痛點,有效激發青島消費潛能
來源:青島日報
原標題:多元破解擴消費痛點,有效激發青島消費潛能
來源:青島日報
李光全
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進一步推動經濟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難和挑戰,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風險隱患仍然較多,國內大循環存在堵點,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對于青島而言,有效需求不足的致因和消費提升的難點在于城市輻射能力不夠強、消費政策環境有待優化等。要破解當前面臨的消費難題,需要提升消費層次、保持消費持續增長、增大即期消費、穩定消費預期。
增強城市輻射能力,擴大外來消費增量
針對青島本地消費能力外溢問題比較突出和財政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對本地消費貢獻能力弱化問題,今后擴大消費和實施消費投資的主要方向應該是著力延伸中心城市消費輻射半徑,擴大外來消費增量。加快推進青島中央商務區、金家嶺金融區、青島創新創業活力區、青島海洋活力區和青島藍谷CBD的重點項目建設速度,以全市一盤棋的思維謀劃各大區域之間的差異化發展,在上述區域重點探索國際化、標準化、市場化的投資軟環境和一流的基礎設施硬環境,積極引進國內外和省內外的總部及其分支機構,放大新載體空間對優質產業、優質人才的吸引和吸納力,持續增加外來優質人口,不斷擴大青島中高收入的消費群體、消費規模。圍繞城市消費奢侈品中心在沿海城市逐步集聚化、中心化的趨勢,在青島奧帆中心、青島國際郵輪港區和鳳凰島旅游度假區等引進歐美日韓知名商業企業與青島本地企業合資,在青島集中布局。加快會展基礎設施建設和會展品牌培育,不斷提升青島國際啤酒節、青島國際海洋節、電博會、軟博會、青島時裝周等主要會展的品牌影響力,加快培育時尚購物展以及化工建材產品、農副產品、名特商品等品牌展會,擴大外來消費增量。
改善消費宏觀環境,保障消費持續增長
加大對新興服務行業的扶持和培育力度,在信貸政策上給予支持,設立消費金融公司,擴大消費信貸規模。加強對產品流通體系的監管,規范市場秩序,提高食品安全醫療衛生等關系民生的行業準入標準,加大對假冒偽劣、商業欺詐行為的懲處力度,引入競爭機制,形成合理的定價體系,努力營造健康、安全的消費環境。大力開展放心消費創建活動,以消費投訴的快捷高效處理,搭建起快速響應的消費者維權體系,加大消費者維權宣傳力度,全面塑造消費者放心滿意的優質消費環境。特別是要發揮青島地方名優產品數量多、知名度大的優勢,支持骨干優勢產業、優勢企業、優勢產品走出青島、走出山東、走向世界,全力打造有特色和國際競爭力的“青島好品”品牌。同時,借鑒先進地區經驗,不斷提高地方品牌在青島重點建設項目中的物資采購比例,用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產生的投資需求,拉動青島相關產業加快發展。此外,探索建立物資采購信息的宣傳和公示機制,及時形成市場需求主體與市場供給主體的信息對接和聯系協調,為青島企業參與重點工程物資供給創造良好的環境。
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增強即期消費能力
將提高居民收入作為青島落實收入倍增計劃、擴大內需三年行動計劃的關鍵舉措。政府要積極推進產業結構升級和居民工作技能提升,實現產業工人和居民在更高層次、更大附加值產業的就業和價值獲取。
第一,繼續抓好擴大城鎮就業工作。結合青島市工業項目外遷,提升縣域工業化進程和人口集聚化進程,推動農民就地市民化。鼓勵農民創新創業,積極依托本地優勢產品培育優勢企業、發展優勢產業,尤其是關注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實現農民以創業帶動就業、以穩定就業實現收入穩定增長的目的。同時,在本地吸納就業能力有限和潛力不足的情況下,探索開展免費就業技能培訓服務、再就業援助、政府購買培訓成果等公共就業服務,不斷擴大技能型勞務輸入,實現短期內較快結業、增加收入,長期也可以達成技能型勞務人口返鄉創業的最終目標。
第二,通過產業轉型、政策創新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推動農業領域加快產業化進程步伐,不斷延伸農業產業鏈、技術鏈和創新鏈,以“三鏈”融合加速農業內部產業升級和農業產業融合。尤其要關注農工商龍頭企業、農副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的培育壯大,發揮龍頭企業或農業產業鏈“鏈主”企業的整合、帶動功能,以更好擴大農副產品加工規模,不斷增大市場份額,持續提高農民收入。支持城市中大型商業企業與重點農村區域開展深度合作或直接聯營,面向市場開發綠色、有機、無公害的優質化、品牌化農產品,以訂單農業、休閑農業、特色農業、生態農業等新形式,創造農業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結合小城市試點、中心鎮改革和新型農村社區的特色產業園區建設,布局發展非農產業,培育地方特色支柱產業,增加農民非農收入,增強小城鎮非農產業對農民的定向集聚和吸納能力。
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穩定居民消費預期
將提升居民社會保障水平作為改善民生工作的重要內容,消除居民生產生活的后顧之憂,增加居民生產生活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方面,不斷健全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抓好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擴大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等社會保險群體的覆蓋范圍,提高覆蓋標準,努力提高農民和城鎮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和消費能力。重點關注城鎮個體工商戶、城鎮登記失業靈活就業人員、進城務工人員和特困人群的教育、公共衛生、文化體育、社會醫療保障等公共服務產品短缺和質量不高問題,降低公共服務產品消費價格,提高城鄉居民消費水平和生活質量。
另一方面,不斷優化收入分配格局,率先建立“首次分配講效率、二次分配講公平、三次分配講奉獻”的科學分配模式,形成收入上“控高、壯中、兜底”的改善路徑。居民收入狀況整體改善是建立健全擴大消費長效機制和挖掘消費潛力的重要前提,也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筑牢發展安全底線、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求的重要體現。要樹立公平與可持續的發展理念,以此為基礎建立和完善擴大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
(作者單位:青島市委黨校)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