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導報
2023-11-29 20:02:11
原標題:青濟煙三強恒強 聊城進位最大
來源:經濟導報
原標題:青濟煙三強恒強 聊城進位最大
來源:經濟導報
從百強榜單來看,山東有13個城市入圍,成績十分亮眼,說明了山東制造業有較強的基礎和優勢。排行榜名次與大家平時對于城市的觀感基本一致,最強的城市是青島
◆導報記者 王雅潔
見習記者 楊佳琪 濟南報道
先進制造產業“先行”,山東各城市加速破局。日前,賽迪顧問先進制造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23先進制造業百強市研究報告》顯示,山東13個城市上榜“2023先進制造業百強市”。
“從百強榜單來看,山東有13個城市入圍,成績十分亮眼,說明了山東制造業有較強的基礎和優勢。”11月29日,山東財經大學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董彥嶺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排行榜名次與大家平時對于城市的觀感基本一致,最強的城市是青島。其中,煙臺名次進步較快,其制造業基礎比較雄厚,像萬華化學這樣的大型企業對城市制造業發展具有支撐作用。董彥嶺表示,要從自己的基礎和優勢出發,把先進的元素融入產業里面,向科技含量高、新型制造業轉型。
那么這13個城市為何能上榜?先進制造業底色如何?經濟導報記者觀察上榜城市先進制造業現狀及布局,以期看清山東各城市經濟“成色”。
濟南四大主導產業
規模已達1.4萬億元
從全國來看,頭部城市之間圍繞先進制造業領域的激烈競爭愈發凸顯。“強者恒強”態勢顯著,深圳、蘇州、廣州依舊位列榜單前三。從山東來看,青島躋身榜單前十,進入全國前二十的還有濟南。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青島已是連續三年位居該榜單第七位。青島率先提出打造現代產業先行城市,在今年進一步明確先進制造業強市“行軍圖”,印發《青島市先進制造業強市行動計劃(2023—2025年)》。
青島高技術制造業正持續較快增長。根據青島市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1至10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比前三季度加快0.2個百分點。同期,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9.0%,比前三季度加快3.1個百分點;快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3.1個百分點,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0個百分點。
同為先進制造業“第一軍團”的濟南,正全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精品鋼與先進材料、生物醫藥與大健康四大主導產業規模已達1.4萬億元。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至10月,濟南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9%,拉動規上工業增長1.8個百分點。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供應加速,1-10月共生產邏輯芯片4200萬塊,服務器56.2萬臺,光伏電池達到去年同期的10倍,高溫合金產量同比增長10.2%。
濰坊制造業
占GDP比重31.9%
位列“2023先進制造業百強市”第23位的煙臺,與上一年相比,前進6位。
近年來,煙臺把先進制造業作為立市之本、強市之基,重點實施“9+N”制造業集聚培育工程和16條重點產業鏈鏈長制,實施企業倍增計劃。值得注意的是,煙臺所追求的企業倍增不僅是規模和效益的倍增,更是科研實力、核心競爭力、市場占有率等內涵式的倍增。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煙臺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6%,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數7.6和4.5個百分點。
從制造業起步,以民營經濟、實體經濟見長,是濰坊富民強市的奧秘所在。濰坊在“2023先進制造業百強市”中位列第35位,那么這座城市有著怎樣的工業基因?
制造業占GDP的比重在濰坊達到了31.9%,有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19家,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123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932家。濰坊產業集群發展優勢尤為明顯。2022年,濰坊市動力裝備集群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屬山東省唯一。
百強榜單排名第46位的威海,從千億級打印機產業鏈,到碳纖維“龍頭”,以及醫療器械“威海造”,威海的先進制造業強市優勢已躍然紙上。
今年2月,威海印發實施《關于支持先進制造業強市建設的若干政策》,以圖加快建設先進制造業強市步伐。
臨沂工業投資增長21.5%
居全省第4位
臨沂、淄博在“2023先進制造業百強市”中分別位列第54位和第55位。在地處沂蒙山區的臨沂,正深入實施“先進工業強市”戰略,追逐數字化浪潮,智能制造已成為這片紅色土地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動力,推動產業技術變革和優化升級。
最新數據顯示,1至10月,臨沂4059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長12.2%,增速居全省第5位;工業投資增長21.5%,居全省第4位。
產業智能化綠色化水平提升方面,1至10月,臨沂共實施500萬元以上工業技改項目1218個,技改投資增幅17.2%,高于全省3個百分點。綠色化技改項目124個,占比10.2%。
從傳統工業強市,到新型工業化強市,淄博瞄準了先進制造業。對于加快打造先進制造業強市,今年淄博從六個方面進行了重點部署。面對傳統優勢產業,淄博著力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在實施“四強”產業攀登計劃方面,淄博提出,推動新材料、新醫藥、智能裝備、電子信息“四強”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如今,“四強”產業早已占據淄博工業“半壁江山”。
來自淄博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38個行業大類中有22個行業增加值實現正增長,增長面達57.9%,比上半年提高5.3個百分點。新興產業規模持續壯大,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1%,比上半年提高2.3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11%,同比提高0.9個百分點。
排在“2023先進制造業百強市”中第62位、第64位的分別是德州、濱州。
德州市大力實施先進制造業強市“十大行動”,強化重大項目要素保障,130個市級重點技改項目和113個省技改導向目錄項目,均超時序完成投資進度。同時積極構建新型能源體系,截至9月底,德州全市新能源裝機781.2萬千瓦,新能源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達到47.7%,居全省第1位。
今年濱州印發實施《濱州市制造強市三年攻堅行動計劃(2023-2025)》,聚力實施產業鏈集群發展、主導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等11大專項行動。同時,還印發《濱州市先進制造業“2023突破提升年”工作方案》提出,全年高端鋁、精細化工、智能紡織、食品加工產業集群營收分別達到4300億元、2300億元、1800億元、1950億元。
據了解,今年以來,濱州助力全市1075家企業、229個項目、6個產業集群、5家工業園區獲得50多項政策、3.35億元資金支持。
菏澤“四新”經濟
投資同比增長8.9%
石化、橡膠輪胎、石油裝備等產業優勢突出的東營,在此次榜單中位列第69位。近年來東營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發展目標,圍繞鏈條經濟、數字經濟、產業生態實施改革創新,不斷推動傳統產業提檔升級。最新數據顯示,1至10月份,東營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6%,分別高于全國、全省8.5、5.7個百分點,居全省第2位。
昔日“煤城”濟寧以第74位現身“2023先進制造業百強市”榜單。實際上,一度面臨著傳統產業轉型期陣痛的濟寧,正以空前的力度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力圖實現轉型突圍。
去年7月,寧德時代落子濟寧引發關注。目前,寧德時代在濟寧布局的五大產業板塊全速推進。隨著一批引領性、支撐性重大項目的落地,濟寧先進制造業“聚鏈成群”,以新能源汽車制造為代表的產業呈現加快發展、全面起勢的勢頭。
菏澤、聊城在榜單中分列第80位和第85位。那么,這兩座城市的先進制造業的“量”與“質”如何呢?
前三季度,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402億元;主要經濟指標中,7項增幅居全省第一位……這是菏澤最新公布的經濟運行“成績單”。圍繞“231”特色產業提速發展,菏澤著力打造優勢產業集群,入選省“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和領軍企業累計分別達到11個和15家。目前,菏澤“四新”經濟投資同比增長8.9%,高于全部投資增速0.4個百分點,拉動全部投資增長4.3個百分點。
與上一年相比,聊城是山東入選城市中進位最大的,前進了8個位次。那么,聊城有哪些經驗?那便是聚力工業經濟“頭號工程”持續攻堅突破。
今年以來,聊城靶向施策,穩定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統籌抓好制造經濟、數字經濟、民營經濟“三個經濟”,堅定不移推進制造業強市建設。最新數據顯示,前三季度,聊城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0%,分別高于全國、全省5.0、1.9個百分點;工業企業產品產量增長面63.0%,較1-8月提高2.2個百分點。其中,客車、工業機器人、減速機、中空玻璃、合成纖維、電解銅等高端化、綠色化產品產量增速均在兩位數以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