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膠東在線
2023-11-17 09:03:11
原標題:煙臺市召開不動產登記領域便民利企創新做法及成效新聞發布會
來源:煙臺日報
原標題:煙臺市召開不動產登記領域便民利企創新做法及成效新聞發布會
來源:煙臺日報
膠東在線11月16日訊(記者 楊春娜 楊健)一本小小的不動產證,牽動著千家萬戶的心。11月15日上午,煙臺市新聞辦公室召開不動產登記領域便民利企創新做法及成效新聞發布會。記者了解到,我市不動產登記領域改革創新近年來不斷提速擴容,持續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間、減成本,推出全市通辦、全省通辦、跨省聯辦,實現掌上辦、就近辦、隨時辦和立等可取即時辦。
今年以來,全市不動產登記業務量累計41萬筆,1小時辦結率達到96.97%。全市企業間轉移登記辦理3643筆,91%的業務在45分鐘內辦結。
過戶不重復跑腿 材料只交一次
煙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增貴介紹,我市通過搭建“煙易登”智慧不動產登記平臺,推進不動產登記“極簡辦”、“云上辦”、“全鏈辦”和“全時辦”。
目前,我市不動產登記系統與稅務核稅系統并聯審批,不動產登記工作人員前臺統一收件,稅務后臺核稅,一人受理,一窗辦理,即時辦結。不動產登記窗口延伸到1120家售樓處、294家銀行網點以及公證、法院、公積金中心等,群眾在網點辦理涉不動產登記業務時,無需再跑不動產登記大廳。
我市在全省率先推行不動產單元代碼共享應用,以不動產單元代碼,縱向串聯供地、規劃、施工、驗收、稅收等事項,通過政務服務網,群眾在辦理二手房轉移,企業辦理首次登記等業務時,共享獲取各環節審批材料,無需重復提交。在全省率先推出“全市通辦”“全市通查”等功能,通過借助省“一網通辦”平臺、愛山東APP、市不動產登記微信公眾號、交房云辦證等網絡平臺,企業和群眾可以隨時隨地發起預約、申請、查詢等業務,有效滿足了群眾異地辦理、房產查詢等辦事需求。
此外,針對住房促消費相關舉措,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對不動產登記查詢功能進行了優化升級,在實現“全市通查”的基礎上,又新增了申請人名下“未成年子女”的查詢功能,市民需要以家庭為單位開具全市房屋證明時,不必再帶戶口本等到窗口查詢。
為方便二手房過戶,煙臺在全省率先推出同一銀行的“轉移+抵押權變更”“轉移+順位抵押”和跨行的“雙預告+預告轉本”“轉移+順位抵押”4種模式,極大緩解了傳統模式下籌措“過橋資金”的難題。打破了過去單一“帶押過戶”必須走公證或必須走預告的局限,減少了費用成本和手續資料,更好地滿足了群眾需求。
45分鐘完成登記全流程
劉增貴介紹,我市在企業不動產登記業務環節上持續壓縮材料和辦理時限,最大限度讓企業少跑腿,提升辦結效率,全面實現即時辦結發證、實行企業承諾“容缺受理”,建立企業跟蹤服務制度。
煙臺在全省率先推出“4個1+45”服務模式,企業辦理不動產登記轉移業務時,可以“在一個窗口、與一人互動、交一套材料、全程一個環節、最多45分鐘”完成登記全流程,實現即時辦結發證。企業申請不動產登記時,對能夠通過共享獲得的材料,無需企業提供;在缺少非關鍵性申請材料的情況下,登記機構先行容缺受理,申請人在承諾期限內、登簿前補齊相關材料即可。對企業申請不動產登記落實專人服務及跟蹤辦理流程,由窗口工作人員“幫辦、代辦、全程協辦”,一對一跟蹤至業務辦結,做到全程跟蹤、實時監督。
市自然資源和不動產登記中心主任于振海介紹,今年,市自然資源和不動產登記中心推出了“律師云查詢”服務,律師實現足不出戶、24小時申請查詢不動產登記信息。今年3月,我市還推出遺產管理人引入不動產非公證繼承登記制度,出臺了專門針對繼承登記的容缺受理和告知承諾制,“對被繼承人、繼承人死亡證明或死亡時間、親屬關系、婚姻關系等證明材料,申請人已窮盡調查手段仍無法獲取的;或已窮盡取證手段,各項材料仍然存在記載不一致的,由遺產管理人和全體繼承人做出書面承諾并愿意承擔法律責任后,不再提交上述相關材料”。這一舉措,可以有效解決了非公證繼承業務中的難題,極大方便辦事群眾。
“交房即辦證”杜絕“辦證難”
因歷史原因導致城鎮居民住宅“辦證難”問題,是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劉增貴介紹,繼2019-2021年化解了500多個“辦證難”住宅小區后,今年來,累計又有300多個符合化解范圍的問題項目啟動不動產登記。
為解決“辦證難”,市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分類施策,推出證繳分離、單體驗收、現狀驗收、商品房消費者認定等舉措,并堅守群眾合法權益有保障、國有資產不流失、違法行為受處罰、不突破小產權房“四條底線”,指導各區市政府壓實責任,加快推進。
為從根本上杜絕“辦證難”新增問題,我市相關部門推出“交房即辦證”,將取得竣工綜合驗收備案證明作為商品房交付的必要條件,切實從源頭上防范新的矛盾和問題發生。
昆崳山、五龍河都有了“戶口本”
發布會上,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馬超介紹,三年來,我市已開展了8條河流和2個自然保護地的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工作,其中五龍河作為煙臺第一長河,今年在全省率先完成了確權登簿,全面理順了五龍河流域所有權狀況,摸清了五龍河流域的各類自然資源家底。同時,配合省廳在全國首批、全省首個完成昆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資源確權登簿;并配合開展了煙臺市范圍內的28個自然保護地、6條河流、300余個礦區的省級自然資源確權。
通過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工作,我市將具有重要生態價值的各類自然資源作為登記客體在國土空間上精準落地,清晰界定了生態空間內各類自然資源資產產權主體,劃清了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之間,全民所有和不同層級政府行使所有權之間,不同集體所有者之間,不同類型自然資源之間“四個邊界”,為自然資源有效監管、嚴格保護和所有者權益行使提供了產權支撐。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