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時報
2023-11-08 16:37:11
原標題:網上山東
來源:濟南時報
原標題:網上山東
來源:濟南時報
日前,山東省政府印發《山東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2023-2035年)》,對我省綜合交通網布局、結構、規模進行系統謀劃。圖為拍攝于10月10日的京臺高速濟泰段。 濟南時報·新黃河客戶端記者王鋒 攝
到2035年形成“一軸兩廊十通道”交通網主骨架,全省綜合立體交通網實體線網布局總規模達5.06萬公里以上,省會、膠東、魯南經濟圈建成“濟青兩心輻射,臨棗濟菏一帶相連”一體化交通網……日前,山東省政府印發《山東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2023-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對我省綜合交通網布局、結構、規模進行系統謀劃。
加快推進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和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
根據《規劃》,山東將加快推進交通基礎設施通道集約、線網優化、樞紐互聯,構建能力充分、覆蓋廣泛、結構合理、便捷順暢、銜接高效、綠色集約、智能先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加快推進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和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為“走在前、開新局”,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山東實踐,全面建成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當好開路先鋒。
《規劃》提出,立足全面建成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大局,統籌考慮人口分布、國土空間、產業布局、對外開放等發展要求,有效支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區域重大發展戰略實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建設人民滿意的綜合立體交通網,有效支撐個性化、多樣化出行和新業態、新模式發展需求,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
統籌區域協同發展、城鄉融合發展、陸海聯動發展,統籌全省城鎮化建設、客貨運輸服務等需求側要求和國土空間、資源稟賦等供給側條件,統籌各運輸方式發展規模、結構和建設節奏,適度超前謀劃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適度擴大有效投資,兼顧優質增量供給和存量資源優化,提升綜合交通運輸整體效率。
加強與京津冀地區、長三角地區、粵港澳大灣區等交通基礎設施網絡互聯互通
《規劃》提到,提高交通網覆蓋范圍和區域連通水平,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加強與京津冀地區、長三角地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雄安新區、黃河流域中上游地區交通基礎設施網絡互聯互通。強化樞紐節點銜接效能,推動各種運輸方式集約整合,加快城市內外交通系統協調融合,提升設施網絡化和運輸服務一體化水平。
推動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網聯化發展,提升交通運輸智慧發展水平。強化土地、水域、岸線、空域等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加快推進交通綠色低碳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兼顧經濟發展、風險防控和國防需求,全面提升交通基礎設施本質安全水平。
到2035年山東將形成高效率的“一軸兩廊十通道”交通網主骨架
按照《規劃》目標,到2035年,山東將建成能力充分、覆蓋廣泛、結構合理、便捷順暢、銜接高效、綠色集約、智能先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形成高效率的“一軸兩廊十通道”交通網主骨架,建成以軌道網、公路網為主干,內河水運網為補充,沿海港口群、機場群比較優勢充分發揮,綜合交通樞紐高效銜接的“三網兩群一體系”,有力支撐“123”客運通達網(省會、膠東、魯南三大經濟圈內1小時通達,省內各地2小時通達,全國主要城市3小時通達)和“123”物流網(省內1天送達、國內2天送達、國際主要城市3天送達),山東省作為東北亞乃至“一帶一路”的綜合交通樞紐作用更加顯著。
全省綜合立體交通網實體線網布局總規模達到5.06萬公里以上
《規劃》提出,全省綜合立體交通網實體線網布局總規模達到5.06萬公里以上。鐵路網12500公里以上,其中高速(城際)鐵路6500公里以上,普速鐵路6000公里以上;干線公路網35000公里以上,其中高速公路15000公里以上(含研究線位約3000公里),普通國省道20000公里以上;內河航道3100公里以上;沿海主要港口3個,地區性重要港口4個,沿海港口萬噸級以上泊位400個;內河主要港口1個,地區性重要港口4個;運輸機場16個,通用機場100個。
建成立體暢達的軌道網、公路網、內河水運網,廣域輻射的沿海港口群、機場群。實現市市有機場、通高鐵,縣縣雙高速。高鐵站服務范圍覆蓋全部縣(市、區)。二級及以上公路覆蓋全部鄉鎮節點。鐵路覆蓋全部沿海主要港口重要港區、重點物流企業及物流園區。沿黃兩岸所有縣(市、區)擁有一條及以上過黃高等級公路。農村公路覆蓋全部自然村。
綜合立體交通網等級結構進一步優化,普速干線鐵路復線率和電氣化率分別達到70%和100%,高速公路六車道及以上占比達到50%以上,內河三級及以上航道占比達到39%以上,4F級機場達到3個;運輸結構進一步優化,各運輸方式的比較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規劃》提出,加快樞紐機場建設,完善非樞紐機場布局。支持濟南機場和青島機場打造國際樞紐機場、煙臺機場打造區域樞紐機場,積極培育臨沂機場打造區域樞紐機場,穩步推進支線機場建設,形成層次清晰、功能完善的“四樞十二支”運輸機場群,覆蓋所有設區市行政中心。適時啟動濟南、青島第二機場前期研究。拓展多元的通用航空網,規劃布局100個以上通用機場,通用航空服務覆蓋所有縣級行政區、4A級及以上景區、農產品主產區和主要林區。
省會、膠東、魯南經濟圈建成“濟南、青島兩心輻射,臨棗濟菏一帶相連”的一體化交通網
省域交通節點連接更加便捷順暢,基本實現鄉鎮及以上行政中心30分鐘上高速,縣級行政中心45分鐘上高鐵、60分鐘到機場,設區市行政中心30分鐘上高鐵、50分鐘到機場。省會、膠東、魯南經濟圈建成“濟南、青島兩心輻射,臨棗濟菏一帶相連”的一體化交通網。對外與京津冀、長三角、黃河流域地區及周邊省份之間的快速通道布局更加完善,高速(城際)鐵路、高速公路省際出入口分別達到15、39個,全部省際相鄰縣均有高速公路連接。
加快建設樞紐城市、樞紐港站,構建多層級、一體化的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數量達到2個,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數量達到4個。多式聯運換裝1小時完成率達到90%以上。
基本實現綜合立體交通網基礎設施全要素全周期數字化
綜合運輸通道資源利用的集約化、綜合化水平大幅提高。基本實現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全過程、全周期綠色化。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不斷降低,交通污染防治達到全國先進水平。主要通道新增交通基礎設施多方式國土空間綜合利用率提高80%,交通基礎設施綠色化建設比例達到95%。
基本實現綜合立體交通網基礎設施全要素全周期數字化。基本建成泛在先進的交通信息基礎設施,實現北斗時空信息服務、交通運輸感知全覆蓋。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率達到90%。
交通基礎設施耐久性和有效性顯著增強,設施安全隱患防治能力大幅提升。交通網絡韌性和應對各類重大風險能力顯著提升,重要物資運輸高效可靠。重點區域多路徑連接比率達到95%以上,綜合立體交通網安全設施完好率達到95%以上。
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現代化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交通基礎設施總體水平達到全國領先、世界一流,設施更先進,保障更有力,服務更優質,人民更滿意,實現“人享其行、物優其流”,為山東省全面建成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做好開路先鋒。
(濟南日報記者林江麗)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