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報新聞
2023-10-27 16:33:10
原標題:海報觀察|重新定義“預制菜”,迫在眉睫
來源:海報新聞
原標題:海報觀察|重新定義“預制菜”,迫在眉睫
來源:海報新聞
9月12日,首批預制菜產品認證頒證儀式舉行,有六家企業榮獲中國質量認證中心首批預制菜產品認證。圖為通過認證的預制菜產品標識
海報新聞記者 滿倩倩 濟南報道
最近,關于預制菜的爭論引發不小的關注。一時間,市場上,從“搶占風口”到“風口浪尖”,預制菜企業的“聲量”似乎弱了下去,有不少企業正試圖與預制菜劃清界限。
預制菜并非新概念、新事物,實則由來已久;預制菜的興起與火熱也并不是偶然,而是順應消費者需求產生的。
只不過,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催生了“宅經濟”,間接改變了消費者的購物方式和就餐習慣,直接拉動了預制菜產業爆發性增長。
艾媒咨詢《2022年中國預制菜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22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達4196億元,同比增長21.3%。預測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預制菜行業市場規??蛇_5165億元;2026年預制菜市場規模將達10720億元。
如今,這片具有萬億市場潛力的“新藍海”,在其發展的軌道上,正面臨著“前所未有”卻又“不可回避”的挑戰。
當務之急,要重新定義“預制菜”。10月20日,山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宋傳杰和國內資深商業咨詢顧問劉潤,不約而同在各自個人公眾號上發聲。
山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宋傳杰個人微信公眾號宋老隨筆截圖
宋傳杰在文中先是反問:“預制菜到底是一個市場術語或市場概念,還是一個業態、一個專業術語,還是一類菜名?哪道菜,它的名字就叫‘預制菜’?”其后作答:“從食品、商品的概念上,現在被冠以預制菜的那些林林總總的食品,大部分都有自己原本的食品名稱,有自己遵從或符合的食品安全、營養標準,但也有很多無食品安全、營養標準可遵從的食品,被冠以‘預制菜’的頭銜,流入了市場、上到了餐桌、進入了食客的嘴里?!?/p>
國內資深商業咨詢顧問劉潤個人公眾號10月20日《在未來,你可能再也聽不到“預制菜”這個名字了》文章截圖,該文首發于2023年6月
劉潤更是直接以《在未來,你可能再也聽不到“預制菜”這個名字了》為標題,亮出觀點:“對于下游來說,預制菜市場會在未來變得越來越品牌化。對于上游來說,預制菜市場會在未來變得越來越集中化。但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趕緊把‘預制菜’這個名字換掉。”“今天雖然已經有大量的餐廳大規模地用上了預制菜,但幾乎不會有任何一位商家主動對用戶說,自己賣的是預制菜。因為‘預制菜’這個名字,很容易就能在用戶心里建立起不正確的認知。再想改變,教育成本可就太高了。”
近日,山東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專家接受海報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日趨完善的食品工業領域體系中,沒有必要也沒有意義單獨列出一類預制菜的概念或所謂的預制菜產業?!?/p>
該業內專家認為,預制菜包羅萬象,不可能用一類標準體系就可以“一統天下”,快速發展的萬億級預制菜產業與預制菜標準體系相對滯后之間的矛盾就無從談起。
《預制菜產品規范》征求意見稿中關于預制菜的定義(圖片來源:中國烹飪協會官網)
回歸到大眾所熟悉的廣義的預制菜定義,海報新聞記者查閱中國烹飪協會官方網站獲悉,2022年4月1日,中國烹飪協會發布了關于《預制菜產品規范》等4項團體標準的立項公告;4月15日,又發布了關于《預制菜產品規范》等4項團體標準征求意見的通知,其中附件1為《預制菜產品規范》征求意見稿。
征求意見稿中明確了“預制菜”術語和定義,即:以一種或多種食材為主要原料,配以或不配以輔料和調味品(含食品添加劑),經洗、切、搭配等加工或炒、炸、烤、煮、蒸等技法烹調后制成的即食、即熱、即烹、即配菜肴或主食。
之后,央廣網6月8日發布消息:據中國烹飪協會消息,由國聯水產牽頭發起申報的《預制菜產品規范》團體標準正式獲批。報道稱,該《規范》團體標準是國內首個預制菜團體標準。不過,海報新聞記者并未在中國烹飪協會官方網站和官微中查閱到相關信息發布。
接受海報新聞記者采訪的業內專家表示,按照現行的有關文件、標準以及統計等,預制菜的概念囊括了80%以上的食品、飲料及相關初加工農(畜禽)產品、水產品等,廣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冷凍水餃、湯圓等速凍食品,麥當勞、肯德基等快餐店,以及連鎖餐飲所使用的凈菜配送加工廠、中央廚房等,都屬于預制菜范疇。
為此,該業內專家認為,明確預制菜的定義、概念,重新梳理預制菜的范疇,是助力預制菜產業走向健康發展的第一步。
2023年10月23日,新疆預制菜行業首批標準發布。據新疆日報報道,由新疆特色農副產品加工業協會制定的兩項預制菜團體標準《預制菜》和《預制菜保質期通用規范》在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完成公示并正式發布實施。這是新疆預制菜行業實施的首批標準。
海報新聞記者注意到,該報道在提及預制菜的定義時,并沒有沿用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預制菜產品規范》征求意見稿中的定義,而是用了新的解釋——預制菜是指以一種或多種食用農產品及其制品為原料,經調制等預處理,方便消費者或食品生產經營者烹飪或食用的預包裝菜肴,是推動農業提質增效的新業態。
站在產業發展的角度看,預制菜是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是推進“菜籃子”工程提質增效的新業態,是農民“接二連三”增收致富的新渠道,對促進創業就業、消費升級和鄉村產業振興具有積極意義。
那么當下,厘清“預制菜”的概念,重新定義“預制菜”,不僅必要,而且迫在眉睫。
審核:張達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