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
2023-10-24 09:28:10
原標題:打造青島新發展格局重要增長極
來源:青島日報
原標題:打造青島新發展格局重要增長極
來源:青島日報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杰 錫復春 王濤
與即墨區委副書記、區長孫杰訪談的地點定在即墨古城,這個0.4平方公里的“城”早已聲名遠播,可謂“小城不小”。城內,古典建筑群落疏密有致,東西門里街市熱鬧非凡;城外,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十字街頭車水馬龍。在這處傳統與現代交匯地開啟訪談,也彰顯出即墨的“創新突破”之心。
紡織服裝產業,過去一度撐起即墨經濟的“半壁江山”,現在3800余家行業企業,產值僅占全區經濟總量的十分之一,不少企業還在產業鏈“中下游”迂回。處于行業“陣痛”轉型期,即墨推動紡織服裝業以刮骨療毒的勇氣“斷臂求生”,發力數字化、品牌化之路,以期早日重現“中國針織名城”的昔日榮光。
這只是一個縮影。氤氳著悠久開放基因的即墨,如今正在全方位煥新,在“進”與“退”、“優”與“擴”的閃轉騰挪中,悄然重塑城市產業發展格局和現代產業新體系。即墨將汽車產業定為“第一賽道”,現已引進一汽大眾、一汽解放等四大整車項目,400多家零部件企業紛至沓來,即墨汽車產業正駛向“快車道”。“汽笛聲”外,海洋、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異軍突起,可圈可點。
不可否認,即墨目前仍存在傳統產業亟待升級、新興產業集聚度不高、城鄉發展不均衡等問題。但是,“方向對了,路就不怕遠。”即墨“六大主導產業”正換擋提速,全速前進。
“最古老的城,最年輕的區。”訪談末尾,孫杰用這句話來推介即墨,“古老代表著歷史,代表著文化傳承;年輕代表著活力,代表著未來發展潛力。”
釋放發展新動能
記者:紡織服裝是即墨的傳統優勢產業,不久前,即發十萬錠智能紡紗項目投產,這對即墨紡織服裝產業意味著什么?
孫杰:即發智能紡紗項目是即墨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目前,全區擁有紡織服裝服飾企業3800余家,年產各類服裝約8億件,規上紡織服裝企業83家,產值過150億元。但總的來看,即墨的紡織服裝產業仍然存在大而不強的問題,產業層次不高,多元創新能力不足。
將紡織服裝作為產業轉型升級的主戰場,我們重點強化數字賦能、科技賦能、平臺賦能、品牌賦能“四項賦能”。如支持即發集團開展無水染色技術攻堅,爭取各類扶持資金2000余萬元,首條年產1000噸無水染色產業化生產線已正式運營,整個過程不需要一滴水。下一步,我們將聚力抓項目、搭平臺、創品牌,推動紡織服裝產業加快升級,著力打造鏈條完善、生態良好、競爭力強的千億產業集群。
記者:海洋科研是即墨的一張“王牌”,在發展海洋經濟上,如何打好這張“牌”?
孫杰:海洋經濟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具有強勁韌性和巨大發展潛力。目前,青島藍谷已引進落地“蛟龍”號母港國家深海基地、國家海洋設備質檢中心等“國字號”科研機構28家,山東大學、四川大學等高校院所設立校區或研究院25處,培育引進省部級以上創新平臺49個。上半年,全區實現海洋生產總值320.5億元,增速7.4%,占全區GDP比重42%。
今后,我們將瞄準傳統產業提升、新興產業培育、科技成果轉化三大重點任務,加快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爭取全年海洋生產總值突破590億元、增速9%以上。其中,海洋新材料產業將重點依托中國船舶集團725研究所、四川大學青島研究院等技術優勢,開發生產海洋防腐涂料、海洋無機功能材料等,孵化新興產業,填補國內空白。
記者:新能源汽車風起云涌的當下,作為青島汽車產業重要集聚地,即墨下步的發力點在哪?
孫杰:新能源汽車代表著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向,是青島重點打造的24條產業鏈之一。即墨區將順應汽車產業發展新趨勢,突出“存量變革、增量崛起、全鏈發展”,改造提升傳統優勢企業,引進培育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力爭2024年新能源汽車產量占比突破10%,2025年突破30%,早日實現“傳統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產值雙千億”目標。
具體工作中,我們密切對接一汽、奇瑞汽車等企業,全力爭取導入新能源和高端車型,確保奇瑞瑤光新能源混動車型(PHEV)年內早日整車下線,爭取奇瑞T28新車型年內落地、2024年整車下線,寶來新能源車型改造項目2024年啟動實施;全力推動解放新能源微卡項目,利用既有廠區規劃年產10萬輛微型卡車;瞄準三電(電池、電機、電控)等高附加值核心零部件,主動出擊,招引更多行業領軍企業落地。
加速融入青島主城
記者:即墨撤市設區已有六個年頭,圍繞“對標主城、組團提升、全面融青”的發展思路,在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上,今年做了哪些工作?
孫杰: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是即墨打造現代化新區、提升城市品質的重要抓手。今年,即墨計劃實施總投資195億元的城市更新建設項目147個,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133.23億元。其中,營流路北通工程加速推進,今年將完工通車;中北大通道首開段已全面開工,將加快完成剩余征遷。
從回應群眾普遍關切的焦點問題入手,我們將圍繞舊城舊村改造、公園城市建設等7個領域持續發力。如針對打造景觀城市,著力推進一中周邊游園及9處“口袋公園”建設,新建林蔭綠廊10公里,預計新增綠地面積13萬平方米,“推窗見綠、出門見景”將逐步成為現實。
記者:加速融入主城,不僅在于城市品質的提升和基礎設施的完善,還體現在公共服務均等化上,從縣城到區,即墨如何回應老百姓越來越高的期望值?
孫杰:今年以來,即墨區始終堅持將民生工作擺在首位,狠抓民生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民生支出占比穩定保持在80%以上。教育領域,重點解決學位不足和東西部教育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今年投資近38億元新改建新興中學等中小學、幼兒園29處,預計新增義務教育學位2.2萬個。醫療領域,重點解決醫療配套不足、醫療服務能力不夠的問題,上半年正式啟用第三人民醫院綜合體和區人民醫院南門診樓,正加快建設中醫院北院區、第二人民醫院等16個醫療項目;市民關注的藍谷齊魯醫院,正在內部裝修,計劃明年啟用,全部建成后預計新增床位1600余個。
持續提升城市軟實力
記者:剛才您提到,擦亮“千年商都”底色,具體到優化營商環境上,即墨如何落實?
孫杰:即墨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提升城市競爭力的突出抓手。為此,我們成立工作專班,緊盯上級要求、市場需求、群眾訴求,組織專項研究、專題推動、專門落實,推出一系列創新舉措。如在全省首創工業廠房“竣工即投產”改革,項目平均投產周期預計縮短2-3個月;在食品生產行業開展“綜合監管一件事”試點,最大程度減少對市場主體正常經營活動的干擾。
圍繞更好滿足市場主體發展需求,我們將探索建立“需求收集、分解辦理、跟蹤落實”全流程閉環工作機制,將企業各類需求納入總盤子統一研究,能夠立即回答或解決的,直接安排相關部門辦理;需要合力推進的,及時分解工作任務,統籌各方力量辦理;后續跟蹤辦理進展、落實辦理結果,最大限度滿足市場主體發展需要。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