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財經日報
2023-10-20 17:30:10
原標題:前三季度青島市進出口增長7.3%
來源:青島財經日報
原標題:前三季度青島市進出口增長7.3%
來源:青島財經日報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倚慰
據青島海關統計,2023年前三季度,青島市進出口6630.7億元,同比增長7.3%。其中,出口3605.9億元,增長2.5%;進口3024.8億元,增長13.7%。
9月份,青島市進出口789億元,同比增長15.5%。其中,出口412.2億元,同比增長11.1%;進口376.8億元,同比增長20.7%。
前三季度青島市外貿進出口主要特點有:
一是一般貿易占比超6成,保稅物流增速較快。前三季度,青島市一般貿易進出口4295.6億元,增長7.3%,占全市外貿進出口總值的64.8%。同期,保稅物流進出口1258億元,增長17%;加工貿易進出口981億元,增長5%。
二是民營企業進出口兩位數增長,占比超7成。前三季度,青島市民營企業進出口4697.1億元,增長13.5%,占進出口總值的70.8%,占比提升3.8個百分點。同期,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1232.1億元,增長4.8%;國有企業進出口700.2億元,下降18.8%。
三是對東盟、美國、歐盟、日本進出口保持增長。前三季度,青島市對東盟、美國、歐盟、日本分別進出口1272.4億元、728.5億元、727.6億元、469.5億元,分別增長15.6%、2.5%、7.3%、1.1%;對韓國進出口487.3億元,下降11.9%。對上述市場進出口合計占進出口總值的55.6%。同期,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3451.2億元,增長8%,占進出口總值的52%,占比提升0.3個百分點。
四是機電產品出口穩定增長,勞密產品出口小幅下降。前三季度,青島市機電產品出口1740.8億元,增長7.3%,占出口總值的48.3%。其中,家用電器出口258.5億元,增長21.5%;汽車零配件出口176億元,增長10.3%;汽車、船舶、鋰離子蓄電池、集成電路出口分別增長83.4%、46.8%、40.9倍、194.1%。
五是原油進口量增價跌,成品油、大豆進口大幅增長。前三季度,青島市原油進口1543.2萬噸,增加33.8%,價值602.6億元,增長10.3%,占進口總值的19.9%,拉動進口增長2.1個百分點,平均價格為每噸3904.9元,下跌17.6%。
■相關鏈接
十年來青島市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年均增長8.1%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倚慰
共建“一帶一路”為我國開放發展開辟了新天地。青島市立于開放前沿,與共建國家貿易往來日益密切。據青島海關統計,十年來青島市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值從2013年的2159.8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4342億元,年均增長8.1%。
十年間,青島市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貿易合作發展成績斐然,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貿易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為外貿持續穩增長注入新動力。
“青島智造”一路暢銷
這幾天,在位于青島西海岸新區的青島興邦電器集團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對出口南非的304個電烤箱進行最后的檢驗包裝。在青島海關所屬黃島海關辦結監管通關手續后,這些家用電器將乘船發運。“烤箱、微波爐、油煙機、灶具這些家用電器是我們的主要出口產品,已經出口到全世界100多個國家地區。”公司銷售總監薛孝田說,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企業看到了潛在的市場前景,通過網絡推廣、國際展會、采購對接等多種途徑,搶抓機遇拓展市場銷售渠道,企業目前貿易市場中,有70多個都屬于共建“一帶一路”國家。
作為國內重要的機電產品生產和出口基地,“青島智造”的機電產品在“一帶一路”市場持續暢銷。產品出口國家多,每個國家市場準入標準不一,轄區海關提供技術和政策幫扶,讓企業出口產品行穩致遠。
青島海關轄區建有全國首個白色家電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評議基地,海關根據不同出口目的地,專人研究對接和跟進保障,應對家用電器進口國家地區的技術性貿易措施,并推動研究成果與轄區企業共享,幫助企業規避貿易風險,不斷融入和拓展國際市場。薛孝田介紹,目前企業“一帶一路”市場的業務量占到集團出口總量的超6成,今年前三季度企業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出口額達3.9億元,同比增長超70%。
青島海關統計數據顯示,共建“一帶一路”十年間,機電產品一直是青島出口優勢商品。2022年青島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出口機電產品977.9億元,較2013年增長125.4%,對出口增長貢獻率達48%。勞動密集型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增速亮眼。同期,出口勞密產品379.1億元,較2013年增長108.6%,占同期青島市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出口總值的17.9%。
在進口方面,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是青島重要的能源、礦產品及工業原材料進口來源地。十年間,青島自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口能源產品凈增長163.4億元至719.6億元,增長340.4%,占同期青島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口總值的32.4%。
青島海關智能監管增效物流中轉
在物流通道和通關監管方面,青島海關持續推進智慧監管模式,在轄區內具備條件的現場復制推廣內陸港海鐵直運及水水中轉業務模式,釋放改革效能,暢通青島海運口岸物流通道,并啟動建設“智能轉運監管平臺”,通過海關與港口信息交互、數據互聯,將海關監管無感嵌入港口和監管場所作業流程,實現進出口貨物高效轉運。
“我們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前港后站、一體運作’的海鐵聯運模式,已累計監管港口至上合示范區‘膠黃小運轉’集裝箱96.3萬標箱。”青島海關所屬膠州海關副關長徐月靜介紹,海鐵聯運的集裝箱,一開始一周發運一列,很多企業都在觀望,現在每天都有兩三列,趟趟爆滿。
“一帶一路”國際物流大通道的建設,帶來的是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越來越多的企業借道這條通道拓展國際市場。通過中歐班列出口貨物的種類,也從最初的服裝鞋帽等傳統商品,逐步發展到包括電子器械、機械設備等高附加值產品,商品品類近千種。青島軟控機電工程有限公司是位于上合示范區的一家企業,主要從事橡膠加工專用設備的開發、生產和出口等業務,去年以來該公司已通過上合示范區多式聯運中心累計發運中歐班列集裝箱超400個。
“中亞等‘一帶一路’市場是我們的重要市場,依托中歐班列,我們的全系列橡膠輪胎裝備產品能以更快的速度、更便捷的手續通關運輸,快速安全地發送給海外客戶,比海運運輸能節省一半以上時間。”該公司運營部部長王江濤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