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報新聞
2023-09-23 13:42:09
原標題:有聞畫·秋分丨暑退秋澄轉爽涼 人間處處豐收忙
來源:海報新聞
原標題:有聞畫·秋分丨暑退秋澄轉爽涼 人間處處豐收忙
來源:海報新聞
“暑退秋澄轉爽涼,日光夜色兩均長。”《中國天文年歷》顯示,9月23日我們迎來了秋分節氣,意味著正式“入秋”。同時,這一天也是中國農民豐收節。
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古人認為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聲,秋分后陰氣開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因此,雷聲不但是暑氣的終結,也是秋寒的開始;由于天氣變冷,蟄居的小蟲開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細土將洞口封起來以防寒氣侵入;由于天氣干燥,水汽蒸發快,所以湖泊與河流中的水量變少,一些沼澤及水洼處便處于干涸之中。
秋分時節,中國大部分地區迎來自然氣候的秋季“轉折點”,降雨減少,光照充沛,天高云淡,云氣由升騰躁動轉為肅降收斂,體感由潮濕轉向干燥。秋分過后,白晝時間變短,黑夜時間變長,悄悄開始了“陽氣漸消、陰氣漸長”的時令轉換。秋季以“收”為主,要注意“春捂秋凍”。秋凍并非挨凍,而是“適當增衣”以讓自己略感涼而不寒為宜。
在嶺南地區,客家人有秋分吃秋菜的習俗。秋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制作方法和春湯一樣,和魚片一起制成秋湯。此外,民間還有挨家挨戶送秋牛圖的習俗。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歷節氣,善言唱者送秋圖,言詞隨口而出,句句吉祥、有韻動聽,俗稱“說秋”,說秋人便叫“秋官”。
經國務院同意,自2018年起,將每年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這是一年中最讓人驕傲的季節,祖國大地秋色顯現,色彩斑斕,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秋分既是秋收冬藏的終點,更是春耕夏種的起點。豐收節,是對傳統“二十四節氣”智慧結晶的致敬與傳承,同時更加體現了當代中國人知曉自然更替,順應自然規律和適應可持續的生態發展觀:春種秋收,春華秋實,一年的辛勤耕耘,才換來金秋時節的碩果累累。
海報中的景點是位于濟寧微山縣的微山湖,中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泊。微山湖風光秀麗,物產富饒,微山縣高樓鄉有“中國河蟹之鄉”的美譽,出產的微山湖大閘蟹青背白肚、金爪黃毛、膏腴豐滿、味道鮮美;微山湖水質好,水草多,溫度適宜的優越環境造就了大閘蟹“肥、大、鮮、甜”的獨特品質。2013年,微山湖大閘蟹獲得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證。
文案:曲欣萍
設計:李帥
審核:張達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