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日報
2023-09-11 14:11:09
原標題:豐收時節的濟南人們臉上有一個共同的表情
來源:濟南日報
原標題:豐收時節的濟南人們臉上有一個共同的表情
來源:濟南日報
雙泉鎮金谷飄香
秋月梨園迎來豐收季火龍果喜獲豐收映出村民火紅日子泉水奇異果董家街道黑莓
秋色如畫好“豐”
景。當大地呈現的五彩斑斕,逐漸以金黃作為主色調時,就到了一年中最有成就感的秋季。你看,在這稻盛秫熟、瓜果飄香的金秋,那颯颯秋風吹過的田野、山間,處處充盈著收獲的香甜味道。當“豐”景中的喜悅,洋溢在為此付出辛勞的人們的臉上時,他們的笑容
是如此充實和滿足。而這一張張笑
臉,是對生活的珍愛和對未來的
盼望,是豐收季里最動人
的景色。
雙泉鎮李莊村
金谷飄香 喜迎豐收
金秋九月,滿是豐收的顏色。雙泉鎮李莊村的小米,也迎來了它的豐收季。放眼望去,200畝的谷子種植地中,只見一株株谷子顆粒飽滿被壓彎了腰。顆顆飽滿的金色谷穗鋪滿綠色田野,微風拂過,稻田中漾起層層金浪,金黃的稻谷與層層疊疊的山巒相互映襯,美不勝收。
李莊村的小米品種優良,不僅產量高,且米質緊實、色澤黃潤、口味綿香。有利的山地地形,充足的山泉水源和日照條件,再加之農戶的精心種植照料,李莊村的小米遠近聞名。
藍天下,碧波蕩漾的谷田里,沉甸甸的谷穗迎風搖曳,在微風中翻滾著“金色谷浪”,展現著好“豐”景。在雙泉的田野間,鋪陳開來的,是一幅幅充滿希望的豐收畫卷。田野里發動機的聲音與傳統農耕氣息交錯,奏響了稻谷“豐收曲”,在豐收的喜悅中,農戶們充滿了對土地的熱愛和生活的期待。
近年來,雙泉鎮依托獨特的自然資源稟賦和傳統種植優勢,不斷強化自身特色,打造多種特色農業產品。同時,通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探索“黨建+合作社+農戶”的產業振興之路,將更多的力量凝聚到產業發展之中,擦亮了農業產業品牌,實現了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走出了一條具有雙泉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李偉王美)
曹范街道馬莊村
火龍果喜獲豐收映出村民火紅日子
眼下,正值火龍果豐收季節,在曹范街道馬莊村火龍果種植基地,一排排形似仙人掌的綠色枝蔓上掛滿了紅彤彤、圓滾滾的火龍果,果農們穿梭于果園中采摘果實,現場一片紅紅火火的豐收景象。
大棚內的火龍果枝條纏繞在架子上,工人們正在開展火龍果剪枝、除草、施肥等管護作業,為提升果品果質和豐產豐收打下基礎。據農場負責人介紹,農場利用鋼架大棚栽種的火龍果有紅玫瑰、水晶、紅繡球等多個品種,平均畝產量2000公斤以上,從火龍果目前長勢來看,由于品種不同,采摘可延續到12月底。除了帶來經濟效益外,種植基地還成為一處旅游景點。每到節假日,不少市民和游客都會來到這里體驗采摘樂趣,品嘗田園風味,形成了“種植+采摘+旅游”的發展模式,促進了農旅融合。
近年來,曹范街道借助區域優勢,積極探索農旅融合發展,著力打造標準化、產業化的特色產業基地,大力發展以“生態體驗、水果采摘、休閑觀光”為特色的休閑觀光農業,引導農戶種植油桃、獼猴桃等特色水果,輻射帶動全街道積極推動生態觀光農業和鄉村旅游融合發展,提升農產品附加值,釋放“農旅”融合發展的新動能,助推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
碩果滿園,一顆顆嬌紅的火龍果從枝頭甜到果農心頭。火龍果成了致富果,鼓起了種植戶的“錢袋子”。如今火龍果種植基地已經運營8年了,基地里一排排火龍果粗壯茂盛,倒垂的枝條掛上了鮮艷的果實,猶如一張張璀璨的笑臉,散發著收獲的喜悅。下一步,曹范街道將繼續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通過“觀光農業+休閑采摘”的“農旅融合”模式,大力發展鄉村休閑生態旅游產業,帶動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為奔向美好的生活再添活力。 (章丘融媒)
艾山街道豐泰家庭農場 50畝秋月梨園迎來豐收季
秋意漸濃,香甜多汁的梨子也緊跟秋天的步伐,爭相上市了。在艾山街道豐泰家庭農場,近年來爆紅的新品種秋月梨也迎來了豐收季。
豐泰家庭農場位于大汶河畔,氣候條件非常適宜梨樹的生長。8月26日,記者走進梨園,只見梨樹一行行整齊排列著,密密麻麻的梨壓彎了枝頭,采摘工人們挎著果筐,正在趕摘一批來自臨沂的訂單。“我們的梨都經過了套袋處理,好處是防蟲、防鳥,還提高了果品的品相。”豐泰農場負責人吳曉葉說。
秋月梨是外來引進的雜交梨種。與傳統的“梨形”外觀不同,秋月梨長得更像蘋果,相比其他的梨個頭更大,一個通常在400克以上。外皮金黃,果肉呈乳白色,形同滿月,因成熟時間與中秋節相近而得名“秋月梨”。與普通梨相比,秋月梨更吸引人的還是它的口感,肉質細膩,果核小,可食率達到95%以上,甜度最高能達到16%,與市面上大部分梨71%的含水量相比,它的含水量能達到85%以上。脆甜無渣、汁水豐富的口感,讓秋月梨名聲大振,一躍成為中秋季的爆款水果。
據了解,豐泰農場秋月梨的種植面積達50余畝,今年是秋月梨種植的第五年,預計產量能達到14萬斤。好果子不愁賣,“前期主要銷售渠道是收購,一些省內的水果商,會慕名來我們這里收梨,一般會賣向水果店或是電商平臺。后期主要就是靠朋友圈自己賣,因為成熟期正值八月十五,高品質的果子供不應求,目前已經收到了很多來自朋友圈的訂單,里面不乏福建、內蒙古等外地的朋友。”吳曉葉說。 (邵炳茹)
洪范池鎮書院村 泉水奇異果等你來采摘
在洪范池鎮書院村的牧夕公社奇異果園內,一株株粗壯的奇異果藤蔓上綠葉蔥郁,碩果累累;散發著沁人香味的奇異果,果型飽滿、大小勻稱,果實肉肥汁多、清香鮮美、甜酸宜人,極具誘惑力,不少游客慕名而來,在果園內穿梭采摘、打卡拍照。
“目前,牧夕公社奇異果園主要有‘碧玉’和‘紅陽’兩個品種,‘碧玉’的成熟期比‘紅陽’的成熟期稍早,口感也各具特色。‘碧玉’果肉翠綠色,味香甜,風味濃郁;‘紅陽’果心橫截面呈放射狀紅色條紋,形似太陽,果汁特多,酸甜適中,清香爽口。”據牧夕公社奇異果園管理人員介紹,奇異果含有非常豐富的維生素C,一顆奇異果就能滿足一個人一天維生素C的需求量。因為奇異果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K、膳食纖維等多種營養物質,所以,經常吃奇異果具有美容護膚、保護牙齦、預防便秘、促進骨骼健康等益處,是秋日不可錯過的平價美食。
為了方便顧客購買,牧夕公社開通線上線下兩種銷售渠道,線上可以通過電話和微信訂購,線下可以親自去果園采摘,采摘期從8月中旬一直持續到11月中旬,每天客流量能達到600人次左右。
“之前親戚送給我們一些,口感不錯,孩子很喜歡吃。”游客于女士說道,“正好周末有時間,一家人帶著孩子過來采摘游玩,準備多摘點回去送給親戚朋友。”
“我們的奇異果園位于洪范池泉群帶,常年用泉水灌溉,果實清甜可口、汁水飽滿。”牧夕公社負責人馬瑞蓮向記者介紹,“我們還特地使用綠色環保的有機定制肥,讓環境與奇異果的產量得到雙重保障。”
據了解,牧夕公社奇異果園在洪范池鎮書院村占地面積80畝,今年量產40余畝,總產量約24萬斤。近年來,牧夕公社不斷擴大種植規模,在玫瑰鎮、孝直鎮等地也建立了奇異果種植基地,并且吸納了20多戶農戶加入,以“基地+農戶”的模式經營運作。全域1700多畝的奇異果種植基地實行統一品牌、統一銷售,還與農戶簽訂最低收購協議,帶動周邊農戶共同致富,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 (周慧芝)
董家街道甄家村
碩果累累掛枝頭黑莓顆顆見豐收
送走炎炎夏日,秋高氣爽的九月,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董家街道甄家村黑莓產業園內的黑莓迎來了屬于自己的豐收。在陽光普照下,大棚里一人多高的藤蔓煥發出翠綠的生機,在蓬勃中孕育出了黑紫色,鮮紅色的“水果黑鉆石”——黑莓。一串串黑莓在季節的更迭中蟄伏出肥沃的養料,沉甸甸的果實壓彎了枝頭,果香四溢,彌漫在董家街道甄家村的田間地頭。
黑莓富含花青素、SOD等高抗氧化活性物質,有美容養顏、護眼壯骨、增強免疫力、助消化等功效。甄家村黑莓產量豐富,色澤艷黑,味美甘甜。這不僅得益于甄家村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也得益于村民的悉心照料,肥沃的土壤與充足的日照為黑莓的茁壯成長打下強健根基,技術的更新與政策的扶持為黑莓的遠近聞名提供了渠道與舞臺。
遠遠望去,透明的大棚中是或黑或紫或紅的莓果,前來采摘的游客絡繹不絕。在迎來送往間,甄家村奏響了適合自己步伐、契合自身優勢的“振興協奏曲”。從種植到銷售到游客慕名而來,黑莓正逐漸成為甄家村村民的“致富果”。沉甸甸的果實不僅壓彎了一人多高的藤蔓,也壓實了村民們的口袋,讓甄家村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煥發出果香四溢的生機。 (王世鵬劉宗燕)
本期主持:張龍劉娜執行策劃:王立冰邢世帥掃碼看詳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