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報新聞
2023-06-29 19:10:06
原標題:躬身為民謀福祉 濟南市首家“第一書記門診”開診一周年
來源:海報新聞
原標題:躬身為民謀福祉 濟南市首家“第一書記門診”開診一周年
來源:海報新聞
大眾網記者 徐玲 濟南報道
6月27日上午,在黨的生日來臨之際,濟南市第七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市七院”)組織義診團隊走進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孫耿街道魏家村舉行了黨員義診活動。此次活動是結合“四送四進四提升”健康促進工作安排,為基層送健康,增進人民健康福祉的行動。
魏家村是市七院的幫扶村,中醫科副主任劉朋被派駐該村擔任“第一書記”。去年6月30日,幫扶項目“第一書記門診”舉行揭牌儀式,成立了濟南首家“第一書記門診”。門診開診一年來,得到當地村民的贊揚和認可。
躬身為民謀福祉 百姓冷暖記心間
義診期間,市七院黨委書記聶希會帶領一行人與孫耿街道黨工委代表進行座談。雙方回顧了一年來為村民謀福祉的工作經驗,有針對性地探討了目前需要改進的工作,并對下一步魏家村中心衛生室建設情況進一步溝通交流。
聶希會說,劉朋在魏家村的工作情況,均及時向院黨委匯報,醫院黨委班子指導劉朋要把魏家村當成自己的家,村里的老人便是自己的叔叔嬸子大娘,用心去對待每一位村民,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帶給百姓健康快樂,是作為一名黨員的本分。
提起正在建設的魏家村中心衛生室的情況,聶希會表示,醫院黨委班子認真研究相關部門關于村衛生室的援建標準和規范,竭盡全力與當地部門配合,提供相應的支持,盡早將村衛生室建立起來,實現應有的功能,讓村民小病不出村,大病有轉診渠道。
據了解,“第一書記門診”自從成立以來,每周二、四開診,不向村民收取任何費用,每天能有四五十人前來就診。魏家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楊發功介紹,“我們村總共600余人,留守的有四五百人,以老人居多,這一周內就有100多人找劉醫生看病,劉醫生的辛苦我們都看在眼里。”
劉朋還對當地的鄉村醫生進行拔罐、電磁波治療儀、中頻電療儀等醫療技術的專業培訓,采取了“邊坐診邊培訓”的方式對他們進行技術提升。聶希會贊揚,“這樣便能夠結合當地衛生室的建立,為魏家村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隊伍’,是老百姓的福音。”
村民贊揚“第一書記” 希望久留保健康
“大夫,我最近總是咳嗽,您給開點藥吧。”76歲的張大爺向市七院呼吸內科的義診專家咨詢。“您是最近才咳嗽的還是以前就咳嗽?咳嗽的時候有沒有痰,是黃色還是白色……”張大爺咨詢完病情,看看旁邊的老伴,“我看到劉大夫的同事們都來了,就感覺都很親切。劉大夫人可好了,我老伴血壓和血糖都高,腿腳還不好,我們到門診看病,距離門口很遠他就趕緊出來迎接攙扶,看病也很有耐心,關鍵是技術還好,我們老兩口以前總是這里那里的不舒服,現在基本沒大有了。”
“我胸部這里經常疼,這個胳膊也疼,劉大夫給我扎了半月的針,都不疼了。”81歲的劉奶奶摸著自己的胸部和右上臂給記者說。
義診現場,神經內科、呼吸內科、婦產科、中醫科、普外科、院感科等坐診專家8人,另外還有免費測量血糖、血壓、視力的項目。前來請專家看病的村民絡繹不絕,滿面笑容。
“第一書記門診”開診以來,所有診療項目全部免費。包括普通針刺、拔罐、艾灸、小兒推拿等中醫外治療法,中頻脈沖電治療、電磁波治療等物理療法。可以為村民治療頸椎病、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膝關節炎等骨關節疾病,以及小兒風寒感冒、厭食癥、腹瀉、咳嗽等兒科常見病,偏癱、面癱等神經系統疾病以及腱鞘炎、腰肌勞損、網球肘等肌肉經筋疾病。
“聽說劉大夫就在我們村待兩年,我們舍不得,很想請他一直待下去。”村民們紛紛表達了此類想法。
劉朋發自肺腑地感言,“雖然我的任期只有短短的兩年,在任期間我一定做好幫扶基層衛生建設,提升當地村醫的診療技術水平,帶給村民健康的生活保健方式,在任期間我會努力盡我所能,將能留下的全部留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