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山東網
2023-06-07 17:15:06
原標題:專訪首位外籍生態環境特邀觀察員聶子瑞:中國已反復證明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可以互補
來源:海報新聞
原標題:專訪首位外籍生態環境特邀觀察員聶子瑞:中國已反復證明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可以互補
來源:海報新聞
6月5日,生態環境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山東省人民政府在濟南聯合舉辦2023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活動現場新一任的生態環境特邀觀察員集體亮相,其中包括一位“美國小哥”聶子瑞。
聶子瑞是中國日報的一名外籍記者,也是首位外籍生態環境特邀觀察員。
“污染沒有‘護照’,保護生態環境是全人類應該共同努力的事業。”聶子瑞在接受海報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環境保護是一個國際問題,任何一個地方的污染不僅僅影響當地。如何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不僅僅是山東或者中國面臨的問題,也是全世界面臨的問題。
正是基于這樣的認知,在中國工作和生活了17年的聶子瑞采訪足跡遍布中國所有的省區市,也見證了這些年來中國空氣質量的持續改善。2020年,由聶子瑞撰寫的《太陽升起——“美國小哥”見證中國扶貧奇跡》一書出版,書中記錄了他多年來親歷的那些鮮活生動的中國扶貧故事。
“我在書中談到了貧困,但這本書的大部分內容也是關于環境保護和生態恢復的。”在聶子瑞看來,中國做得很好的一件事就是把環境劣勢轉化為優勢。“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德勝村氣候干旱,無法發展種植業,這是劣勢;但干旱也意味著晴天多,非常適合新能源產業發展。當地政府在那里建了太陽能產業園,在實現脫貧的同時保護了環境。”
從2011年起,聶子瑞在青海省玉樹發起了一個志愿者項目。志愿者通過安裝太陽能電池板給高原上的學校送去了綠色電力。他也從未想過,青海會從電力不足到清潔能源供電時長打破世界紀錄。近十年來,青海省清潔能源發展成果豐碩,清潔能源發電量占全省發電量的比重超八成,太陽能發電量穩居全國首位,新能源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1.9%。
“我想中國已經反復證明,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不僅不會對立,反而可以互補。”聶子瑞表談到。
“我非常榮幸被任命為特別觀察員,特別是作為一名外國人,這再次表明中國正變得越來越包容,這種精神是真正國際化的。”擔任生態環境特邀觀察員后,聶子瑞的打算更多了,“與我早年在北京的印象相比,中國著實改善了空氣質量。《太陽升起——“美國小哥”見證中國扶貧奇跡》主要描述中國難以想象但卻實實在在的扶貧工作,我相信這個詞很快也適用于中國的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也希望未來我能寫一本這方面的書。”
聶子瑞是中國日報“新時代斯諾工作室”成員之一,在他看來,不論是從內蒙古的沙漠到西藏的苔原,還是從貴州的森林到河北的草原,中國人總是屢出奇招,努力解決各種極端和復雜的貧困難題。“我會把中國故事講給西方國家的民眾,讓他們了解中國政府為了治理空氣污染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全球環境與氣候治理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將使全世界從中受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