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財經日報
2023-04-28 10:59:04
原標題:青島建設藝術城市研究
來源:青島財經日報
原標題:青島建設藝術城市研究
來源:青島財經日報
藝術城市是一個多層次的體系。藝術城市在自身的歷史演變過程中產生文化沉淀,不僅包括在時間足跡中進行的空間積累,也包括不易被其他城市模仿和復制的地域性和文化根植性,同時承載著城市居民人文哲學和藝術氣質的認知與升華,它體現了物質性和精神性兩種屬性的完美結合。本文以青島市藝術城市建設為例,重點研究藝術城市建設需要重點把握的問題、遵循的原則、發展的導向,為山東的藝術城市建設提供有益的理論借鑒。
一、建設青島藝術城市需要把握的問題
一是青島藝術城市建設,必須延續城市歷史文脈。青島藝術城市建設首先要挖掘青島的歷史文化,將城市建設與文化藝術有機結合,從而塑造出鮮明而又有活力的城市面貌。挖掘城市歷史遺產,將城市規劃與城市歷史相結合,以城市歷史形成獨特城市景觀,延續城市的歷史文脈。重視發揮城市規劃在城市功能布局中的作用,將歷史古跡和現代文化設施的相互交融,在公共空間注入歷史文化元素,提升青島藝術城市的品味。
二是青島以文化塑造城市。對于城市發展而言,文化是重要軟實力。青島城市建設離不開文化的延續,要探索屬于城市自己的文化規劃建設路徑,以文化塑造城市建設。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每座城市的每一個古籍、街道、街區、建筑都蘊藏著這座城市深厚的歷史文化記憶。在藝術城市建設中,要在遺址古跡、歷史街區、傳統建筑中探尋城市歷史脈絡與文化傳承,挖掘城市的文化內涵,彰顯城市的底蘊與風采,打造獨特的“城市名片”。
三是必須強化藝術創新能力建設。我國當下藝術城市建設在彰顯城市藝術特色方面尚顯不足,在城市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藝術展演領域、藝術產業的綜合創新尚未打開局面。需要深化改革,積極推進城市管理、藝術設計、城市文化理論、藝術產業創新等多領域產學研綜合創新。
四是城市建設堅持規劃先行。藝術城市建設規劃直接關系到城市核心競爭力的形成以及發展動力的持續,事關藝術城市建設的方方面面。要綜合考慮城市的空間布局、文化背景、旅游觀光、景觀綠化、歷史風貌和市政交通,結合城市歷史文化和山水屬性,加強城市色彩、建筑風格研究和設計,從整體平面和立體空間上統籌搞好精心設計,形成涵蓋多領域的藝術城市規劃管理標準體系,形成“唯一性”的特色城市,讓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同時,要精心落實規劃,嚴格執行規劃,堅決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一張藍圖指導藝術城市規劃和建設。
五是藝術城市建設以人為本。藝術城市建設的核心價值是“以人為本”,追求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城市化。人是城的主人,城要為人服務。青島藝術城市要把創造優良人居環境作為中心目標,努力把城市建設成為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家園。“讓人們擁有并享受良好的人文藝術環境始終是我們建設藝術城市的出發點和歸宿。要做到產業與城市功能融合、空間整合,”以產促城,以城興產" 。加強區域文化規劃,提升城市文化設施的密度和人群覆蓋度,盡最大努力滿足市民文化需求,保證文化資源的平等有序分配。
二、青島藝術城市建設發展的向導
藝術城市建設關鍵在于規劃設計,在城市環境空間的規劃設計中注重文化與規劃的連通性、文化與時空的層疊性、功能與環境的資產性、保護與開發的合理性、個性與共性的統一性,從而營造出富有藝術特色的社區空間、藝術空間和開放空間。
一是解決好文化和規劃連通性問題。青島藝術城市特別強調文化和規劃之間的聯系。因此,藝術城市建設重在藝術文化規劃,將文化納入城市頂層設計,用文化規劃引領城市發展。我國的城市規劃往往偏重于土地利用和經濟發展,文化在規劃中的地位和作用經常被忽略,導致城市規劃側重功能,缺乏文化底蘊,城市空間形態與城市主題文化相互割裂。因此,在藝術城市規劃中,文化藝術規劃必須進入城市規劃師的規劃范疇,文化藝術不能后置、不能被添加,只能從城市歷史中提取本土內生的文化因子并將其置入城市規劃的邏輯框架中,公共藝術應該是規劃不可或缺的要素,通過增加公共領域開放的機會并總結規劃經驗,加強人們與鄰里人群之間的關系,增強社區認同感 。藝術城市規劃重在提升城市文化品味、文明程度和發展能力,使人文、文化、環境、藝術融為一體,和諧共生。以文化浸潤,摒棄對城市生態環境、歷史文化遺存的影響,確保文化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實現城市生態環境保護、文化遺產保護、公眾教育與經濟社會融合發展。要將文化融入藝術城市的頂層設計,站在城市歷史文化的戰略高度,將各種規劃系統、各種規劃層面、各種規劃類型之間相互銜接,使多個規劃科學對接,整合互通,實現城市文化統籌和城市文化資源整合,將城市規劃的整體創意、整體創造和整體創新體現在城市建筑文化、景觀文化、生態文化、公共藝術及城市經濟等諸多方面,實現城市文化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多贏。
二是青島文化建設解決好文化和時空層疊性問題。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環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這種“繡花”功夫,注重文明傳承、文化延續,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藝術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個人生活來講,藝術欣賞、藝術創作、藝術實踐是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內容。對公共生活來講,城市建筑藝術、景觀文化、休閑廣場和地標建筑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內容。這些城市藝術作品為人們帶來了豐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和多元化的公共社會空間,也彰顯了人們的審美觀念與文化期望。城市文化中的藝術形式,集中體現了城市精神,影響著城市公共空間文化。要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歷史傳統文化是藝術創作最深厚的文化底蘊。傳統文化藝術既包括建筑藝術、雕塑藝術等物質文化,又包括音樂藝術、戲劇藝術等非物質文化。在藝術城市建設中,既要傳承保護傳統文化,更要結合當代城市文化建設,把傳統文化融入鮮明的時代精神,體現出新時代鮮明的城市精神特質和內涵,不斷煥發新的生命力。在藝術城市建設中,還要不斷創新藝術表現形式,突出社會效益,堅持美的精神、美的格調、美的內涵、美的表現,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藝術城市建設中不斷傳承發揚光大。
三是解決好共性與個性統一性問題。青島藝術城市建設的焦點問題就是城市共性與個性的統一,共性不能埋沒個性,個性必須張揚共性。在作為共性的城市現代化程度、經濟發展程度、社會文明程度的基礎上,以藝術視角看待一座城市,大力彰顯城市特色、突出城市特色、發揚城市特色,特色立城、特色興城,是藝術城市建設與發展的關鍵。要維護、延續自然與人文特色,使城市特色成為城市延綿不絕的文脈。“紅瓦綠樹、碧海藍天”,是青島獨有的自然人文景觀,加上“山海城渾然一體”的城市形態,構成了青島有別于國內其他城市的獨特城市品格。青島市在藝術城市建設中,關注新城與老城、新建筑與舊建筑的有機對接,在空間上保證新老城特色和品格的有序過渡。而對原有的歷史風貌,特別是凸現城市特色的主要自然人文遺產,則以劃定保護區的方式予以最大限度的保留,以確保保護區城內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能夠作為遺產得以延續。要接續城市特色,彰顯城市品格。城市特色的固有積淀性,決定著城市的固有特征。在延續特色的同時,進一步形成新的特色集聚,是堅持和保持城市特色的關鍵措施。濱海步行道讓大海直接面向市民和游人,讓濱海所有的風景區都納入觀光視野,成為青島最具特點的山海城視覺走廊。匯泉灣作為“顯山露海、闊野透綠、娛樂休閑、旅游健身”于一體的生態廣場,成為彰顯青島山海風情、濱海風光、“通透”城市風格的標志性工程,擴大了城市空間視野,讓山海城的特色一覽無余。
2022年,青島市提出,要把歷史城區保護更新工作作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的系統工程。持續推進歷史建筑和傳統風貌建筑保護利用、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歷史街區環境,重聚歷史城區人氣,打造兼具歷史文化風情和活力時尚元素的特色街區和“5A級景區”,青島建設藝術城市的代表性成果,必將成為山東文化建設“走在前、開新局”的生動詮釋 。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