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報新聞
2023-04-19 09:02:04
原標題:《黃河三論》之二|奔騰吧,“頂流”!
來源:海報新聞
原標題:《黃河三論》之二|奔騰吧,“頂流”!
來源:海報新聞
海報觀潮:奔騰吧,“頂流”!
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三千年在黃河流域。
封富璘/攝
黃河橫貫東西、澤被兩岸,滋養著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締造出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更以百折不撓的磅礴氣勢塑造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偉大品格,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
黃河之水奔流不息,中華文明綿延不絕。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馬仁亮/攝
馬仁亮/攝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黃河是當之無愧的“頂流”!
但“頂流”黃河不只有一面。它既百折不撓,也桀驁不馴;既朝夕不倦,也肆虐泛濫;既身強力壯,也體弱多病。歷史上“善淤、善決、善徙”的它,“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
直到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開創了治黃事業新篇章,黃河從此歲歲安瀾。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黃河流域的生態基礎依然脆弱,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舊突出。
進入新時代后,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總體布局;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作為中國區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黃河流域九省區擁有全國37.17%的面積,29.88%的人口總量和25.07%的經濟體量,建設了7大城市群、9大都市圈,是我國糧食、肉類生產核心區, 糧食和肉類產量占全國三分之一左右,也是能源、化工原材料和基礎工業基地, 國家“十四五”規劃建設的7個新能源基地,黃河流域占4個。2020年,沿黃9省區原煤、焦炭、原鹽、燒堿、純堿、農用化肥、粗鋼工業產品產量分別占全國的80%、58%、44%、52%、52%、51%和26%。
因此,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好不好、發展質量高不高,事關全國發展根基和大局。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走遍了黃河上中下游9省區,多次對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出明確要求,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黃河流域由此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兩年時間不長,但經過九省區共同努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已初見成效。2022年,黃河流域地表水Ⅰ至III類斷面比例達到87.5%,同比提高了5.6個百分點;黃河干流全線水質持續改善;流域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0.3%;黃河源頭、黃河三角洲生物多樣性穩步提升,比如山東東營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鳥類數量由建區時的187種增加到了371種。
馬仁亮/攝
馬仁亮/攝
新時代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與經濟高質量發展也不再是不可兼得的矛盾體。在極不平凡的2022年,黃河流域9省區中有7省區的增速超過全國平均增速。
尤其是區域龍頭山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互為支撐,實現了“雙豐收”。
出臺支持沿黃25縣(市、區)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若干政策,350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765億元;編制沿黃生態廊道建設規劃,累計修復沿黃濕地12.4萬畝;南四湖湖東滯洪區、小清河防洪綜合治理工程基本完成,新增、改善灌溉面積157.5萬畝;黃河流域、南四湖流域優良水體比例首次達到100%。
2022年山東GDP突破8.7萬億,同比增速3.9%,超越全國平均水平0.9個百分點,在全國經濟大省中,增速高居第一。
黃河奔涌,見證時代變遷。
從“三年兩決口”到歲歲安瀾,再到生態宜居、高質量發展,新時代的黃河再次走向“頂流”!
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強調,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新時代新征程,只有繼續傳承黃河精神,匯聚“頂流”力量,才能讓黃河文化再次大放異彩,續寫時代傳奇。而高質量發展,就是最好的傳承!
繼續奔騰吧,“頂流”?。▌⒁圾Q)
審核:鮑梓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