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23日訊 為向社會各界介紹青島市支持人才投身鄉村振興的相關工作,3月23日上午,青島市政府新聞辦在萊西市沽河街道山后人家田園綜合體召開深入田間地頭“一線”發布會。既發布解讀《關于支持人才投身鄉村振興的若干措施》,又實地采訪報道萊西市支持人才投身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青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鄉村人才振興工作,堅持把鄉村人力資源開發放在首要位置,以創建國家吸引和集聚人才平臺為契機,打造農業科技人才創新先行區。目前,青島市農業領域累計建成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0家、市級技術創新中心74個,重點農業科技領軍企業研發人員達4700余人,高素質農民總量達19萬人,其中具有職業農民職稱的鄉村人才達947人,開發培育了一批符合農業發展要求、具有引領帶動作用的農村實用人才。進入新時代新征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對加強鄉村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根據中央有關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近日,中共青島市委農業農村委員會出臺了《關于支持人才投身鄉村振興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對青島市鄉村人才政策進一步優化整合、提質升級。
據介紹,《措施》共分為三個部分十五項內容,聚焦鄉村產業發展、鄉村服務、鄉村治理、傳統技藝、鄉村好青年等五支隊伍建設,完善鄉村人才引進、培養、創新創業支持、評價、城鄉人才交流等五個工作機制,著力強化組織領導、人才服務、金融支持、創業用地、典型選樹等五大保障措施。
目前,青島市鄉村人才總量已達41萬人。在此基礎上,《措施》提出了統籌實施產業帶頭人培育、首席專家結對幫扶、萬名賢人回鄉、鄉村工匠培育、鄉村好青年選培等重點任務,有計劃、有步驟實現到2025年全市培育鄉村產業帶頭人、公共服務專業人才、能人鄉賢、能工巧匠、鄉村好青年各1萬人的工作目標。
同時,《措施》立足新時代新征程,明確鄉村人才工作方向,完善33條鄉村人才支持政策,優化了16條保障工作舉措,引導各類人才下鄉創新創業,支持各類人才投身鄉村振興,積極把鄉村人才資源轉化為鄉村發展資源。《措施》系統部署了“青島拔尖人才”“青島市優秀鄉鎮農業技術人才”“最美基層農技員”“農業科技領軍人才”“大學生創業之星”“村村都有好青年”“鄉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十佳農民”等各種培優評先活動,發揮典型引路和標桿示范作用,引導更多人才投身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措施》還安排了“尋找鄉村振興合伙人”行動、萬名大學生招引計劃、“青禾”人才培養計劃、“思勰”農業高端人才體系建設計劃、鄉村振興英才培育計劃、鄉村振興“雛鷹”培育計劃、“集賢”工程計劃、“一村一創客”行動等一系列活動,優化提升一批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服務載體,奮力打造鄉村人才高質量發展新高地。
《措施》明確規定:通過定向培養、“青鳥計劃”等專場招聘、“返家鄉”等實訓實習、基層鍛煉等形式,推動大學生到青島市從事農業農村工作;納入高層次人才分類目錄的D類以上現代農業領域人才,可通過直接面試方式招聘進入事業單位;推進種養加能手技能培訓,實施農民技能提升行動,每年完成農民技能培訓1000人以上;獲評“鄉村振興英才”的人才,定向培養1-2名基層農業農村人才;各區市每年選擇2-3名有潛力的鄉村振興人才,列入鄉村振興英才觀察目錄,觀察期2年,經考核合格的,可直接列入鄉村振興英才評選目錄。
在分類施策方面,《措施》明確規定:分領域培養一批理論深厚、經驗豐富、技術精湛的農業杰出人才,納入體系的高層次人才,按照對應的人才類別享受對應的財政補助、配偶就業、子女入學等政策;設立“鄉村振興青年創業基地”“農業人才創業基地”,采取“政府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的方式,試點打造一批創業基地,配套建設農業實踐基地、辦公設施;對創辦個體工商戶等創業實體的,給予創業補貼6000元;對創辦小微企業的,給予補貼12000元,以及每個崗位2000元的創業帶動就業補貼,并享受農業和小微企業稅收減免政策。
在堅持市場配置方面,《措施》明確規定:對返鄉下鄉創新創業發展特色產業、精品民宿等新產業新業態的個人和小微企業,按規定享受不超過60萬元、3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管理期內的齊魯鄉村之星、現代農業類行業拔尖人才可申請無抵押、無擔保“人才貸”信用貸款,符合條件的鄉村好青年可申請“鄉村好青年貸”,額度不超過1000萬元;各區(市)鄉村之星、已出管理期的省市人才工程獲得者,申請貸款從事農業創新創業活動時,可根據申請人實際情況適當上浮貸款額度,最高不超過20%;對優質鄉村創新創業項目,將農業擔保費率降至0.8%以下。
在產才結合方面,《措施》明確規定:開展“裕農杯”鄉村振興創新創業大賽,建立健全以賽選才、以賽育才機制,評選青年、大學生鄉村創業之星、鄉村創業(致富)帶頭人等“農業創客達人”和優秀鄉村創新項目,對獲得稱號的人才和落地并實施轉化的優秀農創項目給予支持,在人才賦能、人才推薦上予以傾斜;到2025年農業農村創業基地達到5處,每個行政村有創客1名以上,農業創新創業人才保持在3萬人以上。
閃電新聞記者 辛鵬 孫楊 解俊 梁兆熙 萊西融媒 青島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