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23-03-04 18:27:03
原標題:望岳談|魯西高鐵交通新格局:面朝大海,速達京滬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原標題:望岳談|魯西高鐵交通新格局:面朝大海,速達京滬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周學澤
2月28日至3月2日,菏澤市組織招商引資隊伍赴上海、杭州、南京三地招商引資,先后走訪考察了部分企業和復旦大學,簽訂合作協議13個,計劃總投資181億元。
據參加這次活動的市委副秘書長、市現代醫藥港管理服務中心主任郝丕進介紹:這次他們到上海,來回都是坐的高鐵,在曲阜東站南下到上海,最快是4小時49分。
菏澤到上海“4小時49分”已經比較方便,但未來將更便捷。2020年《中共菏澤市委關于制定菏澤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 “十四五”時期,菏澤建成國家綜合性立體交通樞紐城市,形成“1小時濟鄭、2小時進京、3小時抵滬、4小時到達全國主要城市、12小時通達世界主要城市”的便捷交通圈,從根本上提升交通通達能力。
這其中,“3小時抵滬”,將比現在的“4小時49分”少用“1小時49分”,將通過即將規劃建設的滬太高鐵實現。
2月23日,蘇魯晉豫四省5市為滬太高鐵建設開了一個會。《菏澤日報》報道,日前,滬太高鐵通道(徐州—長治段)規劃建設協同推進會在江蘇省徐州市召開,菏澤市與徐州、濮陽、安陽、長治等市共商協同推進滬太高鐵通道規劃建設事宜。
會議指出,滬太高鐵起自鄭太高鐵長治市,途經豫北安陽市、濮陽市,魯西南菏澤市接入徐州鐵路樞紐,與既有京滬高鐵、徐宿淮鹽鐵路、鹽通鐵路、滬通鐵路等線路銜接,形成太原至上海的高鐵通道,是晉中、豫北、魯西南、蘇北等地區融入長三角經濟圈的重要依托。
記者觀察,滬太高鐵的規劃建設,加上此前已經開工建設的京雄商高鐵和年底將要通車的濟鄭高鐵以及處在規劃進程中的魯中高鐵,未來山東西部將形成“面朝大海,左手北京,右手上海”的高鐵交通新格局,其中“滬太”高鐵正是形成魯西“右手上海”的關鍵線路。
“面朝大海”則是指魯西借助魯南高鐵等實現了和沿海港口直通。2021年12月,(日蘭)高速鐵路曲阜至菏澤至莊寨段正式開通運營,將菏澤和沿海港口日照緊密地連接在了一起,對促進經濟發展意義重大。
今年年底,鄭濟高鐵將通車,聊城將借助鄭濟—濟青高鐵,實現和青島直通。年底,以聊城為軸點,將形成27分鐘到濟南、60分鐘到鄭州、90分鐘到青島的交通新格局。
聊城“面向大海”除了鄭濟—濟青高鐵這條北線,還有魯中高鐵這條南線。根據山東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魯中高鐵”通道在山東分為東中西三段,即:青島至京滬高鐵輔助通道—聊城至泰安至萊蕪至京滬高鐵輔助通道—聊城至邯鄲至長治。這條高鐵直通青島西海岸,而西海岸是青島港口重地,對聊城和魯西經濟發展具有特別意義。
“左手北京”是指借助京雄商高鐵的修建,讓聊城和菏澤都實現了和北京的便捷通達。2月,聊城市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聊城樣板動員大會上明確,雄商高鐵(聊城段)計劃完成年度投資25億元,加快推進全線征地拆遷工作,鉆孔樁、承臺工程全面展開,計劃2026年建成通車。這意味著4年內,聊城和菏澤都將實現和北京的直達,其中菏澤是“2小時進京”,聊城是“一個半小時到北京”。
魯西“面朝大海,通達京滬”的高鐵交通新格局,背靠的是黃河流域。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這個“背靠”越來越“厚實”,魯西縱深發展的腹地越來越廣闊。
2月23日上午,隨著長32米重825噸的箱梁精準地落在橋墩上,菏蘭鐵路(菏澤至蘭考)跨隴海鐵路正線上方箱梁架設要點施工圓滿完成。菏澤至蘭考鐵路線路設計時速350千米/小時,由莊寨引入河南省,途徑蘭考縣、民權縣接入鄭徐高鐵蘭考南站,河南段全長41.264千米,是魯南(日蘭)高速鐵路的組成部分。這意味著繼鄭濟高鐵將在今年底通車之外,日蘭高鐵菏蘭段高鐵完全竣工也不遠了。未來,借助鄭濟高鐵和隴海客專在鄭州交匯、借助日蘭高鐵和隴海客專在蘭考交匯,魯西的西大門可通達陜西、甘肅、新疆等地。
2月,《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突破菏澤魯西崛起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的通知》提出,構建綜合立體交通體系,構建內聯外通的客運軌道交通網和干支相連、專線延伸的鐵路貨運網。以“三年行動計劃”為契機,一個全新的魯西高鐵交通新格局,將一步步呈現在大家面前。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