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客戶端
2023-01-18 10:21:01
原標題:山東公積金“辦實事抓行風”|濟南“數字黃河鏈” 助力公積金跨域無證明通辦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原標題:山東公積金“辦實事抓行風”|濟南“數字黃河鏈” 助力公積金跨域無證明通辦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近日,隨著呼和浩特公積金中心區塊鏈“數字卡包”正式上線運行,“數字黃河鏈”又加入了新朋友,濟南住房公積金中心、省內沿黃公積金中心和呼和浩特市住房公積金中心實現了“鏈”上互通,標志著“數字黃河鏈”支撐“跨省通辦”場景應用取得新成效。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大力推進數字信息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上中下游、各城市群、不同區域之間互聯互通水平,促進人流、物流、信息流自由便捷流動”。近年來,濟南公積金中心主動融入和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推動公積金業務“跨域通辦”,提出的打造黃河流域骨干數字通道的建議,被列入山東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省際合作項目清單并加快推進建設黃河骨干數字通道,建成以公積金行業數據為基礎的“數字黃河鏈”,打通城市間信息壁壘,建立起高效的數據要素流通體制。
按照“濟南市-省內黃河流域城市-全國黃河流域主要城市”三個維度,分步實施“數字黃河鏈”建設。2022年1月份,濟南中心依托濟南市“泉城鏈”建成“公積金鏈”,以“數據可攜帶”為切入點,通過區塊鏈的不可篡改以及共識能力,為證明授權、證明流轉提供了真實可信的流轉通道。
在省內,2022年3月,濟南發揮牽頭引領作用,協調推進濟南建鏈經驗在省內9個沿黃城市市復制推廣。濟南、荷澤、濟寧、泰安、聊城、濟南、德州、濱州、淄博、東營公積金中心數據鏈上共享應用,繳存職工可依托“數字黃河鏈”獲取公積金異地繳存使用證明、公積金繳存證明、公積金貸款結清證明,實現業務跨區域“無證明”通辦。
在全國黃河流域,2022年7月-8月,濟南公積金由主要負責人帶隊分別赴西安、鄭州、呼和浩特、太原、西寧、蘭州、銀川公積金開展現場調研交流,協同推進共建共享共用“數字黃河鏈”。黃河流域省會城市中呼和浩特市、銀川已完成上線應用,西安、蘭州、西寧正在做落地前各項準備工作,鄭州、太原、成都均同意上鏈,正在加緊準備中,“數字黃河鏈朋友圈”正在不斷擴大。
另外,濟南中心多次赴住建部匯報“數字黃河鏈”建設情況,獲高度認可,并給予了實際支持。擬將在全國推廣應用的“公積金繳存使用憑證”接入“數字黃河鏈”。
從具體成效來看,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建立公積金數據共享應用新模式。“數字黃河鏈”在依托住建部數據共享平臺實現公積金數據共享基礎上形成有益補充,有效推進各區域政府部門數據開放,實現戶籍、網簽、不動產登記等信息同步上鏈、同步共享、同步應用。借助區塊鏈技術特性實現數據確權,通過將數據返還給繳存人,使數據隨身帶、隨時用、隨地使,建立起高效的數據要素流通制度。
提升公積金數據價值應用。通過客戶精準授權,支撐中心與銀行及其他政務機構的深入合作,實現公積金數據有序開放共享,有效促進政務數據和社會數據的融合開發利用,構建政府部門、社會主體和企業多方協同共治模式。截至目前,濟南中心合作各商業銀行推出了“公積金惠企貸”、“公積金租房貸”、個人消費貸等一系列金融服務舉措,累計發放貸款超過200億元。“公積金鏈+普惠金融”應用模式已在沿黃9個市推廣應用。
支撐多業務場景數字化升級。繳存職工通過“電子證明卡包”自助申領個人公積金資產信息,及身份證、結婚證、不動產權證書等政務數據,在辦理業務過程通過“掃碼”或“轉賬”的方式即可提交個人數據,實現“數隨人走、一碼通用”,支持數據鏈上融合應用,創新數字化服務模式,提高主動服務、精準服務、協同服務能力。目前職工可申請包括公積金信息在內的各類證明、證照及數據資源170余項,已完成個人公積金信息查詢12.69萬人次、賦能金融機構使用13.52萬次。
責任編輯: 李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