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22-12-30 10:22:12
原標題:2022,濱州經濟大盤穩中向好
來源:大眾日報
原標題:2022,濱州經濟大盤穩中向好
來源:大眾日報
□記者 王凱
通訊員 毛立東 報道
本報濱州訊 12月26日,濱州市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亮出2022年經濟工作成績單:3批134項政策清單,落實減稅降費政策112億元,經濟大盤實現穩中向好。前三季度,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占GDP比為9.4%,列全省第1位。1-11月份,規上工業營收總額突破9000億元,穩居全省第3位,增速連續7個月保持全省第1位;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連續22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本外幣存款余額增速列全省第1位;本外幣貸款余額增速列全省第5位;進出口總額增速列全省第5位。民生支出占比達78.9%……
新目標新作為、新藍圖新擔當。據濱州市委書記宋永祥介紹,濱州人站在世界、中國、山東“三張地圖”旁,跳出濱州看濱州、站在未來看現在,全市堅持以黨的建設為統領,以創新為引領,提出全面提升“八大品質”、建設更高水平富強濱州的奮斗目標。以解放思想為先導,創新開展“山東走在前,濱州怎么辦”解放思想大討論和“在濱州、知濱州、愛濱州、建濱州”主題實踐活動,引導干部扛牢責任、履職到位、轉變思維、把事干好,更加思上、思強、思進,推動濱州發生內生性變化、創新性發展,使濱州發展站在了新的更高起點。
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雙線統籌破局提效。全市上下果斷處置3月份疫情,高效應對10月份疫情,及時復盤優化調整策略,度過了疫情防控最困難時期。創新實施市級領導幫包產業鏈、企業、項目、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及具體服務對象機制,出臺3批134項政策清單,落實減稅降費政策112億元,經濟大盤實現穩中向好。
新舊動能轉換破冰提速,高質量發展效果呈現。濱州市部署實施“工業立市、實業強市”三年攻堅行動,連年躋身全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市”。傳統動能加速轉型,五大千億級優勢產業集群營收達9500億元,獲批輕量化鋁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輕量化鋁新材料產業集群列入省戰新產業集群;新興動能加速裂變,黃河科技產業園、再生鋁循環產業園、醫藥產業園、風電產業園等園區不斷壯大,“四新”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36.2%,列全省第2位;綠色動能加速崛起,成立新能源集團,組建百億基金,加快建設魯北(濱州)鹽堿灘涂地風光儲輸一體化基地,千億級新能源產業集群呼之欲出。
人才、教育齊飛并舉,科創賦能破繭提級。濱州市率先成立全省首個實體化運行的市級科創委,“五院十校N基地”科創格局更加夯實,“引育留用”科創人才加速匯集,“政產學研金服用”科創生態持續優化;職業院校專業產業匹配度超75%,職業教育濱州模式全國推廣;全社會研發投入占比達3.49%,連續兩年保持全省第1位;規上工業中有研發活動的企業占比達65%,列全省第1位;產業優勢、科技優勢、人才優勢正加速變成濱州創新發展優勢,產教融合型、實業創新型“雙型”城市步入全面深化建設新階段。
優化資源配置,深化改革破零提升。啟動實施改革“破零”工程,首批60項破零事項首創首發、亮點紛呈,9項改革工作獲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肯定性批示,新增國家級改革試點53項。“讓企業和企業家舒服”理念深入人心,“濱周到”品牌入選全國“政務服務優秀品牌”。企業上市梯次格局初步形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全面完成,市屬企業資產達1338億元。低效無效資源資產加速盤活,閑置十幾年之久的101總部基地項目重新啟動,主城區打通“斷頭路”15條,大批“沉睡資產”變為“創富活水”。濟高高速、沾臨高速建成通車,津濰高鐵、濟濱高鐵開工建設,北海、鄒平貨運鐵路專線開通,成功獲批國家千兆城市和中國(濱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全市基礎支撐和對外開放格局實現大躍升。
以人為本,民生福祉破難提質。1-11月份,全市民生支出占比達78.9%。實施基本公共服務提升工作攻堅,就業、社保、醫保、低保水平穩居全省前列。“三院”項目全部開診投用。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成為全省唯一全國養老服務先進單位。愛琴海、吾悅購物廣場開業運營,黃河植物園、全民健身文化中心加快建設,黃河三角洲交易中心、渤海公共實訓基地建成投用,一大批城市新地標拔地而起。民生實事全面完成,共同富裕全面加速,“品質民生”已經成為濱州閃亮名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