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報新聞
2022-12-29 11:38:12
原標題:逐夢萬里 向海圖強 山東港口日照港2022年貨物吞吐量突破5億噸
來源:海報新聞
原標題:逐夢萬里 向海圖強 山東港口日照港2022年貨物吞吐量突破5億噸
來源:海報新聞
繼山東港口煙臺港2022年貨物吞吐量突破4億噸后,山東港口沖刺全年滿堂紅再傳捷報,截至2022年12月27日,山東港口日照港年度吞吐量突破5億噸,同比增長6%,實現了新的歷史跨越。
這是山東港口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的生動實踐,也是落實“海洋強省”戰略的成果展現,充分體現了山東港口推進一體化改革、與日照市委、市政府共促高質量發展的顯著成效。
日照市委副書記、市長李在武,山東省港口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李奉利出席活動并致辭。日照市政府黨組成員、秘書長林杰,日照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公路事業發展中心主任卞云棟,日照海關黨委委員、副關長許崇龍,日照海事局黨委委員、副局長王強,日照火車站站長兼黨委副書記陳濤、日照出入境邊防檢查站黨委委員、邊防檢查處處長宋立、日照市港航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趙家峰,日照引航站黨委書記、站長于德水等出席活動。山東港口日照港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牟偉主持并作日照港生產經營情況匯報。山東港口日照港相關客戶代表、媒體記者、干部職工代表參加活動。
李在武在致辭中表示,這是向世界一流海洋強港加速邁進的新起點,也是深化日照與山東港口戰略合作、推動港產城融合發展的新起點,必將更好促進港區、園區、城區“三區互融”,加快建設黃河流域陸海聯動轉換、北方能源、港口型國家物流“三大樞紐”,實現以港興產、以產興城、港產城一體發展。希望山東港口繼續關注日照、支持日照港,把更多產業鏈、供應鏈、物流鏈、服務鏈項目放到日照,讓港口資源、樞紐優勢變成高質量發展的經濟流量、產業增量,攜手推動“日照號”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李奉利在致辭中表示,日照港吞吐量突破5億噸,是山東港口縱深推進一體化改革的又一豐碩成果。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國家戰略持續賦能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為港口發展注入了充沛動能;離不開日照市委市政府、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打造了以港興市、港城融合的典范樣板;更離不開廣大海港員工的鼓拼鼓闖、勇毅前行。未來,山東港口將錨定“走在前、開新局”,持續放大港口平臺功能和樞紐作用,積極培育現代航運綜合服務體系,加快推動“三區互融”,助力日照市譜寫現代化海濱城市建設新篇章,為服務全國全省發展大局貢獻更大力量。
進階之路——光榮與夢想
實現新的億噸跨越,日照港僅用了三年時間。而這三年,恰恰是在國際局勢復雜多變、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宏觀經濟下行等多重考驗下,山東港口推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三年。因此,日照港這份成績單確實來之不易。
回顧日照港的進階之路:2006年吞吐量突破1億噸;2010年、2013年跨越兩個億噸臺階;2019年,山東港口成立,日照港吞吐量突破4億噸;2022年吞吐量一舉突破5億噸,成為全球最年輕的5億噸大港。
5億噸的吞吐量可謂成色十足。2022年,日照港8個貨種過千萬噸,7個貨種居全國首位,是全球重要的能源和大宗原材料中轉基地,全國最大鐵礦石、大豆、木片、原木、石油焦進口港,全國最大焦炭中轉港,全國第三大原油中轉港。
集裝箱完成580萬標箱,比2019年增長29%,集裝箱量位居全國沿海港口前10位,“南來北往日照港”品牌越擦越亮。
鐵路拖運量突破1億噸,每年增長近1000萬噸,居全國沿海港口鐵路首位,建成全國首個路港集疏運指揮中心,月度日均裝車最高突破4000車,瓦日鐵路全年調進量2580萬噸,是2019年的近四倍。
航線通達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余個港口,開通內外貿集裝箱航線49條,覆蓋國內主要沿海港口及日韓、東南亞等國,港口輻射范圍不斷擴大。
三年新建成泊位7個,新增通過能力4700萬噸,新增硬化及臨時堆場360萬平方米,新增原油倉儲能力160萬立方米,港口能級持續提升。
改革之路——一體化改革發展動能澎湃
5億噸的跨越,不僅僅是發展“量”的變化,更是“質”的飛躍,而推動這種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就是加快融入一體化改革發展。
在山東港口世界級大平臺上,日照港逐步從區域性港口“窠臼”中跳出來,有了視野更寬、格局更大、空間廣闊——
與兄弟港口、板塊集團“兵團作戰”、組團出海,全面推動業務一體化運營,做大做強內部轉水業務,強化生產資源共享,打造全國大宗散貨“最大市場”,為上下游企業提供“最強服務”,聚合效應進一步釋放。
海向陸向雙向拓展,強化與戰略客戶合作,主力貨種持續上量,內貿集裝箱樞紐港地位進一步鞏固,服務能力、鏈接能力不斷提升,“朋友圈”越來越大。三年新開發客戶624家,刷新各項生產作業紀錄747次。
聚資源闖新路,圍繞產業鏈、區塊鏈想辦法、出實招,激活新業態一池春水,充分發揮“碼頭+物流+金融+貿易+航運”一體化服務效能,形成“端到端”的全程物流體系和覆蓋全產業鏈的金融服務體系。
協同日照市搭建平臺,做大港口經濟,加快構建帶動力大、貢獻度高、競爭力強的港產城融合發展模式,助力城市精彩蝶變。2020年以來,與日照市共同實施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推進港城一體化聯合招商,招引腹地更多企業來日照投資興業,港口對城市貢獻額逐年上升,打開以港興產、以產興城、港產城一體發展的廣闊天地。
改革發展給日照港帶來的變化不言而喻。從服務國家戰略看,依托山東港口海陸十字交匯點大平臺,在“雙循環”和多重政策疊加賦能大背景下,日照港作為“一帶一路”重要樞紐港的地位將進一步凸顯;
從服務全球產業鏈看,日照港作為全球重要能源及原材料中轉基地,必將吸引更多生產要素加快聚集;
從服務地區經濟發展看,日照港作為日照市最核心的戰略資源、最重要的發展平臺、最亮麗的城市名片,其地位和影響力將更加突出。
創新之路——大宗干散貨智慧綠色示范港口活力奔涌
佇立日照港石臼港區南區智能運營中心頂層,石臼港區盡收眼底,在這里,30余臺裝卸設備和50余公里皮帶流程全部實現無人化作業,成為這座碼頭最濃縮最精華的核心引擎。
日照港的發端在大宗干散貨,優勢在大宗干散貨,未來依然在大宗干散貨。2022年8月25日發布的《國務院關于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 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指出“支持日照港建設大宗干散貨智慧綠色示范港口”。
一年一個臺階、一年一個飛躍,關鍵一招,就在創新。
日照港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一路大刀闊斧、高歌猛進,全力推進生產布局調整、業務流程再造、管理體制創新、基建體系重構,創造了多個“全球首個”“全國首個”“全國第一”,成為港口制度創新、流程創新、科技創新策源地,示范作用持續顯現。
在實施5類30項改革的基礎上,日照港按照“一體化營銷、區域化生產、集約化管理”思路,穩步推進2類10項改革,構建流程化智慧化的業務新系統、專業化集約化的管理新體制,建立起由點及面,從局部到整體,全領域、全流程的“大循環”。
建成全球首個順岸開放式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為全球港口提供了傳統碼頭改造升級為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的“中國樣本”,船時效率提升26%,堆場作業箱量占比超50%。
實施石臼港區南區智慧綠色大宗干散貨作業區流程化改造,聚力實現設備無人化、系統智能化,打造“全國港口散貨作業智慧綠色新標高”,年作業能力達1億噸。
建成全國首個退岸還海修復整治工程“海龍灣工程”,修復整治岸線總長度1882米,形成沙灘約46萬平方米,昔日煤碼頭變成風景宜人的“金腰帶”。
建成全國集成化程度最高、技術最先進的智慧綠色“散改集”工藝系統;打造沿海港口首臺自動駕駛內燃機車,填補我國港口鐵路自動駕駛機車技術研究空白;投用日照港科技大樓,打造全國沿海港口“零碳排”辦公典范;開展“美麗港口”行動,新增綠化面積43萬平方米;加大能源結構調整,生產作業清潔能源占比達51%以上……
站在5億噸的全新起點,山東港口日照港將在山東省港口集團黨委的堅強領導下,以更加昂揚的奮斗姿態,為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助力區域經濟發展發揮更大作用、做出更大貢獻!
初審:何泉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