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半島網
2022-12-16 11:45:12
原標題:前11個月青島賣了11萬套新房 高端盤唱主角有樓盤套均成交價1.3億
來源:大眾報業·半島新聞
原標題:前11個月青島賣了11萬套新房 高端盤唱主角有樓盤套均成交價1.3億
來源:大眾報業·半島新聞
半島全媒體記者 江海峰
2022年行將結束,各大房企都在鉚足勁沖刺全年業績。盡管關于房地產的利好政策接踵而至,但市場端仍表現得不夠積極。截至11月的數據顯示,今年青島已成交約11萬套的新房,較去年同期仍有較大差距。房企方面,海信地產、融創中國、中國金茂位居銷售金額排行榜前3名;新房成交量排行前10名的榜單中,高端項目仍唱主角,改善級以上市場信號仍明顯。
數據:前11個月賣了11萬套新房,同比下滑
11月本就是慣例的樓市銷售淡季,疊加疫情影響,市場觀望情緒較為濃厚,成交量也受到較大影響。
據卓易數據統計,青島11月新建商品房成交6348套(不含退房房源),成交總面積為73.63萬平米,成交總金額為111.67億元,環比分別下降13.11%、18.73%、18.39%;同比分別下降28.51%、28.94%、26.69%。
再來看前11個月的情況。今年1~11月,青島新建商品房成交111923套(不含退房),成交面積1324.13萬平米,成交總金額2011.52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1.23%、8.9%和8.84%。
前11個月,青島新房成交量前三位分別為西海岸、城陽和膠州。其中,西海岸成交34588套首居,約占全市31%(僅原膠南的成交量便占全市約23%)。成交主力為融創中心、融創阿朵小鎮、瑞源名嘉荷府、融創影都壹號、青島東方影都;城陽區(含高新區)成交21517套,排在第二位,成交主力為中歐國際城組團、騰訊雙創小鎮、綠地國科健康科技小鎮、和達智慧生態城和蔚藍創新天地;膠州市成交15962套,仍然排在第三位,成交主力為花樣年碧云灣、龍湖昱城、榮盛錦繡外灘等。
從區域數據來看,青島市場依舊處于“分化時代”,影響到整體成交數據也影響到房企的戰略投資版圖,且出現了分化中的分化:有經濟配套要素和人口支撐性的主城區相對安全邊際相對高,但界面新、配套好的片區更受關注;泛主城區的西海岸核心和城陽相對樓市平淡。
房企:兩家房企成交過百億,本土房企表現強勁
面對多變的樓市格局,各房企也在不斷調整自己的拿地及推盤節奏。縱觀今年1~10月各房企的成交金額排行榜,我們不難發現:一些前些年表現強勁的全國性房企,名次正在倒退;一些拿地積極的青島本土房企,正開創出新的格局。
本年度前9個月的時候,青島出現了融創中國和海信地產2家百億企業。10月海信成為TOP1,但頭部斷檔嚴重,第二梯隊差距縮小。截至11月,海信地產仍為領銜企業,其前11個月成交總金額為128.24億元。這主要受益于嶗山取消限購,4個位于嶗山的項目網簽明顯。其中,海信君瀾成交42.41億元,海信依云小鎮成交17.36億元,海信國際中心成交11.62億元,海信璞悅成交8.55億元。融創中國退居第二位,共計成交118.26億元,商辦項目占比59%,5、6月份集中簽約貢獻大。其中,融創中心成交25.74億元,阿朵小鎮賣出18.62億元,融創影都壹號15.63億元,騰訊雙創小鎮14.59億元,青島東方影都14.51億元,嶗山融創壹號院9.49億元。中國金茂則憑借70.07億元的銷售額,繼續排在第三位。其中大云谷金茂府貢獻45.85億元,第二座金茂府——中歐金茂府貢獻7.68億元。
從成交金額排行榜來看,本土幾大品牌房企憑借去年強勢拿地,貨源充足,表現十分強勁。前10位中,本土房企占4席。其中,海信地產成交128.24億元,排在首位;君一控股成交60.35億元,排在第4位;和達集團成交49.57億元,排在第7位;青特置業成交44.13億元,排在第9位。
樓盤:嶗山高端盤成交熱,市場向改善靠攏
今年1~11月,青島新建商品房成交金額前10名的單盤,累計銷售合計約284.4億元。其中除西海岸的融創中心和阿朵小鎮外,8個項目均來自主城區,且嶗山區最多,占5個。可見青島樓市依舊分化明顯,配套齊全、有人口支撐的主城區相對穩定。
成交金額前10名的商品房項目中,大云谷金茂府以45.85億元的成交量排在首位,項目同時跨越嶗山、市北和李滄三個區;海信君瀾成交42.21億元排在第二位;銀豐玖璽城成交30.92億元,排在第三位。
從成交金額前10名的項目來看,主城區上榜的產品均為高端項目,總體呈現大面積段、高單價、高總價的特點,市場持續向改善市場靠攏。
具體來看,大云谷嶗山金茂府網簽的1052套新房,套均成交金額約為435.84萬元,套均成交面積約為146.63平米;海信君瀾成交256套新房,套均成交金額約為1656.64萬元,套均成交面積約為215.54平米;銀豐玖璽城成交的260套新房,套均成交金額約為1189.23萬元,套均成交面積約為189.50平米;佳源華府成交新房360套,套均成交金額約為786.39萬元,套均成交面積約為165.38平米;綠城理想之城共計成交新房653套,套均成交金額約為379.63萬元,套均成交面積約為136.74平米;SIIC上實中心成交新房37套,套均成交金額約為6500萬元,套均成交面積約為2199平米;魯信海曙云霞成交新房18套,套均成交金額約為1.26億元,套均成交面積約為691.94平米;金地華章成交新房469套,套均成交金額約為301.29萬元,套均成交面積約為129.48平米。
業內:未來一年交付能力考驗房企
從數據可以看出,各種利好政策的刺激,并未從總體上刺激到樓市成交量的提升,整個市場仍呈現出一股低迷的狀態。但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限購的放松,嶗山和市北一些改善級以上樓盤的銷量持續走高,尤其是嶗山的一些高端樓盤,銷量一直處于全市領先地位。這說明,主城區核心地段的品質樓盤,在購房者心中仍是保值升值的標桿。”青島房產網紅天團特邀專家張斌說。
據卓易數據統計,青島新建商品住宅市場的分化也愈發明顯。主城區的住宅去化壓力相對較小。受限購放松影響,嶗山高端項目網簽量增加明顯,尤其面積和成交總價增加明顯,去化周期降至17個月;原市北的去化周期目前僅有13個月,老四方的去化周期約為15個月,李滄的住宅去化周期也只有14個月,但接下來,東李正出現大量的供應。
“從這個數據來看,未來主城區的房子庫存壓力并不大,依然不愁賣,預計價格也會相對比較堅挺。主城區改善級以上的樓盤,在未來一年里仍將是成交主角。而東李出現的大面積供應,多數為改善級樓盤,未來一年里,這里將成為改善人群的主要置業片區。”青島房產網紅天團特邀專家王玟琳說。
兩位專家表示,樓市下行周期內,“強者恒強、弱者無息”的情形將繼續上演。真正有實力的房企,仍將是拿地和供應主角,也將順理成章站在銷售排行榜的前列,保證企業良性循環,反之亦然。“但對于當下的市場來看,購房者越來越關注交付能力,這在未來一年里,也將成為考核房企實力的一個重要標志。”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