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山東網
2022-09-20 20:57:09
原標題:以“會”為媒,推動文旅產業新躍升
來源:大眾日報
原標題:以“會”為媒,推動文旅產業新躍升
來源:大眾日報
金秋結碩果,第三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首屆中華傳統工藝大會落下帷幕
以“會”為媒,推動文旅產業新躍升
丹桂飄香,喜看金秋結碩果。9月19日,為期5天的第三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首屆中華傳統工藝大會落下帷幕。展會期間,展商展區火爆,關注力度空前,吸引文旅項目投資,推動文旅產業發展,真正把文旅博覽會辦成“產品大賣場、技藝大體驗、文化大觀園”,真正辦成“文化的盛會、人民的節日”。
文旅博覽會上,手造吸引了眾多觀眾目光。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依文·中國手工坊、榮寶齋……眾多頗具特色的中華文創品牌展出了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來自法國、尼泊爾、加納、土耳其等20個國家的手造精品及特色文化產品集中亮相,讓觀眾領略全球不同的文化風情。
好客是真情,好品憑厚道。從國際手造、中華手造到山東手造,博覽會集中展現手造魅力,系統搭建轉化高效平臺。展會現場,泰安玉石、臨沂草柳編、德州紅綠彩陶瓷、菏澤牡丹工筆畫、聊城東昌葫蘆、濱州布老虎、濰坊風箏……山東16市的手造好品云集,一展“好客山東”“好品山東”豐厚的文化底蘊,綻放“山東手造”之美,激發文旅產業新動能。
軟陶泥塑的唐宮美人從“畫”中走來,撫琴飲茶,惟妙惟肖。此次博覽會,斬獲首屆“振興傳統工藝·魯班杯”大賽全場大獎的“泥塑古畫”,分別在大賽特設展位和淄博展位兩處參展,迅速“出圈”。“這次參展非常提振信心,不僅讓更多人了解軟陶泥塑這種手造,各種文旅合作項目也紛至沓來,為我們開拓新市場打下基礎。”淄博小蝦米陶藝負責人王芝說。
如何把“指尖技藝”轉化為“指尖經濟”?首屆“振興傳統工藝·魯班杯”大賽頒獎典禮、2022中國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峰會、大河匠心——首屆沿黃傳統工藝高峰論壇、中華手造發展峰會、全省優秀舞臺劇目展演、C20城市文創產業合作發展聯盟手造主題日活動、“泰山設計杯”文化創意設計大賽歷屆獲獎產品體驗周及手造創意集市活動……博覽會上特色活動與特色論壇百花齊放,專家學者、企業家、手工匠人齊聚現場,共同探討文旅融合前沿成果,品評手造行業發展趨勢,探索手造賦能文旅產業發展新路徑。
目前,全省手造企業和經營業戶已達119萬家,直接從業人員350余萬人,全省183家商超、305家酒店、10個高速公路服務區、104個A級旅游景區、24個旅游休閑街區、39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15個旅游民宿集聚區陸續搭建起手造展銷、體驗、互動專區,一批重點手造企業、手造項目、手造園區、手造產業群正在蓬勃興起,“山東手造”已成為推動傳統工藝蓄勢破圈、文旅產業發展的新增長點。
點一杯咖啡,配一塊“魯班鎖”甜品,這是“工美手造”設計師品牌店的“匠心魯班”套餐。在山東手造展示體驗中心,來自“工美手造”的國家級文創產品、歐洲設計師產品、獨立設計師產品及青年手造等產品紛紛落地,“展示+售賣+體驗+研學”專區,游人如織。
“年輕人為傳統工藝的繼承與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現代手工藝學院副院長惠巖說,本次博覽會是一次青春力量的“兩創”實踐,是一次“手造”內涵與發展的探索和交流,具有人才力量、設計思想、協作機制等多方面的實踐意義。
當前,文旅行業的數字化轉型遇到不少難題,如何破局并取得創新發展?本屆博覽會落實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特別設置文化數字化展區和文旅智能裝備展區,匯聚一批頭部數字企業引領帶動,搶抓文化產業數字化發展機遇,拓展文旅融合的數字化新陣地。
商湯科技在展會現場結合齊魯文化特色,以游戲互動為主線,通過AI+AR技術將“一山一水一圣人”融入場景劇情,帶領現場觀眾“遨游”齊魯大地浩瀚美景;科大訊飛將全球中文學習平臺帶至博覽會現場,多款“明星產品”驚艷亮相,有效滿足用戶在旅游等場景中的跨語種交流需要;億航智能,帶來了“網紅”自動駕駛飛行器,該技術為低空旅游提供了智能便捷的解決方案……這些數字潮品與智能裝備,助力實現文化與數字、旅游與數字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融合,以優質數字文化和旅游產品引領文化新消費。
“文旅行業要做到‘新瓶裝新酒’,首先要用‘新瓶子’實現形式上的煥新,然后再裝上新酒,即發揮虛擬數字的強項,以沉浸式的互動和游戲化的敘事,為用戶帶來文化新體驗和新價值。”阿里巴巴云游戲事業部 (元境) 副總經理龍志勇說,“本次參會,我們結識了山東省內的多家生態合作伙伴,未來在文旅數字化、手造元宇宙等方面將進一步展開深入合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