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煙臺日報
2022-09-12 08:45:09
原標題:拉近煙臺與高鐵時代的距離
來源:煙臺日報
原標題:拉近煙臺與高鐵時代的距離
來源:煙臺日報
YMG全媒體記者 楊春娜 通訊員 常文浩 攝影報道
見到張東林時,他正蹲在路邊,隨手撿了幾根木棍做演示,跟同事討論全站儀上監測到的數據。
張東林是中鐵上海局濰煙高鐵6標三分部總工程師。對很多人來說,中秋節是闔家團圓的日子。對張東林來說,這一天是濰煙高鐵福山特大橋跨雙龍路現澆連續梁開始澆筑的日子。他一早就來到了福山區王懿榮大街與雙龍路路口,橋上橋下來回好幾趟,手機上步數一早就過萬。
濰煙高鐵6標三分部轄區內18.8公里長的高速鐵路穿山越嶺,包括13座橋梁、2座隧道。張東林作為總工程師,負責此段高鐵建設的路基、橋梁、涵洞等每一項施工工序的安全質量管控以及現場各項施工疑難問題的解決。從路段內的濰煙高鐵打下第一樁,到一座座墩柱、一榀榀橋梁架設,再到一座座隧道貫通,他的身影總是出現在最需要的地方。
濰煙高鐵工程6標正線長37.693公里,其中由中鐵上海工程局承建的福山特大橋長度8.147公里,為雙線特大橋。作為濰煙6標創優工程,線路橫跨王懿榮大街主干道、天然氣管道、留公河、內夾河,在施工過程中面臨工期緊張、安全風險高、環保標準嚴格等因素。張東林邊跟記者介紹,邊來到全站儀旁,跟檢測人員對數據進行核對,其中有一項指標稍有偏差,張東林和幾位技術人員連忙現場進行討論調整。“技術是鐵路建設的基礎,每一項關鍵工序都要進行檢查,出現問題及時解決。”張東林說,每一項工序都精準,才能保證高速鐵路的安全可靠,才能帶給市民平穩順暢的出行體驗。
在張東林和同事們全力以赴的努力下,濰煙高鐵福山特大橋跨雙龍路現澆連續梁順利澆筑。“這是福山段的最后一座現澆連續梁。”看著正在澆筑的橋梁,張東林感慨地說。
今年是張東林在中鐵上海局工作的第12年,每一年的中秋節他都是在工地上度過的,12年里他出現在多條高速鐵路的建設現場。來煙臺將近三年時間,他僅回家過兩次,像春節、中秋這樣的傳統節日,他也只能通過視頻電話,跟家人“云端團聚”。
挖掘機長臂揮舞,起重機長臂當空,工程車來回穿梭,切割機與模板的摩擦聲、鐵錘與腳手架的敲打聲不停……這個中秋假期,濰煙鐵路煙臺段施工現場到處都是繁忙景象。建設者們爭分奪秒,克服困難,每一項工序都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高效優質完成,每一項工作都在沿著預定的計劃推進。
濰煙鐵路是山東省重點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對補齊膠東半島地區高速鐵路發展短板,構建膠東半島環狀高鐵網,推動膠東經濟圈一體化,打造軌道上的半島城市群,具有重要意義。“從高鐵開建的那天起,我們就進入了全年無休的工作狀態。累是真累,但是也發自內心感到自豪。”張東林笑著說,工作12年來,每一條高速鐵路的建設,都承載著當地百姓的期盼,“就像是咱煙臺的濰煙高鐵,我們在施工的時候,經常有周圍市民來圍觀,問我們啥時候完工,我們能體會到他們眼神里的期盼。這也是我和同事們堅守的最大動力。”
這個假期,無數建設者們用火熱的激情,拉近了煙臺與高鐵時代的距離。
奮斗者,是幸福的
奮斗是推動時代前進的動力,奮斗也是實現自身成長的階梯。
這個中秋節,記者在高鐵、快速路等重點項目施工現場,看到無數奮斗者堅守的身影。他們有著相似的畫像:曬得黝黑的臉龐,稍顯疲憊卻又精神滿滿的眼神。他們不善言辭,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值得”。
勞動最光榮,奮斗最幸福。從他們的言談舉止中,記者看到了“幸福”的模樣。奮斗者以自己的職業為榮,他們默默耕耘,用汗水和智慧詮釋著永恒不變的真理:幸福的生活是奮斗出來的。正是他們的奮斗和奉獻,創造著我們的幸福生活,也成就著自身的價值。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