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時報
2022-09-10 14:37:09
原標題:濟南十一中:一批好老師成就一所好學校
來源:濟南時報
原標題:濟南十一中:一批好老師成就一所好學校
來源:濟南時報
進入濟南十一中,應該成為一名怎樣的老師?濟南十一中黨委書記、校長邵晉波帶領老師們找到“感恩·勵志·成長·責任”這個教育主題,在“培養什么人”上為十一中人找到出發點和落腳點。有了方向,怎么干?邵晉波以身示范,用實干、擔當為老師們領航,2022年5月,濟南市委、市政府下發《關于表彰濟南市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的決定》,邵晉波榮膺“濟南市先進工作者”稱號。
一位正能量的校長必然會帶出一支正能量的團隊。濟南十一中的老師是什么樣子?他們“以愛為基”,讓校園里寫滿溫暖與感動;他們“以生為本”,在學生的成長路上甘做“腳手架”;他們“以干為要”,勤勉、奉獻,一批優秀的教師、干部在十一中的沃土上成長起來,成為濟南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力量。一支“播撒愛與感動”的隊伍
很多照片記錄著十一中校園里“園丁”們的故事。
早上6:00,天麻麻黑,邵晉波辦公室的燈已經點亮,寒冬、盛夏無一例外,“一日之計在于晨”是校長給十一中校園做出的示范。教學樓里,班主任們全天候在線,給學生講題、與學生談心,臺上臺下不停歇的腳步記錄著他們對學生的陪伴。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時,依舊可以看到校園里師生探討的身影。
“培育學生,十一中的老師需要付出更多的心力與汗水,如果談及奉獻和付出,每一位十一中老師身上都有一個感動的故事。”邵晉波說,這也是為何近年來,十一中孕育出“感動校園十大人物”這個獎項的原因。
2020年、2021年,連續2年,濟南十一中高一5班的班主任時婭入選了學校的“感動校園十大人物”。帶班,還是英語學科的老師,時婭的課時多,教學任務與班級管理任務都很繁重,但她任何困難都能克服,在教書、育人上一絲不茍,為的就是給學生們提供最好的教育。“我做的都不算什么,十一中的老師們都在這么做。”自己的所做感動著校園,而時婭說,她覺得自己應該更努力,是因為她也被身邊的人感動著。
濟南十一中副校長滕巖,是經常被十一中老師提及的“感動”二字的代言者。“她瘦瘦的,能量卻很大。”老師們看到,滕巖管理事務繁忙,卻依舊在教學上不打折扣,對待學生非常有耐心。遇到學生前來問問題,不管是不是她教的班、她教的年級,一律細心作答。在滕巖的辦公室,也經常能看到她給特長學生們“開小灶”,補強數學課。“不用學生來主動找她,她會主動找學生,她希望讓所有的孩子都能以最好的成績從十一中走出去,哪怕有一點希望,她也會全力去做。”在邵晉波看來,滕巖身上的這股韌勁正是十一中老師身上獨有的寶貴品質,在日復一日的平凡崗位中鑄就偉大。
“對教書育人的熱愛可抵歲月漫長。”很多踏進十一中大門的人都會被這樣一群有著教育初心與情懷的隊伍所感動,正是有了他們,校園里才寫滿了溫暖與愛的故事。一支“與學生共成長”的隊伍
有著對教師這個職業的熱愛與初心,優秀的教師還應該不斷思考、學習、提升,把學生的期待融入自己的使命,成為與學生相伴成長的人。
在濟南十一中老師身上,你會看到他們“以生為本”的純粹:“學生需要什么,我們就教什么,且全力以赴做到極致。”
今年暑期,在山東省第十五屆中學生運動會上,健美操團隊的亮眼表現讓所有人都看到了濟南十一中學子的實力與風采,濟南市教育局也專門向濟南十一中發來喜報,為健美操團隊取得歷史性突破的優異成績,及他們為濟南代表團所做的重要貢獻點贊。
健美操是濟南十一中的王牌項目,人們能看到的是臺上學子展現出來的專業與高水準,看不到的是這些選手全部是零基礎,“高光”背后是由老師手把手鍛造而來。托舉他們的,是濟南十一中健美操教練傅紅梅。
“足球專業出身的健美操教練,你可敢信?”傅紅梅這么介紹自己。26年前,大學畢業來到濟南十一中當老師時,傅紅梅所學的專業是足球。隨著學校的發展,以及基于學生的學情,足球已經不再是適合學生的一條升學路徑,2007年,傅紅梅開始了自己的轉型,也開始了她在健美操教學事業中的“創業”。
半路出家,就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很苦、很累,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傅紅梅說,支撐她的沒有別的,就是一切為了學生的信念感。“要對得起學生喊的一聲‘老師’,要把他們送出去!”
在健美操教練的路上一走就是15年。身邊的人看到傅紅梅每年只有春節的5天假期,疫情期間,她也不停歇,通過線上多種方式盯著隊員們訓練;身邊的人也看到傅紅梅在自己有傷病、家人需要照料時,依舊“不下火線”。傅紅梅的家人說,她已經把健美操訓練融到了生命里,家人們也很支持她:“幫助孩子們考上了大學,給國家培養了更多好青年,你也立功了!”
用心會澆灌出碩果。15年來,十一中健美操隊成績“開掛”:獲得11次市賽特等獎,9次省賽特等獎,3次國賽特等獎,2021年以絕對高分斬獲山東省學生健康活力大賽“所有項目第一”的優異成績;獲得第十一屆山東省全民健身運動會冠軍、第二屆青少年健身操舞技能大賽冠軍……有近百名學生先后考上知名體育大學。今年,傅紅梅入選2022年濟南市教書育人楷模。
一專多能、全心全意為學生賦能,濟南十一中有很多位“傅紅梅”。辯論賽隊的指導老師起初只是普通的學科老師,如今他們隨著辯論賽隊一起成長,很多已經成為專家;學校在新高考政策下成立的綜招教師團隊,也是從普通的學科老師中“組隊”,這些老師有的已經達到可以開專家講座的水準。
一支與學生共成長的教師隊伍,是濟南十一中不斷創造奇跡的內生力。一支“人才競相綻放”的隊伍
辛勤的耕耘必然會帶來人才的成長。濟南十一中的教師隊伍臥虎藏龍,各類優秀的教育人才成長起來,成為濟南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力量。
今年8月份,濟南市教育局發布了《關于公布濟南未來卓越教師成長共同體第一期成員第四期濟南名師建設工程和第三期濟南優秀教育管理者建設工程人選名單的通知》, 濟南十一中閆冬入選第一期濟南未來卓越教師成長共同體,李琦玥、李艷、丁姝婷入選濟南市教育局第二期優秀年輕干部培訓班,李劍入選第四期濟南名師建設工程,張克儉入選第三期濟南優秀教育管理者建設工程。
“名師、優管、年輕干部、卓越教師……每一項濟南十一中的老師們都沒落下。”邵晉波說,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十一中在教師隊伍建設上的成果。
今年是閆冬在十一中工作的第十年。不斷精進自我、抓住每個時機提升自己是閆冬對自己的要求。閆冬說,十一中也提供了她迅速成長的土壤,校內教研、校外交流,讓她在入職4年的時候就獲得了“部級優課”。近年來,閆冬挑戰不同崗位,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在教導處兼職后發現自己工作更有條理了,處理事務也非常有效率。”入選濟南未來卓越教師成長共同體,閆冬說她感到了“人外有人”,高站位與寬視野的平臺讓她期待有更高的提升。
“勤思善學,喜歡創新”是老師們對濟南十一中團委書記李艷的評價。大量讀書,勤于實踐讓她的“好點子”一個接著一個。在“空中課堂”教學模式上,她調研線上、線下教學特點及存在的問題,摸索出“混合教學模式”并應用于英語課堂,這項成果形成研究報告,成為山東省“十三五”課題研究基礎。在發展學生干部上,她與老師們一起建立“選管用”機制助力學生發展,2022年,十一中11位學生干部獲得市級以上榮譽。
“有困難就找張主任!”學生發展部主任張克儉是年輕老師們的主心骨,抗壓能力強、處理問題有智慧,這些優點的習得都是源于張克儉在20年的工作中腳踏實地的耕耘與不計回報的付出。在老師們看來,張克儉工作能力強,人品、師德更是沒得說。“他默默奉獻,不計較個人得失,樂于助人,把自己懂的、會的都無私傳遞給他人。”
敬業、勤勉、實干的氛圍,讓十一中人才濟濟。在邵晉波的帶領下,一群“精于教書,善于育人,勇于創新,甘于奉獻”的教師隊伍形成強大的“牽引力”,帶領著學校駛向更美好的未來。(濟南報業全媒體記者趙世彩通訊員楊瑩)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