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報新聞
2022-09-07 23:32:09
原標題:海報觀察|山東中小學生“勞動第一課”開課 勞動課正式納入課表后怎么上?
來源:海報新聞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陳洋洋 濟南報道
2022年,中國的勞動教育迎來了一次重要改革,教育部印發《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小學生要學煮飯燉湯、種菜養禽、維修家電……從2022年秋季學期起,多種勞動技能將納入課程,引發社會關注。
9月初,山東中小學、幼兒園迎來開學第一周。從9月1日起,各地多所學校紛紛將勞動課納入新課表,開學第一周,各學校“勞動第一課”已紛紛開課。
記者采訪發現,新學期的“勞動第一課”中,不少學校把課堂搬到了“田間地頭”,還有不少學校打造了專門的勞動課廚房,一開學就教起了家常菜和木工、電工等技能,還有許多學校趁著中秋節臨近,在勞動第一課上教孩子們做起了手工月餅。
教育的任何一項改革都牽動著千萬家長的心。新學期,山東各學校如何繼續創新,如何努力破解場地難題,如何將勞動教育辦成特色課,“勞動教育”改革之路該怎么走?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做了深入調查。
山東高密市經濟開發區小學將開學“勞動第一課”搬到校園農場的田間地頭。李海濤 曹穎 攝
新課表上的“勞動第一課”
“太開心了,這學期有勞動課!”9月5日上午,山東師范大學附屬小學的宋思諾在自己的新學期課表上,發現多了一節勞動課。宋思諾非常高興,終于迎來了期待已久的勞動課。
記者走訪該校多個年級,發現課表上勞動課程都已設為獨立課程。以一年級一班為例,新學期的勞動課設在周三下午第二節課,和語數外音體美等課程共同出現在課表上。
“我非常喜歡勞動課,我們學校早就有勞動教育,我學會了做西紅柿炒蛋等菜,非常有成就感!現在勞動課成了一門獨立課,我更加期待了!”山師附小六年級學生李佳霖說。該校教務處主任李洪燕介紹,目前,學校勞動課已經開課,正在進行課程設計的細節完善工作。
濟南各學校的勞動課表,僅僅是山東的一個縮影。在山東的濰坊、青島、聊城等各地,一開學就迅速把“勞動第一課”開了起來。
在青島市青山路小學,勞動課已開課。“作為家長我很高興,我家孩子從小在家沒怎么干過家務活,希望今后孩子能養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該校三年級家長李先生告訴記者。
“現在教育部門重視孩子勞動教育是好事,家長支持勞動課納入新課程。”濰坊金馬公學三年級家長王女士告訴記者,女兒的學校很重視勞動教育,今年暑假還布置了不少勞動作業,女兒在家做菜有模有樣,看到女兒的成長,作為家長非常欣慰,希望新學期勞動課開起來后,女兒能學到更多的勞動技能。
“我們學校新學期一周一節課。新學期勞動課地位明顯上升了!”聊城北大培文學校一位老師告訴記者。
教育的每一項改革都是家長心中的大事。勞動課進課表背后,是山東各學校對于勞動教育的深入改革和嘗試。
記者了解到,在山東各地將勞動課納入課表前,許多學校都已經對學生們進行了勞動教育。許多小學的孩子們早已經開始學習做菜和家務,有的甚至學會了木工和維修家電。
課堂搬到“田間地頭”
勞動教育改革不是圖一時的熱鬧。
一堂堂開在九月的“勞動第一課”,也許正是山東各學校勞動教育改革的一個縮影。開學前后,山東有不少中小學就提前把勞動課搬到了田間地頭。
“我們的新勞動第一課很豐富,在菜園里養雞、種菜,還一起做中秋月餅。”濟南市民生大街小學老師李真介紹。
記者獲悉,為了讓學生挽起袖子真正上好勞動課,民生大街小學“想方設法”在有限的校園空間里尋找更多“勞動田”,除了帶學生養小動物,還培育蘑菇,努力為學生構建一個更立體的“勞動農場”。在該校專門的勞動教室,一些食材和配料,很多都來自學校自己的“勞動田”。
事實上,不僅在濟南,在山東多地,也有不少中小學把勞動課搬到了“田間地頭”。
記者了解到,新學期來臨,在濰坊高密市經濟開發區小學,將“開學第一課”搬到校園農場,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為農田除草,采摘自己播種管理的茄子、秋葵、辣椒、南瓜等蔬菜。
日照市濟南路小學開學第一天,孩子們用“曬秋”的儀式迎接新學期的到來,通過這種“新勞動教育”,孩子們更能深刻體會到“粒粒皆辛苦”的含義,感受豐收的喜悅。
山東高密市經濟開發區小學將開學“勞動第一課”搬到校園農場的田間地頭。李海濤 曹穎 攝
山東高密市經濟開發區小學將開學“勞動第一課”搬到校園農場的田間地頭。李海濤 曹穎 攝
勞動課如何開?
將更系統、更專業
勞動課正式成為獨立課程進課表,是簡單走走過場,還是真的正式開課?這是眾多家長關注的問題。
記者調查發現,不少學校新學期把勞動課正式納入了課表的同時,對勞動課進行了系統的設計和規劃,也賦予了勞動課與其他課程同等重要的地位。
“新學期,我們的勞動課將更系統、更專業。”山東師范大學附屬小學教務處主任李洪燕表示。
新學期,該校將按照低年級和中高年級孩子年齡和能力的不同,分層設計不同內容的勞動課。低年級以基礎勞動為主,中高年級則計劃進行校園勞動、校外社區勞動,還計劃開辟一塊專門的校外勞動基地,將來帶孩子們種植糧食、蔬菜等,通過春種秋收,體驗田間勞動的全過程。
李洪燕告訴記者,學校專門為孩子們配備了兩個專業勞動教室,一個用來進行木工、電工等方面勞動學習,一個學廚藝。
“勞動課上老師還計劃請專業面點師教孩子們進行中西點烘焙。”李洪燕說,將來,學校還將嘗試為孩子們打造融入科技元素的智慧廚房。
“我覺得開勞動課是好事,現在城里有些孩子沒見過牛,有的孩子以為辣椒長在樹上,缺乏勞動常識和生活常識和鍛煉。開設勞動課,能鍛煉孩子們的能力,將來他們長大走上社會后,能更好地照顧自己,更獨立有擔當。”李洪燕說。
記者了解到,在濟南市中區,針對勞動教育還建了專門的勞動教育項目組。早在新學期之前,該項目組就組織15個核心成員校共同策劃了“72變小能手”活動。
濟南市館驛街小學校長陳振鳳正是這個勞動項目組的組長。“我們15個成員校一起,聚焦日常生活勞動建立了4個勞動類別13個任務群,各校自主選擇不同的任務,組織老師們邊學習、邊實踐、邊研究。”陳振鳳告訴記者,當時經過近半個月的精心準備,策劃了眾多勞動項目,形成了78份清單、78個標準和流程、78個視頻。炒菜、修家電、做木工,學用電飯鍋、掛燙機、電磁爐……很多項目都受到了孩子們的熱烈歡迎。
“我們這一次探索,希望為全區勞動教育開展提供豐富的課程資源,同時讓孩子在真實生活情境中勞動、學習、參與,感受到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價值意義,從而主動勞動、規范勞動,愛上勞動。”陳振鳳告訴記者。
“我們學校的孩子學了維修家電的技能,表現都很棒!”濟南市中區愛都小學老師何友猛介紹說,孩子們對勞動課非常感興趣,老師們也投入了很大的熱情,大家都對新學期的每一節勞動課充滿期待。
記者注意到,目前在山東多地,很多學校正對勞動課進行升級策劃。這意味著,今后,在中小學,勞動課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課時,同時,這門課程注重評價內容多維、評價方法多樣、評價主體多元。
教育的任何一項改革都牽動眾人心。事實上,新學期山東各學校如何繼續創新,努力破解場地難題,將勞動教育辦成特色課,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也需要更多的路要走。
在記者的調查中,山東各地中小學的這條“勞動教育”改革之路,已有越來越多創新,相信將來,孩子們的勞動課將更專業、更實用、更有意義。
審核:丁厚勤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