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半島新聞客戶端
2022-08-05 10:16:08
原標題:風起云涌正當時,青島金融這一年
來源:大眾報業·半島新聞
過去一年里,青島金融業一路高歌猛進屢創佳績:貸款規模在全省率先突破2.6萬億元,成為全國首批養老理財產品試點城市和全國首批特定養老儲蓄試點城市,聚齊七大類金融牌照,境內上市公司達60家,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管理基金數量、管理基金規模三大指標持續飄紅……
存貸款余額合計5.07萬億元青島金融體量再上新臺階
今年上半年,全市銀行機構聚焦助企紓困,多項金融指標取得新突破。全市存貸款余額合計突破5萬億。6月末,全市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26018億元,比年初增加1929億元,成為全省首個貸款余額突破2.6萬億元的城市;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24697億元,比年初增加2322億元。存貸款余額合計5.07萬億元,標志著青島金融體量再上新臺階。
居民和企業存款余額雙雙突破萬億。6月末,全市居民存款余額10313億元,同比增長14.38%,比年初增加1160億元,同比多增302億元;全市非金融企業存款余額10030億元,同比增長14%,比年初增加1180億元,同比多增467億元。居民和企業存款雙雙突破萬億,為居民消費和企業擴大生產提供了資金儲備。
制造業貸款余額突破3000億元。6月末,全市制造業貸款余額3114億元,比年初增加322億元,同比多增112億元,增速比各項貸款高4.74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新增308億元,信用貸款新增180億元,為制造業企業恢復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貨幣環境。
10天7家青企IPO申請獲受理青島境內上市公司達60家
7月26日,中國證監會發布公告表示,已同意科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的注冊申請。科捷智能獲證監會核發的IPO批文,意味著青島迎來第60家上市企業。
在此之前,7月21日、7月22日,青島三柏碩、青島豪江智能分別通過證監會審核待發。此外,在6月20日到6月30日,青島先后有沃隆食品、海力威新材料、青島青禾、以薩技術、三祥科技、雷神科技、浩大海洋7家企業IPO申請相繼獲受理,并創出了10天7家青企IPO申請獲受理的“青島速度”。截至6月底,青島境內上市公司已達59家,居省內第一、北方城市第三位;擬上市公司為34家。
據悉,這些資本市場的“后來者”,有的是高分子材料、海洋食品等傳統優勢產業的佼佼者;有的則是新興產業前沿的“弄潮兒”,代表著青島新經濟發展的“未來”。這意味著,上市青企實現了數量飛躍的同時,也實現了質量和結構上的全面躍升。
持牌金融機構相繼落地青島金融機構總數達289家
8月3日,恒豐銀行發布公告稱,恒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中國銀保監會關于恒豐理財有限責任公司開業的批復》(銀保監復〔2022〕552號)。恒豐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獲準開業。至此,青島集中了三家銀行理財子公司——光大理財、青銀理財、恒豐理財,成為全國第三個擁有三家理財子公司的城市。2021年,青島銀行兩家子公司青銀理財、青銀金租取得了亮眼的業績,青銀理財如期完成理財存量整改任務,已全面步入正軌,青銀金租圍繞母行戰略在惠農、藍色海洋、綠色金融等特色業務領域不斷探索。
在過去一年里,青島金融業加速金融產業集聚,并取得了良效。7月27日,聯儲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青島金家嶺營業部、香港中路營業部、西海岸營業部同時開業。如果說聯儲證券落戶青島彌補了青島本土券商的空缺,在區域金融業發展上具有“里程碑”意義,那么,三家營業部的正式開業則彰顯了青島金融業的聚集效能。
據悉,與聯儲證券一樣,因為中意青島金融業的生態環境和發展前景而選擇在青島落地生根的還有三家持牌金融機構。它們分別是英大泰和人壽青島分公司、和融期貨青島分公司和寧證期貨青島分公司。據悉,英大泰和人壽青島分公司于2022年2月17日注冊成立,于3月18日舉行開業儀式。和融期貨青島分公司和寧證期貨青島分公司則于今年3月初相繼落戶嶗山區。據介紹,寧證期貨、和融期貨兩家期貨公司均為中國證監會批準設立的專業期貨公司。而隨著上述三家持牌金融機構的落地,青島的金融機構總數也達到了289家。
私募基金規模實力不斷增強三大指標持續飄紅
金融產業的加速聚集,適宜創投風投發展生態圈的打造,資本之水的洶涌澎湃,私募基金規模實力不斷增強,已讓青島成為名副其實的北方資本“第三城”。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青島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管理基金數量、管理基金規模三大指標持續飄紅: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達437家,管理基金1938只,首度進階全國第9位;基金管理規模達1785.94億元,居全國第13位;連續五個月增幅超過40%,增速居全國第3位,成為名副其實的北方資本“第三城”。
優質創投風投資源加快聚集的同時,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更加有力。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青島市股權創投類私募基金管理規模占私募基金管理總規模比例為79%,較全國平均占比高12%。全市接受股權創投類私募基金在投項目共計1360個,在投規模1037億元,超半數集中在“四新”經濟領域。
積極爭取金融創新試點政策青島“身兼”三大試點城市
在過去的一年里,青島金融業還致力于探索資源聚集新模式、積極爭取金融創新試點政策,先后成為全國首批養老理財產品試點城市、全國第二批開展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城市和全國首批特定養老儲蓄試點城市。
2021年9月,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的通知》,光大理財與青島獲批成為全國首批試點養老理財的“四地四機構”之一。統計數字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光大理財在包括青島在內的10個試點城市已發行7只養老理財產品,累計募集金額超70億元。今年7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官網發布消息,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將進一步擴大。上海、廣東、陜西、北京、浙江、深圳、青島、寧波等地迎來第二批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7月29日,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聯合發布《關于開展特定養老儲蓄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根據《通知》,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將自2022年11月20日起,在合肥、廣州、成都、西安和青島開展特定養老儲蓄試點。單家銀行試點規模不超過100億元,試點期限為一年。這意味著探路“養老金融”青島再獲國家政策支持。
持續放大先行先試效應多個業內首單業務成功落地
自青島獲批成為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以來,持續放大先行先試效應,探索形成了“政策孵化、試點先行、成效評估、復制推廣”的漸進式改革模式,形成了100余項具有示范性的改革創新成果,在過去一年里更實現了多個業內首單業務成功落地。
2021年8月18日,興業銀行青島分行以膠州灣濕地碳匯為質押,向青島膠州灣上合示范區發展有限公司發放貸款1800萬元,這是全國首單濕地碳匯貸;一天之后,浦發銀行青島分行成功為“植被恢復”行業中的“龍頭”企業——冠中生態提供了國內首單生態修復領域的碳中和掛鉤貸款;2021年9月,交通銀行青島分行首次落地全國碳排放權質押融資業務,為青島能源泰能熱電有限公司辦理1000萬元碳排放權質押普惠貸款。今年3月,青島水務集團成功發行2022年度第一期綠色中期票據(藍色債券),這是今年全國銀行間市場首單藍色債券。4月18日,青島一家酒店管理企業收到了山東國晟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發放的5萬元小額貸款,同時,青島市民黃女士也收到了國晟小貸發放的一筆個人消費貸款。這兩筆貸款均是以數字人民幣發放,青島成為全國首個“嘗鮮”數字人民幣應用小額貸款場景的城市。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