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煙臺日報
2022-08-05 09:56:08
原標題:為共建黃河流域國際會客廳貢獻煙臺力量
來源:煙臺日報
作為山東半島城市群中不可或缺的鏈條,我市在全面服務和融入黃河重大國家戰略中承擔了打造黃河流域港口門戶城市、建設省級黃渤海新區等多個領域重要任務。“十四五”期間,我市將圍繞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打造好黃河流域國際會客廳。記者昨日從市發改委了解到,自4月2日《煙臺市“十四五”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發布以來,我市在促進沿黃區域協調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為實現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貢獻煙臺力量、展現煙臺擔當。
建設沿黃達海國際物流綜合樞紐
作為“會客廳”,首先要有內外暢通的交通,避免舟車勞頓,才更有利于交流。因此交通便捷貫通沿黃達海的大型交通樞紐是國際會客廳的首選。
“十四五”期間,我市建設沿黃達海國際物流綜合樞紐,推動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強化煙臺海上合作戰略支點作用,推進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港口城市間的互聯互通,參與重要港口建設運營。開辟銜接東北亞、連接黃河流域的多式聯運出海大通道,推動煙臺港成為面向日韓的大宗散貨混配加工基地、東北亞客貨滾裝運輸中心、中國北方重要的原油及LNG新能源儲運基地、全球最大的鋁土礦中轉基地和環渤海內貿集裝箱中轉樞紐港。
據悉,截至目前,煙臺港集團加快芝罘灣港區鋁礬土業務轉移,目前剩余鋁土礦65萬噸;煙臺港西港區30萬噸級原油碼頭二期主體工程完成4#、5#系攬墩水上混凝土施工,鋼引橋組裝完成3跨。煙臺機場二期累計完成投資34.51億元,投資完成率62.7%,上半年完成4.17億元,占年度計劃的27.4%。市交通運輸局牽頭推動龍煙鐵路市域化改造,開展可研報告編制,會同濟青高鐵公司研究簽訂合作框架協議相關事宜。濰煙高鐵(煙臺段),累計完成投資140.66億元,占總投資計劃的30.6%,上半年累計完成投資44.06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53.7%。萊榮高鐵(煙臺段),累計完成投資52.15億元,占總投資計劃的42.5%,上半年累計完成投資20.02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58.9%。G18榮烏高速威海至煙海高速段改擴建工程,初步設計取得交通運輸部批復。煙臺中歐班列(齊魯號)共開行8列、389車。市發改委積極推進煙臺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編制完成樞紐建設方案,通過省里評審并上報國家發展改革委待審。
優化區域一體化發展布局
“十四五”期間,我市全面融入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加快推進“雙萊”一體化發展先行區建設。高標準建設煙臺黃渤海省級新區,打造省級新區建設樣板。
據悉,目前,市發改委配合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聯席會議辦公室制定《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2022年工作要點》《膠東經濟圈同城便捷生活行動方案》等文件,延續清單化管理,調度“十四五”規劃、2022年工作要點工作任務,推動重點領域和重點區域一體化發展。加快推進“雙萊”一體化發展先行區建設,2022年1月19日,經省政府同意,省發改委正式印發《萊西萊陽一體化發展先行區建設實施方案》(魯發改動能辦〔2022〕10號),市發改委配合膠東經濟圈一體化聯席辦制定印發《推進萊西萊陽一體化發展先行區建設2022年工作要點》,指導萊陽市成立了推進工作領導小組,制定《萊陽市推進萊陽萊西一體化發展先行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各工作組重點工作推進責任表》,確定6個領域、57項重點工作。推動黃渤海新區率先起勢,成立由市委書記和市長擔任雙組長的市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發改委,進行實體化運行。召開新區推進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并印發《關于支持黃渤海新區率先起勢行動方案》,明確了六大行動、30項具體工作,現項目建設、雙招雙引、產業基金及平臺公司組建等工作已全面啟動。《關于支持黃渤海新區率先起勢若干政策措施》提出7個方面、36項舉措,已由市人民政府印發。
“十四五”期間,實施新型城鎮化建設智慧化、綠色化、均衡化、雙向化行動,推進西部片區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建立協調發展的城鎮體系。
目前,市發改委牽頭完善《煙臺市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年)》,堅持“一縣一策”,形成《煙臺市西部片區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定期會商工作規則》(初稿)。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積極推動新建民用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全市新增綠色建筑345.3萬平方米。推動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發展,確定萬華工業園職工宿舍、飛龍集團創新研發中心2個超低能耗示范工程項目,總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
拓寬沿黃城市合作發展領域
“十四五”期間,我市將推進與沿黃城市陸海聯動合作,搭建協同發展大平臺,推動跨區域跨行業協調創新,加快建設RCEP合作示范基地,支持各類園區與沿黃其他省(區)經濟開發區合作,探索與沿黃城市建立利益分享機制。強化新能源、化工、裝備制造等產業鏈上下游跨區域合作機制,構建能源礦產企業向中西部投資布局和廣大腹地涉港特征明顯產業向我市集聚的雙向轉移機制。依托膠東經濟圈公共就業與人才服務聯盟,逐步邀請西安、鄭州等沿黃城市加入,打造人才服務一體化合作新平臺。
目前,市商務局積極建設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區,推動煙臺片區加快與威海、日照等聯動合作進程;有序推進與海南自由貿易港三亞崖州灣科技城聯動;6月23日—24日,與太原市聯合舉辦了以“聚焦黃河流域 聚力聯動共贏”為主題的太原—煙臺自貿和園區推介交流會。煙臺開發區與泰安高新區、龍口開發區與濱州北海開發區合作共建取得成效,已分別簽訂合作協議。煙臺開發區多個職能部門已與泰安高新區對口建立了聯絡機制,互換了規上汽車制造業企業名單,各篩選5家企業,探索項目合作;龍口開發區牽頭協調龍口港和北海開發區套爾河港達成業務合作關系,開展轉水濱州套爾河港鋁礬土業務,今年1-5月份完成290船、194萬噸。市貿促會推動RCEP產業合作發展中心建設,已裝修完畢,爭取早日運營;上半年共簽發RCEP原產地證書1400份,貨值1.5億美元,預計為企業在境外減免關稅1600萬美元。
市科技局加大黃河流域科技合作支持力度,2022年支持20項重大創新項目,其中3項支持黃河流域技術攻關,經費400萬元,同比分別提高200%、300%。組織28人參加黃河流域國家技術轉移人才培訓,全部取得國家中級技術經紀人證書。與山東人才集團合作,商討與西安工業設計軟件團隊合作。推動7家單位與寧夏、內蒙古、甘肅等地區單位簽訂技術合作協議,加快我市科技成果在黃河流域轉化。煙臺市(國際)技術市場與寧夏的中國—阿拉伯技術轉移中心初步建立合作關系;煙臺大學與黃河流域在研合作項目14項,魯東大學相關在研項目21項;煙臺海岸帶所與黃河流域34家單位發起黃河流域科學數據開放共享聯盟,高質量運行黃河三角洲濱海濕地生態試驗站,與黃河三角洲農高區共建農業農村部鹽堿地農田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授權青海西寧智得環衛設備機械制造有限公司2項尾水處理及再生技術。
YMG全媒體記者 孫長波 通訊員 包希誠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