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日報
2022-08-03 14:44:08
原標題:萊蕪高新區打好“三張牌”提升招商質效
來源:濟南日報
今年上半年,萊蕪高新區簽約過億元項目14個,總投資過百億元,實際使用外資3227萬美元,增長88.6%,實際到位內資50多億元。該區作為濟南市東強戰略的重要產業區,積極創新招商引資方式,不斷提升高質量發展水平。打好“服務牌”注滿企業發展“助推劑”
去年,萊蕪高新區與華濤藥業達成合作協議,引進中藥配方顆粒項目。該項目計劃在萊蕪高新區總投資13.76億元,項目全部達產后,年產中藥配方顆粒1萬噸、產值100億元、稅收5億元,將對高新區醫藥產業發展起到極強的帶動作用。萊蕪高新區提前備好課,靠上服務,千方百計滿足入駐項目的需求。“我們提前尋找了能接入工業蒸汽的合適廠房,之后才與華濤藥業進行深入的洽談,贏得了客商的認可,堅定了到萊蕪高新區投資的決心。”萊蕪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薛寒冰介紹說。
圍繞調動現有企業以商招商的積極性,萊蕪高新區強化企業服務,通過為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網格化”服務等多種服務,助推企業發展,堅定投資者的信心。同時,萊蕪高新區開展“送檢進企業”活動,積極聯絡山東宏葵醫學檢驗實驗室股份有限公司等核酸檢測單位,在維達紙業(山東)有限公司、山東愛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萊蕪環球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等6家規模較大、人數較多的外資企業設立了核酸檢測點,確保了所有外資企業1252名員工應檢盡檢,防疫生產兩不誤。萊蕪高新區還設立了專門的服務小組進行“網格化”服務,把優良服務轉化為企業發展壯大的“助推劑”,吸引海內外企業家到萊蕪高新區投資興業。打好“優選牌”唱好招商引智“重頭戲”
萊蕪高新區在招商過程中,重在“優選”引進實力雄厚、口碑好的項目。經過積極工作,萊蕪高新區引入了濟南市首家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基金,該基金主要投向分布式光伏發電產業,是落實國家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戰略決策的創新實踐。它的設立開辟了濟南市利用外資的新渠道和新路徑,將有效推動貿易、投資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助力濟南打造碳達峰碳中和樣板。同時,為萊蕪高新區招商引資開拓了新思路。
除了“選優”,萊蕪高新區在招商過程中還“拒劣”。6月9日下午,萊蕪高新區投資促進部的工作人員謝絕了前來投資的某項目客戶。據了解,這個項目投產后年稅收8000萬元,經濟效益很可觀,但是其中一道工序需要噴漆,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對于這樣的項目,我們把關很嚴,絕不能貪一時之功,讓高耗能、高污染項目入區。”萊蕪高新區投資促進部部長李濤說。為實現高質量發展,萊蕪高新區主動從招商引資轉變為擇商選資,把項目引進與優化產業結構結合起來,與推進增長方式轉變結合起來,推動形成大保護、大開放、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打好“創新牌”蓄足創新創業“新活水”
萊蕪高新區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理念規劃建設公共創新平臺,圍繞提升“雙招雙引”實效,通過搭建平臺、設立載體等多種方式進行招商引資、招才引智。萊蕪高新區在濟南藥谷片區未來創業廣場設立離岸孵化器以來,借力先進地區創新創業資源推動高質量發展。“離岸孵化器已經吸引山東首嘉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山東萬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等企業入駐,引進了一批博士后、博士等高精尖人才。”離岸孵化器相關負責人介紹。入駐的企業可以在孵化器內搞研發,在孵化器外生產經營,實現了研發與產業空間上的分離,有效縮短了專家辦公與項目落地之間的距離,解決了萊蕪高新區招引新項目的關鍵“痛點”。
同時,萊蕪高新區將繼續打造創新平臺,著力破解資源依賴型的傳統增長模式,向開發科技資源、人才資源、信息資源和管理資源等軟資源的新型增長模式發力,“筑巢引鳳”,大力引進總部經濟園區,為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引來“源頭活水”。 (本報記者田禾通訊員徐國濤)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