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發布客戶端
2022-07-28 11:28:07
原標題:多學科團隊聯合診療創生命奇跡—— 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成功救治高處墜落傷患者
來源:濟南日報·濟南發布
金色的向日葵、粉紅的玫瑰、嬌嫩的百合,散發出陣陣芬芳縈繞在病房里,讓人倍感愉悅和溫馨。
“恢復得不錯,祝你早日康復。”近日,在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創傷骨外一科病房,副院長劉心國手捧鮮花,向即將康復出院的孟先生表示祝賀。
就在3個月前,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搶救——年輕的孟先生不慎從5米高處墜落,導致多處骨折及內臟損傷,引發創傷性失血性休克。在這命懸一線的危急時刻,醫護人員無縫銜接、分秒必爭,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接力”。
一場“生死搶救”就此打響
4月8日,對孟先生來說,注定是難忘的一天。
上午11時,孟先生不慎從5米高處跌落,撕心裂肺的疼痛從全身襲來,瞬間失去意識。
救護車呼嘯而至。“患者高處墜落,傷情嚴重,生命體征極不穩定,請創傷中心多學科急會診……”在轉運途中,急診醫師立即通知院內急救中心,各相關科室緊急響應,開通綠色通道,迅速啟動創傷中心多學科聯合救治流程。
這一刻,孟先生的生命已亮起了“紅燈”,醫護人員開始與時間賽跑,與死神搏斗。
創傷骨科、胸外科、重癥醫學科、神經外科、泌尿外科、胃腸外科、肝膽外科……一個個專家迅速抵達急診搶救室等候,救護車一停下,多學科聯合搶救即刻啟動。一場“生死營救”就此打響。
“肋骨、骨盆、跟骨等多處骨折,出血多,多臟器損傷范圍廣,程度嚴重,生命面臨極大危險……”創傷骨外一科副主任醫師齊威回憶著當時的情形。當一個個檢查和結論呈現在眾人面前時,在場醫護人員的表情變得凝重。
很快,一套科學的搶救方案拿了出來。
患者存在嚴重骨盆骨折,體位受限,護理困難,肺功能面臨嚴重挑戰。常規骨盆骨折切口復位內固定出血約1000毫升,對于多發傷的該患者,此類手術將加重失血和創傷打擊。結合病情經過多學科討論,周密計劃,最終由創傷骨外一科團隊實施了骨科機器人輔助下骨盆骨折微創復位內固定。手術僅耗時1小時,出血僅50毫升。術后,患者被緊急轉入重癥醫學二科繼續搶救治療。
“患者煩躁、血壓低、面色蒼白、心率快、呼吸困難,生命體征極不穩定。”重癥醫學二科主任張堃慧回憶道。“開通大血管通道、快速補液、緊急配血輸血、升壓藥物靜滴維持低目標血壓、吸氧,監測生命體征、抽血化驗血常規凝血功能……”隨著一道道指令發出,搶救工作緊張而有序地開展起來。然而,隨著血液的滴入,患者血紅蛋白水平并沒有預料中的快速上升。值班醫師立即實行床旁重癥超聲檢查心臟、胸腹等各部位。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醫生手底下超聲探頭快速地掃查著評估受傷情況,發現患者腹腔有大量液體影,心中暗驚:“壞了,難道破了?”值班醫師一手超聲引導、一手消毒、針管扎進去,緊急給予診斷性腹穿刺。不出所料,針管里見到被抽出的鮮紅色血性液體,格外刺目。“內臟大出血,聯系介入科急會診!繼續輸血!”病情刻不容緩,初期爭分奪秒地輸血止血、維持呼吸循環功能、抗休克、進一步完善檢查等。患者病情逐漸明朗,除了多處骨折出血外,還存在包膜下肝臟挫傷出血等情況……病情之危急,超出眾人想象。
“不放棄”式搶救,換來柳暗花明又一村
搶救生命,刻不容緩。CT提示存在骨盆骨折出血、腹膜后出血、包膜下肝臟破裂出血等,肝膽外科、介入科、影像科、麻醉科等多學科立即緊急會診。患者狀態極差、手術風險極高,血壓能否堅持到止住血、能否堅持到手術完成,一切都是未知數。為了搶救生命,面對困境也要搏一搏。
“先抗休克、快速輸血,積極為手術創造條件。”專家組討論后給出一致建議,一系列搶救措施持續進行中。
一滴滴血液流入患者身體,一次次奔跑讓生命得以繼續。患者肝臟挫傷明顯、腹腔大量出血、肝內血腫、凝血功能障礙,患者腹部膨隆。“監測腹內壓顯著高于正常,腹內高壓出現了。”重癥醫學二科主任張堃慧說,創傷應激、休克打擊、貧血打擊、腹內高壓均會導致腎灌注減低,多因素下導致患者出現無尿狀況,是急性腎功能損傷的表現。張堃慧當機立斷,置入腹腔引流管引流,監測腹內壓調整引流速度,一邊引流降低腹腔高壓,一邊緊急抗休克、快速輸血止血。多措施改善腎灌注的前提下,同時行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穿刺、備機、引血、轉機……一切快速又井然有序。“腎功能一旦衰竭,高血鉀、水腫、心衰一系列問題將蜂擁而至,生命恐難以為繼,但通過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緩解了腎臟的問題,為后面的救治贏得了機會。”張堃慧說。
腹腔大出血止住了,腎的問題解決了,肝功能出現急劇下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患者再次命懸一線。
肝臟挫傷后肝功受損、膽紅素迅速增高,壞死細胞釋放的物質導致全身炎性反應,患者持續高熱40攝氏度,退熱藥無效,體溫居高不下,帥小伙變成了“小黃人”。為了搶救病人生命,緊急聯系多家知名醫院的多學科專家共同會診,患者肝臟挫裂傷明顯,血腫極大,明顯壓迫其他部位相對正常的肝功能。“持續血腫壞死物質釋放,將帶來嚴重的炎癥反應、持續高熱,患者代謝消耗極大。”張堃慧說。經反復多學科會診,并與家屬反復溝通,最后決定通過手術對壞死肝臟進行清除,減輕炎癥反應,同時進行“雙重血漿吸附+部分血漿置換”(俗稱“人工肝”)加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
多器官支持技術幫助患者完成肝腎損害時不能自己完成的任務,比如清除膽紅素、炎性介質、代謝產物,減少對腦功能損傷,維持內環境穩定。從管路連接到灌流器預充,護理團隊一絲不茍地執行,嚴格遵循無菌操作,順利實施雙重血漿分子吸附系統,為肝膽外科行手術治療創造條件。
一線希望的努力,換來了生的希望:
隨著一項項治療的推進,患者術后生命體征逐漸穩定,膽紅素顯著下降,黃疸逐漸好轉,肝功能趨于穩定,呼吸機逐漸脫機,體溫峰值逐漸降低,甚至在多日無尿以后,又逐漸開始恢復尿量,再到恢復腎功能。
守得云開見月明。第30天,孟先生可以正常說話,經口進食;傷后35天,孟先生轉入創傷骨外一科治療。
這是醫患同心創造出的生命奇跡
在創傷骨外一科醫護悉心診療下、在家人的照顧鼓勵下,孟先生終于借助雙拐下地走路。“目前,正進行后續的康復治療和訓練,我相信,很快就可以回家了。”孟先生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而這場驚心動魄的“生死戰”,也以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多學科的聯合勝利圓滿落幕。
“面對如此嚴重的創傷,在三院歷史上也是極為罕見的。”劉心國說。從呼吸困難、休克、黃疸、無尿、持續高熱到如今不留遺憾滿臉笑容的陽光小伙,從嚴重創傷休克到如今各臟器功能逐步痊愈,這是醫患同心創造出的生命奇跡。
在此次搶救中,首次采用人工肝治療,為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綜合診療技術填補了一項空白。同時,多學科合作下的危重患者被成功救治,也展現了醫院綜合實力的進一步提高。“本次搶救中,體現了醫院多年來對創傷專業的重視,特別是創傷中心作為濟南市十大整合醫療中心,對危重病人的搶救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劉心國總結道,“全院上下共同努力,讓‘創傷醫院’的品牌實至名歸。”
這僅僅是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多學科搶救急危重癥患者的一個縮影。全體三院人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攜手共進,努力在新時代展現新作為,堅決筑牢生命的最后防線。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