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22-07-25 08:55:07
原標題:一周經濟評論丨山東工業“穩”的密碼寫在“進”里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工業穩,光靠守是守不住的,把該穩的穩住,同時在重點工作、關鍵領域尤其是轉方式調結構等事關長遠的環節上堅定不移進取,長期而堅挺的穩才能實現
□付玉婷
暑期來臨,各地密集舉辦的系列展銷活動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這番促消費的舉措背后,離不開供給端的協同發力。近日,由山東省工信廳指導的首屆“技改賦能+三品戰略”競賽活動開啟報名,通過將技改與“好品山東”結合,深挖技改潛力,力求再引領一批企業尤其是消費品工業企業興起技改熱潮,以供給的創新改善賦能消費升級。
這是山東技改的新探索,也是借以管窺上半年山東工業何以穩固的新視角。上半年,山東500萬元以上的工業技改投資項目達9501個,完成全年項目目標的95%。數據背后,是山東在滾動實施“萬項技改”“萬企轉型”的基礎上探索“一園一策”“一鏈一策”“一群一策”等新路徑,充分調動各方面各層級擴需求的力量。
內外部環境皆嚴峻復雜,穩的重要性特別突出。但工業穩,光靠守是守不住的,把該穩的穩住,同時在重點工作、關鍵領域尤其是轉方式調結構等事關長遠的環節上堅定不移進取,長期而堅挺的穩才能實現。上半年,山東聚焦保鏈穩鏈、突出幫扶企業,繼續織密工業基礎完備、門類齊全這張風險“防護網”,將“穩”的密碼牢牢寫在了“進”里。
穩增長、求突破的措施在“進”。聚焦提振工業經濟,年初以來相關政策措施持續加碼:省政府已印發四批“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多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振作工業經濟運行促進工業平穩增長推動加快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梳理制定七大方面28條措施,以“真金白銀”為企業“撐腰鼓勁”。對于疫情引發的供需鏈條阻滯、物流成本提高等問題,山東創新建立全省工業運行聯系服務機制,指導幫助各市解決企業困難2520項,解決率達80%以上。疫情趨穩后,綠色建材下鄉、現代輕工紡織“三品”消費季等活動第一時間啟動,助力企業拓銷售、擴市場。
轉方式、調結構的力度在“進”。面對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山東保持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的戰略定力,打開工業提質增效的新局面。綠色底色更濃:截至6月底,山東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6579.8萬千瓦,同比增長27.7%,占總裝機的37.0%。“智慧”氣質更佳:國家級“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增至4家,汽車及零部件、機械設備、紡織服裝、輪胎、家用電器等行業智能化程度均已超全國平均水平。新動能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上半年增長15.5%,比一季度提高1.8個百分點,高于規上工業增加值10.7個百分點。目前,全省1000個省級技術改造重點導向目錄項目已開工803個,開工率80.3%。智能化技改方面,三年行動計劃已實施,推動裝備換芯、生產換線、機器換人,重點行業將進一步“智改數轉”。
促改革、謀發展的協同性也在“進”。國有企業一直是山東經濟穩增長的主力軍,在以改革創新持續做強這支力量的同時,今年我省在省對市、市對縣的綜合考核中,新增了優質中小企業發展相關考核,通過做強民營經濟發展陣地、活躍中小企業來調動更多方面的積極性。上半年,全省新認定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13個,新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683家,產業生態更具活力韌性。通過狠抓政策傾斜、要素支撐、項目推進和精準服務,打造“鏈主”和“專精特新”企業強鏈補鏈共同體,年內山東還將培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市、區)10個左右,新培育“小巨人”企業150家以上、省級以上單項冠軍企業150家以上。
下半年已開啟,穩工業仍面臨不小的阻力。越是這種時候,越要更加堅定地把握“進”這個關鍵詞,做到敢進、謀進、善進,以“進”豐富發展“穩”,讓“進”為“穩”提供長久動力。山東工業韌性強、潛力大、回旋空間大,在保持“穩”的態勢上本身有諸多優勢,以此為基礎用好擴大內需、產業升級、創新發展等機遇,進一步激活“進”的力量,就一定能收獲工業經濟更高質量的“穩”。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